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从的词语

  • 51、无从开口:谓不管怎样都保持沉默,始终不开口说话,连神仙也无可奈何,难以对付。指对坚持不说话的人,谁都拿他没办法。
  • 52、从龙入关:跟着皇帝闯入山海关,进入中原腹地。
  • 53、从实招来: 从实招来cóng shí zhāo lái (1)招揽 例 从实招来顾客 英 canvass; solicit(customers)
  • 54、鸡土从: 见《汉语大字典》481页。
  • 55、鸡土从: 见《汉语大字典》481页。
  • 56、步调从容: 指人的步调平稳,一点也不紧张,不慌不忙。
  • 57、从容自得: 不慌不忙,镇静、沉着,自以为得意。
  • 58、从无二心:只忠心于一个人。
  • 59、为在从众: 指个人的行为从属于群众,而不自卑自弃。
  • 60、外从祖: 1.“外从祖”作为亲属关系称谓词,指外祖父的亲兄弟,相当于外从祖祖父。
  • 61、万丈高楼从地起: 万丈高楼从地起wànzhàng gāolóu cóngdì qǐ (1) 比喻凡事要从打基础做起 例 万丈高楼从地起,你这些基础课没有学好,以后就难以提高 英 the loftiest towers are built up from the ground;all things should be done gradually;great oaks from little acorns grow
  • 62、鸡土从: 见《汉语大字典》481页。
  • 63、海阔从鱼跃,天空任鸟飞: “海阔从鱼跃,天空任鸟飞”,谚语,意思是大海辽阔,听凭鱼儿欢跃;天空高远,任凭鸟儿飞翔,原比喻人生的道路无限宽阔,到处可以通达、存身,现比喻有志气有抱负的人有广阔活动、发展的天地。
  • 64、一部二十四史无从说起:二十四史:清乾隆时刻《史记》等24部史书。比喻情况复杂,头绪繁多,不知从哪里说起才好。
  • 65、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 《五代史平话》:“朱温未听得万事俱休,才听得后,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
  • 66、心病还从心上医: 张天师 心病还从心上医,xīnbìngháicóngxīnshàngyī,心里的忧虑造成这种精神负担。
  • 67、择其善者而从之:择:选择;从:追随,引申为学习。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 68、一切从实际出发: 指从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及其规律出发,从运动、变化、发展了的实际情况出发,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
  • 69、万丈高楼从地起: 万丈高楼从地起wànzhàng gāolóu cóngdì qǐ (1) 比喻凡事要从打基础做起 例 万丈高楼从地起,你这些基础课没有学好,以后就难以提高 英 the loftiest towers are built up from the ground;all things should be done gradually;great oaks from little acorns grow
  • 70、疑罪从无:刑事诉讼中,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确实、充分,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疑罪从无”作为无罪推定原则的一项具体内容,其意义在于既不能证明被告人有罪,又不能证明被告人无罪的情况下,推定被告人无罪。我国刑事诉讼程序为侦查、审查起诉、审判三个阶段,审判阶段是适用疑罪从无的典型阶段,审查起诉阶段检察机关享有选择适用疑罪从无原则的权利。
  • 71、走从:谓上门就读。
  • 72、制从:犹服从。
  • 73、族从:同族及从兄弟。
  • 74、知从: 1.亦作"知纵"。 2.谓知道别人犯法而不检举告发。汉律定为有罪。
  • 75、宗从: 同宗的族人,本家。多指从祖、伯叔或兄弟辈。
  • 拼音cóng
  • 注音ㄘㄨㄥˊ,ㄗㄨㄥˋ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WWY
  • 五行

