包含亭的词语

  • 1、亭面:刻面宝石腰部以下,除底面之外的所有翻面,包括亭部主翻及下分裂翻。
  • 2、拜月亭: 词语解释⒈  全名《闺怨佳人拜月亭》。杂剧剧本。元代关汉卿作。金末战乱,少女王瑞兰在逃难中与书生蒋世隆相识,结为夫妇。后瑞兰父以门第差别,拆散婚姻。世隆得中状元,夫妻团圆。⒉  又名《幽闺记》、《蒋世隆拜月亭》。南戏剧本。元代施惠作。今传本大多经明人改编。故事与同名元杂剧基本相同。国语辞典拜月亭[ bài yuè tíng ]⒈  杂剧名。元关汉卿作,演蒋世隆及妹瑞莲、丞相海牙之子兴福、王尚书之女瑞兰,遇金元战乱,几经离合,终于互结婚姻的故事。因剧中瑞兰尝焚香拜月,祈求与世隆团圆,故称为「拜月亭」。⒉  传奇名。元惠施作,为四大传奇之一。事本关汉卿拜月亭杂剧。
  • 3、接官花亭:所谓“接官”,带有向往科举功名的意思。
  • 4、六和亭: 在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鹤溪镇西部驮垟圩村。
  • 5、岗亭: 岗亭gǎngtíng (1) 值岗警卫的小屋或亭子 英 sentry box (2) 哨兵或警卫用的小而简陋的掩蔽所或房子 英 box
  • 6、醉翁亭: 醉翁亭Zuìwēng Tíng (1) 亭名。在今安微省滁县琅玡山上。 英 Zuiwengteng
  • 7、子亭: 1.小亭。
  • 8、子云亭:在四川省绵阳县。相传为西汉学者扬雄读书处,扬雄字子云,故名。
  • 9、竹亭: 1.竹林中的亭子。宋杨万里有《又题寺后竹亭》诗:"行尽空房忽画阑﹐竹光和月入亭寒。" 2.用竹建造的亭子。
  • 10、置亭:驿置邮亭。
  • 11、樟亭:古地名。在今浙江省杭州市。为观潮胜地。
  • 12、斋亭:供斋祠用的亭子。
  • 13、匀亭: 匀亭yún tíng (1) 〈方〉均匀;适中 例 匀亭淡雅的色彩 英 moderate (2) 稳重 英 steady
  • 14、云亭:1.云云、亭亭二山的并称。古代帝王封禅处。2.对亭子的美称。 3.即云亭山人。
  • 15、园亭: 园亭yuántíng (1) 由藤本或树枝或由攀缘灌木或藤本覆盖的格子细工构成的亭子;有荫的隐蔽处 英 arbor
  • 16、御亭:三国吴大帝孙权所建的亭子,后即以为地名。
  • 17、玉亭: 玉立。
  • 18、语儿亭:亭名。
  • 19、邮亭: 邮亭yóutíng (1) 古时传递文书的人沿途休息的处所;驿馆 例 暮宿邮亭 英 post house (2) 邮局在街道上、广场上或公园里设立的收寄邮件的处所 英 postal kiosk
  • 20、忆鹤华亭: 1.晋陆机,华亭人,遭谗被杀,临刑前慨叹:"华亭鹤唳,岂可复闻乎?"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晋书.陆机传》。后用为被杀害前怀念家乡的典故。
  • 21、驿亭: 驿站所设的供行旅止息的处所。古时驿传有亭,故称。 指管理驿亭的人。
  • 22、野亭:野外供人休息的亭子。
  • 23、烟水亭:古迹。在今江西省九江市甘棠湖上。宋周敦颐子司封郎官寿建。取薄烟笼水之意以为名。亭久废,清康熙五十九年重建。见《嘉庆一统志.九江府.古迹》。
  • 24、燕喜亭:亭名。在广东省连县城内北山下。唐王弘中为连州司户参军时建。为闲居游乐之所。唐韩愈取《诗.鲁颂.閟宫》"鲁侯燕喜"之义,题名为"燕喜之亭",并作《燕喜亭记》。
  • 25、燕亭:休息用的亭子。
  • 拼音tíng
  • 注音ㄊㄧㄥˊ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YPSJ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象形。战国文字字形,其中“T”象矗立的亭柱。小篆以为从高省,丁声。本义:古代设在路旁的公房,供旅客停宿)(2) 同本义。后指驿亭亭,人所安定也。亭有楼。——《说文》汉家因 秦十里一亭。亭,留也。——《一切经音义经》亭,停也,亦人所停集也。——《释名·释宫释》为泗上亭长。——《汉书·高祖纪》安阳城南有一亭,夜不可宿,宿辄杀人。—— 晋· 干宝《搜神记》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李白《菩萨蛮》(3) 如:亭邮(驿站);亭民(驿亭附近的居民);亭寺(驿亭。寺,办公的官署);亭舍(驿亭的客舍);亭传(客栈);亭置(邮亭驿站);亭驿(4) 亭子。有顶无墙,供休息用的建筑物,多建筑在路旁或花园里西蜀子云亭。——《三国志·诸葛亮传》常记溪亭日暮。——宋· 李清照《如梦令》亭东自足下皆云漫。——清· 姚鼐《登泰山记》亭西有岱祠。(5) 又如:亭榭(亭阁台榭);亭馆(供人游憩歇宿的亭台馆舍);亭槛(亭子的栏杆;亭子);亭院(造有凉亭、楼阁等建筑物的庭园或花园);亭景(亭影);亭落(亭院;村落);亭彩(旧时办喜事扎的亭楼、铭旌)(6) 古代设在边塞观察敌情的岗亭百步一亭,高垣丈四尺,厚四尺,为闺门两扇。——《墨子》亭卒上楼扫除,见死妇,大惊,走白亭长。——汉· 应劭《风俗通》(7) 又如:亭戍(古代边境上的岗亭和营垒);亭吏(亭长);亭佐(亭长的副手);门亭(设于城门处的亭);亭卒(秦汉亭中的差役)(8) 像亭子的小房子 。(9) 如:书亭;邮亭;亭场(卖盐的地方);亭子间(10) 山梨枇杷橪柿,亭柰厚朴。——《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11) 秦汉时的基层行政单位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动词(1) 养育 。(2) 如:亭育(养育,培育);亭毒(养育;化育)(3) 停止。同“停”其水亭居,冬夏不增减,皆以为潜行地下。——《汉书·西域传上》(4) 又如:亭当(完毕,妥当);亭居(水静止的样子)形容词(1) 适中,均衡 。(2) 如:亭匀(均匀,妥贴)(3) 直。姿势挺立的或笔直 。(4) 如:亭立(直立;耸立);亭亭秀秀(身材修长,容貌、体态俊美);亭亭款款(身材修长、缓步走动的样子);亭亭植立(花木主干挺拔的);亭亭当当(妥当;合宜);亭亭袅袅(形容女子身材修长和体态轻盈)(5) 正鹤迹秋偏静,松阴午欲亭。——《和史宫赞》(6) 又如:亭决(公平的判断)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