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从的词语

  • 251、从果向因: 佛学术语,即从三身圆明之果位返向发心修行之因地。
  • 252、主将从现:指在时间状语从句、条件状语从句和让步状语从句中,如果主句是一般将来时,从句用一般现在时替代一般将来时。
  • 253、霞振云从:形容众多。
  • 254、狎从: 亲密相从。
  • 255、袭从: 1.谓两者和同相合。
  • 256、悉从尊便:所有事情都完全按照对方的意思去办。
  • 257、喜从天降: 喜从天降xǐcóngtiānjiàng (1) 形容遇到意想不到的喜事,感到极度高兴 英 happiness comes from Heaven
  • 258、从未谋面: 从来没有见过。
  • 259、未从: 1.不听从,不顺从。 2.犹未曾。
  • 260、惟义是从:只要有道理或道义就坚决服从。
  • 261、惟上是从: 惟上是从是汉语词语,意思是:惟上是听,只服从上面的人,自己没有主见。
  • 262、委从: 随顺,顺从。
  • 263、唯利是从:指惟利是视。
  • 264、面从背违:当面顺从,背后有意见,说坏话。
  • 265、违从: 1.违背与顺从。 2.犹言何去何从。
  • 266、弃僞从真:丢弃虚伪而追从真理。太平天囯洪仁玕 《军次实录》:“非我真圣主不恤操劳,诚恐其诱惑人心,紊乱真道,故不得不亟於弃伪从真,去浮存实,使人人共知虚文之不足尚,而真理自在人心也。”
  • 267、伪从:假作同意。
  • 268、卫从: 1.护卫侍从。 2.护卫侍从之人。
  • 269、从未忘记: 你在他心里一直没有离开,他心里一直都有你,有关你的记忆从来没有忘记。
  • 270、胁从罔治:罔治:不治罪。被迫跟从别人犯罪的,可以不予处治。
  • 271、退食从容:谓官吏品行节俭正直,仪容从容自得,可为楷模。
  • 272、徒从: 1.古代服丧的从服之一。 2.随从的徒众。
  • 273、服从姿态:有这种机能性的姿态
  • 274、靡所适从:不知何所依从。
  • 275、所从: 1.所向;所往。
  • 拼音cóng
  • 注音ㄘㄨㄥˊ,ㄗㄨㄥˋ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WWY
  • 五行

