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亭的词语

  • 201、离亭: 离亭lítíng (1) 就是驿亭。古时人们常在这个地方举行告别宴会 英 caravan pavilion
  • 202、亭吏:亭长。
  • 203、历下亭: 亭名。一名客亭。在山东省·济南市·大明湖畔。面山环湖,风景殊胜。约建于北魏年间。
  • 204、新亭之泪:新亭:古地名,故址在今南京市的南面。表示痛心国难而无可奈何的心情。
  • 205、新亭泪: 1.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当共勠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后多用"新亭泪"﹑"新亭泣"﹑"新亭对泣"指怀念故国或忧国伤时的悲愤心情。
  • 206、劳劳亭: 1.在今南京市西南古新亭南,三国吴筑,为送别之所。
  • 207、玉枕兰亭: 《兰亭》帖的一种。
  • 208、兰亭春:宋代官酿酒名。
  • 209、兰亭帖:又称《禊帖》﹑《兰亭集序帖》。著名的行书法帖。东晋王羲之书。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上巳,羲之和谢安﹑孙绰等修禊于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临流赋诗,羲之草序,用蚕茧纸﹑鼠须笔书之。书法遒媚劲健,绝代更无,为隋唐诸家师法。惜唐宋两代,真本已亡。临摹本甚多,以欧阳询的"定武本"﹑褚遂良的"神龙本"颇能近真。此外摹写翻刻者多至数十百,而善本鲜见。
  • 210、兰亭: 1.亭名。在浙江省绍兴市西南之兰渚山上。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王羲之之谢安等同游于此,羲之作《兰亭集序》。 2.指《兰亭帖》。 3.见"兰亭春"。
  • 211、兰亭序: 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序》、《禊帖》。行书法帖。
  • 212、亭亭款款:形容身材修长﹑缓步走动的样子。
  • 213、酷寒亭:本杂剧名,元杨显之撰。演郑嵩杀萧娥,发配沙门岛事。因儿女曾于风雪交加﹑寒冷无比时送饭于亭,故取为剧名。亦借指饥寒落魄者的住处。
  • 214、烂柯亭:亭名。在今四川省达县西。
  • 215、柯亭竹:柯亭为椽之竹。汉蔡邕取以制笛。后借指美笛或比喻良才。南朝梁武帝《咏笛》:"柯亭有奇竹,含情复抑扬。"
  • 216、柯亭: 古地名。又名高迁亭。在今浙江省·绍兴市西南。以产良竹著名。 见“柯亭笛 ”。
  • 217、客亭: 1.供游客休息游玩的亭子。 2.犹驿亭。古代迎送官员或宾客的处所。
  • 218、考亭:在今福建建阳西南。相传五代南唐时黄子棱筑以望其父(考)墓﹐因名望考亭﹐简称考亭。南宋朱熹晩年居此﹐建沧洲精舍。宋理宗为崇祀朱熹﹐于淳佑四年(公元1244年)赐名考亭书院。此后因以"考亭"称朱熹。
  • 219、亭决:谓公正的判断。
  • 220、居亭主:即居停主人。
  • 221、亭菊:基本意思为挺拔秀丽的菊花。
  • 222、柳敬亭说书:《柳敬亭说书》是明代文学家张岱创作的一篇小品文,内容主要关于明代艺术家柳敬亭说书之事。
  • 223、敬亭山: 山名。在安徽省·宣州市北。一名昭亭山,又名查山。山上有敬亭,相传为南朝·齐·谢朓赋诗之所,山以此名。山高数百丈,千岩万壑,为近郊名胜。
  • 224、井亭:遮蔽水井的亭子。
  • 225、锦亭: 1.指成都锦江亭。
  • 拼音tíng
  • 注音ㄊㄧㄥˊ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YPSJ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象形。战国文字字形,其中“T”象矗立的亭柱。小篆以为从高省,丁声。本义:古代设在路旁的公房,供旅客停宿)(2) 同本义。后指驿亭亭,人所安定也。亭有楼。——《说文》汉家因 秦十里一亭。亭,留也。——《一切经音义经》亭,停也,亦人所停集也。——《释名·释宫释》为泗上亭长。——《汉书·高祖纪》安阳城南有一亭,夜不可宿,宿辄杀人。—— 晋· 干宝《搜神记》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李白《菩萨蛮》(3) 如:亭邮(驿站);亭民(驿亭附近的居民);亭寺(驿亭。寺,办公的官署);亭舍(驿亭的客舍);亭传(客栈);亭置(邮亭驿站);亭驿(4) 亭子。有顶无墙,供休息用的建筑物,多建筑在路旁或花园里西蜀子云亭。——《三国志·诸葛亮传》常记溪亭日暮。——宋· 李清照《如梦令》亭东自足下皆云漫。——清· 姚鼐《登泰山记》亭西有岱祠。(5) 又如:亭榭(亭阁台榭);亭馆(供人游憩歇宿的亭台馆舍);亭槛(亭子的栏杆;亭子);亭院(造有凉亭、楼阁等建筑物的庭园或花园);亭景(亭影);亭落(亭院;村落);亭彩(旧时办喜事扎的亭楼、铭旌)(6) 古代设在边塞观察敌情的岗亭百步一亭,高垣丈四尺,厚四尺,为闺门两扇。——《墨子》亭卒上楼扫除,见死妇,大惊,走白亭长。——汉· 应劭《风俗通》(7) 又如:亭戍(古代边境上的岗亭和营垒);亭吏(亭长);亭佐(亭长的副手);门亭(设于城门处的亭);亭卒(秦汉亭中的差役)(8) 像亭子的小房子 。(9) 如:书亭;邮亭;亭场(卖盐的地方);亭子间(10) 山梨枇杷橪柿,亭柰厚朴。——《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11) 秦汉时的基层行政单位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动词(1) 养育 。(2) 如:亭育(养育,培育);亭毒(养育;化育)(3) 停止。同“停”其水亭居,冬夏不增减,皆以为潜行地下。——《汉书·西域传上》(4) 又如:亭当(完毕,妥当);亭居(水静止的样子)形容词(1) 适中,均衡 。(2) 如:亭匀(均匀,妥贴)(3) 直。姿势挺立的或笔直 。(4) 如:亭立(直立;耸立);亭亭秀秀(身材修长,容貌、体态俊美);亭亭款款(身材修长、缓步走动的样子);亭亭植立(花木主干挺拔的);亭亭当当(妥当;合宜);亭亭袅袅(形容女子身材修长和体态轻盈)(5) 正鹤迹秋偏静,松阴午欲亭。——《和史宫赞》(6) 又如:亭决(公平的判断)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