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仗的词语
- 101、行侠仗义:心怀忠诚,主持正义。
- 102、仗锡:指僧人手持锡杖。
- 103、细仗:仪仗名。古时皇帝出巡或朝会时所用。南北朝时,齐梁循宋之制,侍卫有细仗;北齐循后魏之仪,宫卫有细仗队。唐宋因南北朝之旧,制度尤为详备。
- 104、仗衞: 1.亦作"仗衞"。 2.手持兵仗的侍卫。
- 105、委仗: 1.亦作"委杖"。 2.依凭,依靠。 3.谓丢弃武器。
- 106、仗卫: 1.亦作"仗卫"。 2.手持兵仗的侍卫。
- 107、卫仗:天子出行时用以护卫的仪仗。
- 108、炮仗筒: 炮仗筒为忍冬科植物炮仗筒Leycesteria formosa Wall.var.glandulosissima Airy-Shaw,以全株入药,具有消炎、利湿、理气活血的功效。
- 109、铜仗子:仪仗队使用的铜制兵器。亦指执这种兵器的卫士。
- 110、廷仗:明朝皇帝处罚大臣的一种特殊刑罚。
- 111、岁仗: 谓每年元旦朝会时所用的仪仗。
- 112、霜仗:闪耀着寒光的仪仗。
- 113、殳仗:古代宫廷中的一种仪仗。
- 114、释仗:放下兵器。
- 115、仗恃: 仗恃zhàngshì (1) 倚仗;依靠 例 仗恃豪门势力 英 rely on; depend on
- 116、勝仗: 胜仗shèngzhàng (1) 打赢了的战役或战斗 例 打了一个大胜仗 英 victorious battle
- 117、尚方仗:尚方制作的兵器。
- 118、森仗: 1.众多的仪卫。
- 119、散手仗: 1.亦称"散手仗仗"。 2.隋唐时朝会仪卫之一。
- 120、戎仗: 兵器,军械。
- 121、全仗: 1.全部的仪仗兵卫。 2.应酬语。谓完全依靠。
- 122、球仗: 1.见"球杖"。
- 123、枪仗手: 1.亦作"枪杖手"。 2.宋代福建路与江南西路乡兵之称。
- 124、仗势欺人: 仗势欺人zhàngshì-qīrén (1) 依仗自己或他人的权势去欺压人 英 take advantage of one’s or somebody else’s power to bully people
- 125、器仗: 1.武器总称。 2.特指棍棒之类。 3.指帝王所用的仪仗器具。
- 拼音zhàng
- 注音ㄓㄤˋ
- 笔划5
- 繁体仗
- 五笔WDYY
- 五行火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人,丈声。本义:执,拿着)(2) 同本义韩信仗剑从之。——《史记·淮阴侯列传》独行仗剑至韩。——《史记·刺客列传》(3) 又如:仗斧(手持斧铖钺。表示权威);仗节(手持符节;坚守节操);仗策(手持马鞭。骑马)(4) 依靠,依赖仗,凭仗。——《广韵》仗兵革之彊。——《史记·春申君传》朕自得疾,数日不能得睡,今夜仗二将军威势甚安。——《西游记》(5) 又如:仗腰子的(靠山;背后支持者);仰仗(依靠;依赖);依仗(倚仗靠别人的势力或有利条件);狗仗人势;仗气(凭仗正气。也指任性使气);仗气使酒(任性纵酒)名词(1) 弓、矛、剑、戟等兵器的总称帝自山下望其众,袍仗精整,人人尽力,壮之。——《新唐书》(2) 又如:兵仗(兵器);器仗;仪仗;明火执仗(3) 仪仗队凡朝会之仗,三卫番上,分为五仗,号衙内五卫。——《新唐书》(4) 又如:仗士(卫士);仗下(皇帝视朝毕,所列仪仗兵卫退下);仗马(皇帝仪仗队所用的马);仗队(仪仗队)(5) 战争或战斗 。如:打仗(进行战争;进行战斗);死仗(硬仗);硬仗(正面硬拼的战斗) [查看更多]
Z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