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仪的词语
- 301、陋仪:犹陋规。
- 302、灵仪: 1.神灵或圣贤的图像。 2.死者的遗像。 3.出殡时的仪仗。
- 303、令仪:谓整肃威仪。 指美好的仪容﹑风范。 盛美的典礼。
- 304、两仪: 指天地。 借指君主的父母。 指阴阳、男女。
- 305、立仪:确立准则或法度。
- 306、礼仪: 礼仪lǐyí (1) 礼节和仪式 英 etiquett;rite; ritual
- 307、李仪祉:李仪祉(1882-1938)水利学家。原名协,字宜之,后改名仪祉,陕西蒲城人。留学德国。历任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教授,导淮委员会总工程师,黄河水利委员会、华北水利委员会委员长等职。中国水利工程学会的创始人之一,并首任会长,后又任历届会长,直至去世。对黄、淮、海流域的治理多有创见。对黄河主张上、中、下游综合治理。著有《黄河概况及治本探讨》、《水功学》等。
- 308、来仪:1. 凤凰感德来舞而有容仪,是一种祥瑞的征兆。 2. 杰出人物的到来。
- 309、仪坤:唐代为未祔庙皇后所立的祀庙名。 称皇后庙的祀乐。
- 310、坤仪:1.大地。 2.仪表。3.多以称颂帝后表率。
- 311、阃仪: 1.妇女的容止。
- 312、旷仪:空前的典礼。
- 313、款仪:纳款的礼物。
- 314、威仪孔时:威仪:庄严的仪容和举止;孔:甚,很。仪容严肃,举止庄重,很合时宜
- 315、科仪: 1.犹科式。
- 316、仪康:仪狄杜康的并称。古代传说中,二人以善酿著名。
- 317、风仪严峻:风仪:风度和仪容。风度仪容庄重严肃。
- 318、军仪: 1.军队的礼仪。 2.军事仪仗。
- 319、仪矩:仪法规矩。
- 320、旧仪:犹古礼。
- 321、纠正仪:航空摄影测量内业中纠正航摄像片的仪器。
- 322、心仪已久:心仪已久是指内心向往已经很久了。
- 323、敬事如仪:“对待事情恭恭敬敬,就像一场盛大的仪式。”
- 324、井仪:古代射礼的五种射法之一。
- 325、赆仪: 赆仪jìnyí (1) 临别时赠给人的路费或礼物 英 parting gifts for the start-off person
- 拼音yí
- 注音ㄧˊ
- 笔划5
- 繁体儀
- 五笔WYQY
- 五行木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人,义声。本义:容止仪表)(2) 同本义令仪令色,小心翼翼。——《诗·大雅》。郑玄笺:“善威仪,善颜色。”心质平理,其仪安闲。——《人物志》(3) 又如:仪状(容貌形状);仪观(容貌威仪);仪宇(仪容;器量);仪缀(威仪,外观);仪止(仪表举止);仪采(仪表风采);仪相(仪表容貌);仪形(仪容;形体);仪状(仪容形状);仪望(仪容;外表);仪干(仪容体格);仪操(仪容节操);仪举(仪容举止)(4) 法度;礼法仪,度也。——《说文》。徐锴系传:“度,法度也。”置此以为法,立此以为仪,将以量度天下之王公大人、卿大夫之仁与不仁,譬之犹分黑白也。——《墨子》所以宣布哲人之令德,示民轨仪也。——《国语》(5) 又如:仪刑(法式,作为模范);仪令(法令);仪准(法度标准);仪则(法则);仪司(泛称地方司法机构)(6) 典范;表率望三五以为像兮,指彭咸以为仪。——《楚辞》上者,下之仪也。——《荀子》(7) 又如:仪范(作为典范);仪象(以为模式);仪形(典范;楷模);仪型(楷模,典范)(8) 礼仪。仪式;礼节礼仪卒度。——《诗·小雅·楚茨》肄仪为位。——《周礼·春官·小宗伯》十六知礼仪。——《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9) 又如:礼仪(礼节和仪式);仪部(礼部);仪文(礼仪的形式);仪位(礼仪、爵位);仪检(礼仪法式);仪台(行礼仪的高台);仪序(礼仪的秩序);仪制(礼仪制度及其具体规定)(10) 仪仗仪马之设,自汉始也。——《事物纪原》(11) 又如:仪马(仪仗队的马);仪刀(皇帝仪仗中所用的刀);仪剑(仪卫所持之剑);仪卫(仪仗与卫士的统称);仪驾(皇太后、皇后的仪仗)(12) 礼物,馈赠给某人或单位的钱或物且出此间,备些祭仪。——《古今小说》(13) 又如:寿仪;谢仪(14) 测量和记录观察量现时值的装置 。如:爆燃仪;应变仪;子午仪(15) 姓动词(1) 取法;效法仪肖曹之指挥,羡张陈之奇画。——《抱朴子》(2) 又如:仪式(取法)(3) 拟想;推测;忖度皆心仪霍将军女。——《汉书·外戚孝宣许皇后传》仪之于民,而度之于群生。——《国语》(4) 又如:仪图(揣想,忖度)(5) 匹配我仪图之。——《诗·大雅·庶民》。笺:“仪,匹也。”丹朱凭身以仪之。——《国语·周语上》。韦昭注:“仪,匹也。”帝体丽明,仪表作贰。——《文选·颜延之·应诏宴曲水作诗》(6) 又如:仪比(比拟;比匹)(7) 测度 。如:仪天(测候天体);仪衡(测度衡量) [查看更多]
Y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