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从的词语
- 201、执意不从:执:坚持。从:依从。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依从他人。
- 202、只从: 自从。
- 203、从属价值: 1.一种价值全部包含在另一种价值之内:“文学艺术价值”与“小说价值”这两个概念是从属关系。 2.依附的价值;附属的价值:殷谦说,就文学而言,首先是文学价值其次才是商品价值,后者的价值是前者的从属价值。
- 204、从侄孙: 从侄孙本义,指的是父亲的亲兄弟的曾孙,即伯叔父的曾孙,即父亲的侄曾孙,是自己的堂兄弟(即从父兄弟)的孙子,是儿子的从兄弟(即从祖兄弟)的儿子,即自己的堂侄的儿子,即儿子的从侄,是孙子的族兄弟。
- 205、从容镇定: 从容:不紧不慢;镇定:稳定。表示面对任何事情能够做到淡定自若。比较冷静。
- 206、珍从:谓携带珍美食品探望老人。
- 207、赵从:指毛遂以利害说服楚王与赵合纵抗秦。从,通"纵"。
- 208、三占从二:犹言少数服从多数。
- 209、赠从弟:陈柞明评论刘桢的诗,用了“翠峰插空,高云曳壁”的精妙比喻。
- 210、再从孙: 父亲的亲兄弟的曾孙,即伯叔父的曾孙,即父亲的侄曾孙,是自己的堂兄弟(即从父兄弟)的孙子,是儿子的从兄弟(即从祖兄弟)的儿子,即自己的堂侄的儿子,即儿子的从侄,是孙子的族兄弟。
- 211、再从:次于至亲而同祖的亲属关系叫从。又次一层,同曾祖的亲属关系叫再从。
- 212、再从伯:与父同祖而长于父者。
- 213、再从弟: 同曾祖而年少于己者。
- 214、再从侄: 再从兄弟之子。
- 215、允从:允诺,依从。
- 216、力不从愿:从:依从、顺从。心里想做,但是力量够不上
- 217、天从人愿: 天从人愿tiāncóngrényuàn (1) 如愿以偿,好似天助其成。形容客观自然条件与主观上要做的事恰好相一致 例 “你没带伞怎么没淋着?”“天从人愿,我一下车雨正好停了。” 英 Heaven carries out the desires of man
- 218、天从人原:指事情的发展恰如所望。
- 219、羽从: 1.羽林扈从。
- 220、舆从:车马随从。
- 221、阿谀曲从: 奉承讨好,曲意顺从。
- 222、媵从:随嫁的臣仆。
- 223、应天从人:应:顺,顺应。上顺天命,下适应民意。旧常用作颂扬建立新的朝代。亦作“应天从民”、“应天从物”。
- 224、应从: 应从yìngcóng (1) 对某种建议表示同意或答应 例 他点头应从了大家的建议 英 agree
- 225、翼从: 1.辅翼随从。
- 拼音cóng
- 注音ㄘㄨㄥˊ,ㄗㄨㄥˋ
- 笔划4
- 繁体從
- 五笔WWY
- 五行火
基本释义
cóng动词(1)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二人相从形。本义:随行,跟随)(2) 同本义従,随行也。——《说文》客从拜辱于朝。——《周礼·司仪》或从王事。——《易·坤》啬人不从。——《易·夏小正》从以孙子。——《诗·邶风·击鼓》禽兽可羁而从之。——《淮南子·泛论》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聊斋志异·狼三则》(3) 又如:从龙(随从帝王创业开国);从学(跟随受学);从骑(骑马随从的人);从嫁(陪嫁的侍婢);从井救人(跟着跳下井去营救落井者)(4) 顺从;依从不昭不从。——《左传·昭公十一年》妇人从人者也。——《礼记·郊特牲》从祀先公。——《左传·定公八年》(5) 》(6) 又如:从权(依从权宜之计);从时(顺合时宜);从允(答应,允许);从服(归附,顺从)(7) 参与其事故从事于道者。——《老子》。注:“为也。”(8) 又如:从戎(参军);从事(官名。汉以后三公和州郡长官都自设僚属,大多数为“从事”)(9) 听从,取法 。如:从法(遵守法令);从听(听从);从谏(听从谏言);从教(听从教导)(10) 采取某一种办法或原则 。如:从严,一切从简介词(1) 自,由 ——用作虚词,表示起点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2) 又如:从生(所由产生);从自(自从);从马上猛跌下来(3) 〈副〉 素来,一向 。如:从初(当初;先前);从复(重新,再次)名词(1) 因由欲贵其小女,道无从。——《汉书·外戚传》(2) 次要的、追随的人或物 。