基本释义

cóng动词(1)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二人相从形。本义:随行,跟随)(2) 同本义従,随行也。——《说文》客从拜辱于朝。——《周礼·司仪》或从王事。——《易·坤》啬人不从。——《易·夏小正》从以孙子。——《诗·邶风·击鼓》禽兽可羁而从之。——《淮南子·泛论》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聊斋志异·狼三则》(3) 又如:从龙(随从帝王创业开国);从学(跟随受学);从骑(骑马随从的人);从嫁(陪嫁的侍婢);从井救人(跟着跳下井去营救落井者)(4) 顺从;依从不昭不从。——《左传·昭公十一年》妇人从人者也。——《礼记·郊特牲》从祀先公。——《左传·定公八年》(5) 》(6) 又如:从权(依从权宜之计);从时(顺合时宜);从允(答应,允许);从服(归附,顺从)(7) 参与其事故从事于道者。——《老子》。注:“为也。”(8) 又如:从戎(参军);从事(官名。汉以后三公和州郡长官都自设僚属,大多数为“从事”)(9) 听从,取法 。如:从法(遵守法令);从听(听从);从谏(听从谏言);从教(听从教导)(10) 采取某一种办法或原则 。如:从严,一切从简介词(1) 自,由 ——用作虚词,表示起点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2) 又如:从生(所由产生);从自(自从);从马上猛跌下来(3) 〈副〉 素来,一向 。如:从初(当初;先前);从复(重新,再次)名词(1) 因由欲贵其小女,道无从。——《汉书·外戚传》(2) 次要的、追随的人或物 。如:从车(次于主车的副车);主从;分别首从(3) 堂房亲属从祖 从父从母。——《尔雅·释亲》(4) 又如:从母(姨母,母亲的姊妹);从女(侄女);从子(侄子);从兄(同祖伯叔的儿子而年长于自己的人)形容词(1) 言词顺畅的贵在于意达言从,理归乎正。——《后汉书》(2) 次要 。如:从犯|zòng动词(1)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二人相从形。本义:随行,跟随)(2) 同本义従,随行也。——《说文》客从拜辱于朝。——《周礼·司仪》或从王事。——《易·坤》啬人不从。——《易·夏小正》从以孙子。——《诗·邶风·击鼓》禽兽可羁而从之。——《淮南子·泛论》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聊斋志异·狼三则》(3) 又如:从龙(随从帝王创业开国);从学(跟随受学);从骑(骑马随从的人);从嫁(陪嫁的侍婢);从井救人(跟着跳下井去营救落井者)(4) 顺从;依从不昭不从。——《左传·昭公十一年》妇人从人者也。——《礼记·郊特牲》从祀先公。——《左传·定公八年》(5) 》(6) 又如:从权(依从权宜之计);从时(顺合时宜);从允(答应,允许);从服(归附,顺从)(7) 参与其事故从事于道者。——《老子》。注:“为也。”(8) 又如:从戎(参军);从事(官名。汉以后三公和州郡长官都自设僚属,大多数为“从事”)(9) 听从,取法 。如:从法(遵守法令);从听(听从);从谏(听从谏言);从教(听从教导)(10) 采取某一种办法或原则 。如:从严,一切从简介词(1) 自,由 ——用作虚词,表示起点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2) 又如:从生(所由产生);从自(自从);从马上猛跌下来(3) 〈副〉 素来,一向 。如:从初(当初;先前);从复(重新,再次)名词(1) 因由欲贵其小女,道无从。——《汉书·外戚传》(2) 次要的、追随的人或物 。如:从车(次于主车的副车);主从;分别首从(3) 堂房亲属从祖 从父从母。——《尔雅·释亲》(4) 又如:从母(姨母,母亲的姊妹);从女(侄女);从子(侄子);从兄(同祖伯叔的儿子而年长于自己的人)形容词(1) 言词顺畅的贵在于意达言从,理归乎正。——《后汉书》(2) 次要 。如:从犯|动词(1)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二人相从形。本义:随行,跟随)(2) 同本义従,随行也。——《说文》客从拜辱于朝。——《周礼·司仪》或从王事。——《易·坤》啬人不从。——《易·夏小正》从以孙子。——《诗·邶风·击鼓》禽兽可羁而从之。——《淮南子·泛论》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聊斋志异·狼三则》(3) 又如:从龙(随从帝王创业开国);从学(跟随受学);从骑(骑马随从的人);从嫁(陪嫁的侍婢);从井救人(跟着跳下井去营救落井者)(4) 顺从;依从不昭不从。——《左传·昭公十一年》妇人从人者也。——《礼记·郊特牲》从祀先公。——《左传·定公八年》(5) 》(6) 又如:从权(依从权宜之计);从时(顺合时宜);从允(答应,允许);从服(归附,顺从)(7) 参与其事故从事于道者。——《老子》。注:“为也。”(8) 又如:从戎(参军);从事(官名。汉以后三公和州郡长官都自设僚属,大多数为“从事”)(9) 听从,取法 。如:从法(遵守法令);从听(听从);从谏(听从谏言);从教(听从教导)(10) 采取某一种办法或原则 。如:从严,一切从简介词(1) 自,由 ——用作虚词,表示起点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2) 又如:从生(所由产生);从自(自从);从马上猛跌下来(3) 〈副〉 素来,一向 。如:从初(当初;先前);从复(重新,再次)名词(1) 因由欲贵其小女,道无从。——《汉书·外戚传》(2) 次要的、追随的人或物 。如:从车(次于主车的副车);主从;分别首从(3) 堂房亲属从祖 从父从母。——《尔雅·释亲》(4) 又如:从母(姨母,母亲的姊妹);从女(侄女);从子(侄子);从兄(同祖伯叔的儿子而年长于自己的人)形容词(1) 言词顺畅的贵在于意达言从,理归乎正。——《后汉书》(2) 次要 。如:从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