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伏的词语
- 26、中伏: 中伏zhōngfú (1) 英 the second of the three ten-day periods of the hot season (sometimes lasting twenty days instead of ten) (2) 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是三伏的第二伏,一般为10天,有的年份为20天 (3) 通常也指从夏至后第四个庚日起到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时间
- 27、制伏: 制伏zhìfú (1) 用强制手段降伏 例 制伏罪犯 英 check;subdue;bring under control
- 28、走伏无地:比喻没有藏匿容身的地方。
- 29、郁伏: 蕰藏隐伏。
- 30、逸伏:犹隐伏。
- 31、一伏时: 一昼夜。 一会儿。
- 32、阴伏: 1.隐秘不为人知的坏事。 2.隐蔽埋伏。 3.中医学名词。谓热伏于阴。
- 33、隐伏: 隐伏yǐnfú (1) 潜伏;隐藏 英 lie concealed;lie low
- 34、影伏:龟产卵于近水洞穴﹐使其在一定的湿度和温度条件下发育化生。因其不由母体伏卵孵化﹐故称影伏。
- 35、幽伏:犹隐伏。
- 36、下伏:三伏中的末伏。
- 37、闲伏: 1.指隐伏的兵卒。
- 38、心伏:犹心服。
- 39、信伏:信服。伏,通"服"。
- 40、体伏:体察隐情。
- 41、退伏:退缩隐藏。
- 42、头伏: 头伏tóufú (1) 三伏之一;见“初伏” 英 the first of the three ten-day periods of the hot season
- 43、三伏: 三伏sānfú (1) 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起为初伏,十天;然后是中伏,十天或二十天;再后是末伏,十天 例 如今是三伏天道,若窦娥委实冤枉,身死之后,天降三尺瑞雪。——关汉卿《窦娥冤》 英 the three ten-day periods of the hot season (2) 专指末伏 英 the last of the three periods of the hot season
- 44、深伏:潜伏。
- 45、首伏:犹言坦白服罪。
- 46、收伏: 1.使敌人投降屈服。 2.降伏,制服。
- 47、水土不伏:水土:指地方,引申为自然环境。对于一个地方的气候条件或饮食习惯不能适应
- 48、四伏: 四伏sìfú (1) 到处隐藏着、潜伏着 例 危机四伏 英 be beset with
- 49、秋伏: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末伏亦称秋伏。
- 50、南吕·一枝花·不伏老: 词语解释⒈ 套曲篇名。元代关汉卿作。曲中用诙谐、夸张的语言,描写作者的浪漫生活和多才多艺,表明决不与黑暗现实妥协的决心。作者自称“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显示了狂放高傲的个性。
- 拼音fú
- 注音ㄈㄨˊ
- 笔划6
- 繁体伏
- 五笔WDY
- 五行水
基本释义
动词(1) (会意。从人,从犬。意思是:人如狗那样地匍伏着。本义:俯伏;趴下)(2) 同本义伏,司也。——《说文》伏瘞亦如之。——《周礼·犬人》。司农注:“课伏犬以王车轹之。”伏,覆也。——《释名·释姿容》寝毋伏。——《礼记·曲礼上》雌鸡伏子。——《汉书·五行志中之上》楚子伏己而盐其脑。——《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一府中皆漝伏,莫敢起。——《史记·项羽本纪》庑下一生伏案卧。——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及敌枪再击,寨中人又鹜伏矣。——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3) 又如:伏尸(倒在地上的尸体,多指杀死);伏肉(死尸的肉);伏地(俯伏在地上);伏虎;伏奏(俯伏上奏);伏候(俯伏等候)(4) 身体前倾靠在物体上(5) 又如:伏轼(乘车。也作“扶轼”。轼:车厢前面的横木扶手);伏惟(俯伏思惟,常用于书信中的敬词)(6) 潜藏;埋伏伏,藏也。——《广雅》福兮祸所伏。——《老子》物莫伏于蠱。——《国语·晋语》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左传·庄公十年》入武关, 秦伏兵绝其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7) 又如:伏莽(藏匿在丛林中的盗匪);伏道(暗藏的地道);伏龙(潜伏的龙;灶神);伏戎(埋伏军队或刺客);伏甲(埋伏武士或军队);伏弩(埋伏弓箭手)(8) 通“服”。屈服,顺从。承认罪行或失败许既伏其罪矣。——《左传·隐公十一年》骑皆伏曰:“如大王言!”——《史记·项羽本纪》这个苏小卿怎肯伏低。——明· 贾仲名《对玉梳》(9) 又如:伏老(自认年龄老,精力衰退);伏死(甘愿舍弃生命);伏低(承认自己的地位低下而向别人屈服);伏礼(伏不是。认错);伏从(服从);伏辜(服罪)(10) 通“服”。佩服,信服其所临莅,莫不肌栗慴伏。——《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族弟刘璋,再拜致书于 玄德宗兄将军麾下,久伏电天。——《三国演义》(11) 又如:伏伏腊腊(极其顺服的样子)(12) 低下去 。如:此起彼伏;伏落(低头,屈服)(13) 降伏,制伏 。如:降龙伏虎;伏魔;伏魅(降伏鬼怪;亦指打败敌人)(14) 通“服”。从事谁谓伏事浅,契阔逾三年。——陆机《为吴王郎中时从梁陈作一首》(15) 又如:伏术(从事学术工作)(16) 通“服”。保持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楚辞·离骚》名词(1) 伏天;伏日。指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起至立秋后第二个庚日前一天止的一段时间,分为初伏、中伏、末伏,统称三伏,相当于阳历七月中旬至八月下旬大人,如今是三伏天天道…天降三尺瑞雪遮掩了窦娥尸首。——元· 关汉卿《窦娥冤》(2) 又如:入伏(进入伏天);头伏(初伏);数伏(进入伏天);歇伏(在伏天停工休息)(3) 电势差和电压单位“伏特”的简称(4) 居处寡君越在草莽,未获所伏。——《左传》 [查看更多]
F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