基本释义

cóng动词(1)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二人相从形。本义:随行,跟随)(2) 同本义従,随行也。——《说文》客从拜辱于朝。——《周礼·司仪》或从王事。——《易·坤》啬人不从。——《易·夏小正》从以孙子。——《诗·邶风·击鼓》禽兽可羁而从之。——《淮南子·泛论》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聊斋志异·狼三则》(3) 又如:从龙(随从帝王创业开国);从学(跟随受学);从骑(骑马随从的人);从嫁(陪嫁的侍婢);从井救人(跟着跳下井去营救落井者)(4) 顺从;依从不昭不从。——《左传·昭公十一年》妇人从人者也。——《礼记·郊特牲》从祀先公。——《左传·定公八年》(5) 》(6) 又如:从权(依从权宜之计);从时(顺合时宜);从允(答应,允许);从服(归附,顺从)(7) 参与其事故从事于道者。——《老子》。注:“为也。”(8) 又如:从戎(参军);从事(官名。汉以后三公和州郡长官都自设僚属,大多数为“从事”)(9) 听从,取法 。如:从法(遵守法令);从听(听从);从谏(听从谏言);从教(听从教导)(10) 采取某一种办法或原则 。如:从严,一切从简介词(1) 自,由 ——用作虚词,表示起点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2) 又如:从生(所由产生);从自(自从);从马上猛跌下来(3) 〈副〉 素来,一向 。如:从初(当初;先前);从复(重新,再次)名词(1) 因由欲贵其小女,道无从。——《汉书·外戚传》(2) 次要的、追随的人或物 。如:从车(次于主车的副车);主从;分别首从(3) 堂房亲属从祖 从父从母。——《尔雅·释亲》(4) 又如:从母(姨母,母亲的姊妹);从女(侄女);从子(侄子);从兄(同祖伯叔的儿子而年长于自己的人)形容词(1) 言词顺畅的贵在于意达言从,理归乎正。——《后汉书》(2) 次要 。如:从犯|zòng动词(1)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二人相从形。本义:随行,跟随)(2) 同本义従,随行也。——《说文》客从拜辱于朝。——《周礼·司仪》或从王事。——《易·坤》啬人不从。——《易·夏小正》从以孙子。——《诗·邶风·击鼓》禽兽可羁而从之。——《淮南子·泛论》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聊斋志异·狼三则》(3) 又如:从龙(随从帝王创业开国);从学(跟随受学);从骑(骑马随从的人);从嫁(陪嫁的侍婢);从井救人(跟着跳下井去营救落井者)(4) 顺从;依从不昭不从。——《左传·昭公十一年》妇人从人者也。——《礼记·郊特牲》从祀先公。——《左传·定公八年》(5) 》(6) 又如:从权(依从权宜之计);从时(顺合时宜);从允(答应,允许);从服(归附,顺从)(7) 参与其事故从事于道者。——《老子》。注:“为也。”(8) 又如:从戎(参军);从事(官名。汉以后三公和州郡长官都自设僚属,大多数为“从事”)(9) 听从,取法 。如:从法(遵守法令);从听(听从);从谏(听从谏言);从教(听从教导)(10) 采取某一种办法或原则 。如:从严,一切从简介词(1) 自,由 ——用作虚词,表示起点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2) 又如:从生(所由产生);从自(自从);从马上猛跌下来(3) 〈副〉 素来,一向 。如:从初(当初;先前);从复(重新,再次)名词(1) 因由欲贵其小女,道无从。——《汉书·外戚传》(2) 次要的、追随的人或物 。如:从车(次于主车的副车);主从;分别首从(3) 堂房亲属从祖 从父从母。——《尔雅·释亲》(4) 又如:从母(姨母,母亲的姊妹);从女(侄女);从子(侄子);从兄(同祖伯叔的儿子而年长于自己的人)形容词(1) 言词顺畅的贵在于意达言从,理归乎正。——《后汉书》(2) 次要 。如:从犯|动词(1)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二人相从形。本义:随行,跟随)(2) 同本义従,随行也。——《说文》客从拜辱于朝。——《周礼·司仪》或从王事。——《易·坤》啬人不从。——《易·夏小正》从以孙子。——《诗·邶风·击鼓》禽兽可羁而从之。——《淮南子·泛论》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聊斋志异·狼三则》(3) 又如:从龙(随从帝王创业开国);从学(跟随受学);从骑(骑马随从的人);从嫁(陪嫁的侍婢);从井救人(跟着跳下井去营救落井者)(4) 顺从;依从不昭不从。——《左传·昭公十一年》妇人从人者也。——《礼记·郊特牲》从祀先公。——《左传·定公八年》(5) 》(6) 又如:从权(依从权宜之计);从时(顺合时宜);从允(答应,允许);从服(归附,顺从)(7) 参与其事故从事于道者。——《老子》。注:“为也。”(8) 又如:从戎(参军);从事(官名。汉以后三公和州郡长官都自设僚属,大多数为“从事”)(9) 听从,取法 。如:从法(遵守法令);从听(听从);从谏(听从谏言);从教(听从教导)(10) 采取某一种办法或原则 。如:从严,一切从简介词(1) 自,由 ——用作虚词,表示起点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2) 又如:从生(所由产生);从自(自从);从马上猛跌下来(3) 〈副〉 素来,一向 。如:从初(当初;先前);从复(重新,再次)名词(1) 因由欲贵其小女,道无从。——《汉书·外戚传》(2) 次要的、追随的人或物 。如:从车(次于主车的副车);主从;分别首从(3) 堂房亲属从祖 从父从母。——《尔雅·释亲》(4) 又如:从母(姨母,母亲的姊妹);从女(侄女);从子(侄子);从兄(同祖伯叔的儿子而年长于自己的人)形容词(1) 言词顺畅的贵在于意达言从,理归乎正。——《后汉书》(2) 次要 。如:从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