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仪的词语
- 26、中仪: 唐称礼部郎中为中仪,员外郎为小仪。 符合礼节。
- 27、宗仪:指有关宗庙的典章礼仪。
- 28、张仪: 词语解释⒈ 战国时期纵横家。魏国贵族的后代。主张连横策略以瓦解反秦联盟。公元前328年任秦相。封武信君。迫使魏献上郡,帮助秦惠文君称王,游说各国服从秦国,瓦解齐楚联盟,夺取楚汉中地区。秦武王即位后,他入魏为相,不久死去。
- 29、中星仪:观测恒星过中天(过观测站子午圈)时刻的一种天体测量仪器,又称子午仪。
- 30、遗仪: 1.前代的仪仗规制。 2.前人留下来的法度﹑准则。
- 31、仪台: 1.古台名。旧址在今河南省虞城县西南。 2.泛称行礼仪的高台。
- 32、仪数:礼仪规定的等级。
- 33、音仪: 1.谓言语有节奏感。 2.犹音容。
- 34、仪干: 1.仪容体格。
- 35、仪车:皇后﹑妃﹑嫔所乘的车驾。其制依次稍有别。
- 36、仪表美: 词语解释⒈ 人的仪态、风度、容貌等的美。是心灵美的自然流露。不同时代、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传统、生活方式、社会习俗、审美习惯,仪表美也有不同的内容和表现。不同的仪态、风度表现了各自的个性,给人以不同的审美感受。在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为五讲四美三热爱运动的“四美”之一。
- 37、仪表堂堂: 仪表堂堂yíbiǎo-tángtáng (1) 形容人相貌端正,仪容庄严大方 英 impressive-looking;be noble and dignified in apperance
- 38、仪比: 1.比拟;比匹。
- 39、游仪:古代测星的仪表名。
- 40、月仪: 1.篇名。史称南朝梁任昉八岁时所作﹐辞义甚美。事见《南史.任昉传》。原文已佚。后用为年幼聪慧过人的典实。
- 41、有凤来仪:凤:凤凰,传说中的百鸟之王;仪:仪容。古时吉祥的征兆。
- 42、云仪: 1.道教语。鬓发的别称。 2.道教语。耳神名。
- 43、玉仪:浑天仪的别名。 美好的仪容。
- 44、堂堂仪表:仪表堂堂 yíbiǎo-tángtáng[impressive-looking;be noble and dignified in apperance] 形容人相貌端正,仪容庄严大方
- 45、三球仪: 词语解释⒈ 又称“月地运行仪”。由代表太阳、地球和月球的三个球体组成的仪器。通过机械联动装置,可演示日食、月食的原理,以及月球盈亏、地球自然公转、昼夜与四季交替等。
- 46、甚长基线干涉仪: 分辨率比射电望远镜更高的接收和研究天体射电波的设备。采用两个或多个长度达几千至几万千米的接收天线,分别在同一时刻接收同一天体发出的射电波,并各自记在磁带上,然后把磁带直接送入信息处理系统处理。其分辨率高达万分之几角秒。常用于测定天体(射电源)的精确位置和亮度分布等。
- 47、水运仪象台: 词语解释⒈ 由浑仪、浑象和报时装置组合成的大型天文仪器。1086年由北宋天文学家苏颂和韩公廉设计制成。整座仪器高12米,宽约7米。分三层,上层放置浑仪,中层放浑象,下层放报时装置和动力设备。
- 48、数字式仪表: 词语解释⒈ 测量结果用数字形式显示的仪表。有机电式与电子式两类。前者如千瓦时计(火表)等,后者如数字式多用表、频率计等。具有精度高、测量速度快、读数方便且无读数误差和估读误差。有的还具有自动量程切换、编码输出、与其他仪表或计算机联结等功能。
- 49、缩放仪: 词语解释⒈ 能使图形按比例缩小或放大的一种绘图仪器。常用的杠杆缩放仪(如图所示)是用四根尺杆联成活动的平行四边形,根据相似三角形原理构成。使用时,按缩放比例调整支点、绘图笔、描迹针三者在一直线上,将描迹针沿原图形的画线移动,绘图笔即可绘出缩小的相似图形;如将描迹针与绘图笔互换位置,则绘出放大的相似图形。此外,还有光学投影式缩放仪等。
- 50、求积仪:求积仪是一个测定图形面积的仪器。
- 拼音yí
- 注音ㄧˊ
- 笔划5
- 繁体儀
- 五笔WYQY
- 五行木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人,义声。本义:容止仪表)(2) 同本义令仪令色,小心翼翼。——《诗·大雅》。郑玄笺:“善威仪,善颜色。”心质平理,其仪安闲。——《人物志》(3) 又如:仪状(容貌形状);仪观(容貌威仪);仪宇(仪容;器量);仪缀(威仪,外观);仪止(仪表举止);仪采(仪表风采);仪相(仪表容貌);仪形(仪容;形体);仪状(仪容形状);仪望(仪容;外表);仪干(仪容体格);仪操(仪容节操);仪举(仪容举止)(4) 法度;礼法仪,度也。——《说文》。徐锴系传:“度,法度也。”置此以为法,立此以为仪,将以量度天下之王公大人、卿大夫之仁与不仁,譬之犹分黑白也。——《墨子》所以宣布哲人之令德,示民轨仪也。——《国语》(5) 又如:仪刑(法式,作为模范);仪令(法令);仪准(法度标准);仪则(法则);仪司(泛称地方司法机构)(6) 典范;表率望三五以为像兮,指彭咸以为仪。——《楚辞》上者,下之仪也。——《荀子》(7) 又如:仪范(作为典范);仪象(以为模式);仪形(典范;楷模);仪型(楷模,典范)(8) 礼仪。仪式;礼节礼仪卒度。——《诗·小雅·楚茨》肄仪为位。——《周礼·春官·小宗伯》十六知礼仪。——《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9) 又如:礼仪(礼节和仪式);仪部(礼部);仪文(礼仪的形式);仪位(礼仪、爵位);仪检(礼仪法式);仪台(行礼仪的高台);仪序(礼仪的秩序);仪制(礼仪制度及其具体规定)(10) 仪仗仪马之设,自汉始也。——《事物纪原》(11) 又如:仪马(仪仗队的马);仪刀(皇帝仪仗中所用的刀);仪剑(仪卫所持之剑);仪卫(仪仗与卫士的统称);仪驾(皇太后、皇后的仪仗)(12) 礼物,馈赠给某人或单位的钱或物且出此间,备些祭仪。——《古今小说》(13) 又如:寿仪;谢仪(14) 测量和记录观察量现时值的装置 。如:爆燃仪;应变仪;子午仪(15) 姓动词(1) 取法;效法仪肖曹之指挥,羡张陈之奇画。——《抱朴子》(2) 又如:仪式(取法)(3) 拟想;推测;忖度皆心仪霍将军女。——《汉书·外戚孝宣许皇后传》仪之于民,而度之于群生。——《国语》(4) 又如:仪图(揣想,忖度)(5) 匹配我仪图之。——《诗·大雅·庶民》。笺:“仪,匹也。”丹朱凭身以仪之。——《国语·周语上》。韦昭注:“仪,匹也。”帝体丽明,仪表作贰。——《文选·颜延之·应诏宴曲水作诗》(6) 又如:仪比(比拟;比匹)(7) 测度 。如:仪天(测候天体);仪衡(测度衡量) [查看更多]
Y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