如:从车(次于主车的副车);主从;分别首从(3) 堂房亲属从祖 从父从母。——《尔雅·释亲》(4) 又如:从母(姨母,母亲的姊妹);从女(侄女);从子(侄子);从兄(同祖伯叔的儿子而年长于自己的人)形容词(1) 言词顺畅的贵在于意达言从,理归乎正。——《后汉书》(2) 次要 。如:从犯|zòng动词(1)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二人相从形。本义:随行,跟随)(2) 同本义従,随行也。——《说文》客从拜辱于朝。——《周礼·司仪》或从王事。——《易·坤》啬人不从。——《易·夏小正》从以孙子。——《诗·邶风·击鼓》禽兽可羁而从之。——《淮南子·泛论》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聊斋志异·狼三则》(3) 又如:从龙(随从帝王创业开国);从学(跟随受学);从骑(骑马随从的人);从嫁(陪嫁的侍婢);从井救人(跟着跳下井去营救落井者)(4) 顺从;依从不昭不从。——《左传·昭公十一年》妇人从人者也。——《礼记·郊特牲》从祀先公。——《左传·定公八年》(5) 》(6) 又如:从权(依从权宜之计);从时(顺合时宜);从允(答应,允许);从服(归附,顺从)(7) 参与其事故从事于道者。——《老子》。注:“为也。”(8) 又如:从戎(参军);从事(官名。汉以后三公和州郡长官都自设僚属,大多数为“从事”)(9) 听从,取法 。如:从法(遵守法令);从听(听从);从谏(听从谏言);从教(听从教导)(10) 采取某一种办法或原则 。如:从严,一切从简介词(1) 自,由 ——用作虚词,表示起点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2) 又如:从生(所由产生);从自(自从);从马上猛跌下来(3) 〈副〉 素来,一向 。如:从初(当初;先前);从复(重新,再次)名词(1) 因由欲贵其小女,道无从。——《汉书·外戚传》(2) 次要的、追随的人或物 。如:从车(次于主车的副车);主从;分别首从(3) 堂房亲属从祖 从父从母。——《尔雅·释亲》(4) 又如:从母(姨母,母亲的姊妹);从女(侄女);从子(侄子);从兄(同祖伯叔的儿子而年长于自己的人)形容词(1) 言词顺畅的贵在于意达言从,理归乎正。——《后汉书》(2) 次要 。如:从犯|动词(1)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二人相从形。本义:随行,跟随)(2) 同本义従,随行也。——《说文》客从拜辱于朝。——《周礼·司仪》或从王事。——《易·坤》啬人不从。——《易·夏小正》从以孙子。——《诗·邶风·击鼓》禽兽可羁而从之。——《淮南子·泛论》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聊斋志异·狼三则》(3) 又如:从龙(随从帝王创业开国);从学(跟随受学);从骑(骑马随从的人);从嫁(陪嫁的侍婢);从井救人(跟着跳下井去营救落井者)(4) 顺从;依从不昭不从。——《左传·昭公十一年》妇人从人者也。——《礼记·郊特牲》从祀先公。——《左传·定公八年》(5) 》(6) 又如:从权(依从权宜之计);从时(顺合时宜);从允(答应,允许);从服(归附,顺从)(7) 参与其事故从事于道者。——《老子》。注:“为也。”(8) 又如:从戎(参军);从事(官名。汉以后三公和州郡长官都自设僚属,大多数为“从事”)(9) 听从,取法 。如:从法(遵守法令);从听(听从);从谏(听从谏言);从教(听从教导)(10) 采取某一种办法或原则 。如:从严,一切从简介词(1) 自,由 ——用作虚词,表示起点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2) 又如:从生(所由产生);从自(自从);从马上猛跌下来(3) 〈副〉 素来,一向 。如:从初(当初;先前);从复(重新,再次)名词(1) 因由欲贵其小女,道无从。——《汉书·外戚传》(2) 次要的、追随的人或物 。如:从车(次于主车的副车);主从;分别首从(3) 堂房亲属从祖 从父从母。——《尔雅·释亲》(4) 又如:从母(姨母,母亲的姊妹);从女(侄女);从子(侄子);从兄(同祖伯叔的儿子而年长于自己的人)形容词(1) 言词顺畅的贵在于意达言从,理归乎正。——《后汉书》(2) 次要 。如:从犯 [查看更多]
C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