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传的词语

  • 101、书传: 谓以文字书札传述;传递书信。 著作;典籍。 有关《尚书》经义的传述解释。如明·刘三吾等撰有《书传会选》、胡广等撰有《书传大全》。
  • 102、俗传:民间传说。《李卫公问对》卷中:"牝牡之法,出于俗传,其实阴阳二义而已。"
  • 103、宿传:往昔的传说。
  • 104、人际传播: 词语解释⒈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以面对面的方式直接传播信息。既可以通过语言交流、演讲、手势等方式来传播,也可以借助电话、电报、书信等方式来传播。基本特点是传播者知道受方是谁,并能得到信息反馈。
  • 105、青鸟传信:意思是比喻使者传递信息。
  • 106、皮带传动:皮带传动亦称“带传动”。
  • 107、平妖传: 词语解释⒈  原名《三遂平妖传》。长篇小说。传为元末明初罗贯中编撰。四卷二十回。后由冯梦龙增补至四十回。叙述北宋王则、永儿夫妇聚义造反,文彦博得“三遂”(马遂、李遂和诸葛遂智)之力加以剿灭。书中所述以神怪妖术为主。语言则朴素幽默,人物塑造亦较成功。
  • 108、礼传: 1.指《礼记》。《后汉书.祭祀志下》"古者师行平有载社主,不载稷也"南朝梁刘昭注:"《周礼》为礼之经,而《礼记》为礼之传。" 2.指礼书。
  • 109、李双双小传: 词语解释⒈  短篇小说。李凖作。1960年发表。1958年公社化运动中,农村妇女李双双不顾丈夫阻挠,带头参加集体劳动。她敢于批评个别社员的损公肥私行为,敢于同丈夫的夫权思想进行斗争。在她的影响下,许多妇女都走出了家门,参加集体劳动。小说带有较强的喜剧色彩。海燕电影制片厂1962年摄制成故事片《李双双》。
  • 110、六传:传车六乘。《汉书.文帝纪》:"代王笑谓宋昌曰:'果如公言。'乃令宋昌骖乘﹐张武等六人乘六乘传诣长安。"颜师古注引张晏曰:"传车六乘也。"后因以"六传"指皇子入为天子。
  • 111、列异传: 词语解释⒈  志怪小说集。三国魏曹丕作,一说西晋张华作。原本已佚,鲁迅《古小说钩沉》辑佚文五十则。多为鬼神妖怪故事。如《谈生》写冥婚,《宋(一作宗)定伯》写宋定伯捉鬼卖鬼。其中许多情节为后世志怪小说所采用。
  • 112、留传: 留传liúchuán (1) 遗留下来传给后世 英 bequeath
  • 113、柳氏传:《柳氏传》是唐代文学家许尧佐创作的一篇传奇小说,载于《太平广记》卷四百八十五。
  • 114、口传: 口传kǒuchuán (1) 把见闻、意见、信仰和习俗通过口说授下去的过程 英 tradition (2) 通过口述来传授 英 oral instruction
  • 115、可传: 1.可以传后;可以传授。 2.可以流传。
  • 116、可以意会,不可言传: 词语解释⒈  只能用心去揣摩体会,没法用话具体地表达出来。指道理奥妙,难以说明。有时也指情况微妙,不便说明。
  • 117、孔三传: 词语解释⒈  北宋曲艺演员。泽州(今山西晋城)人。活动年代大致在熙宁至大观年间。将传奇、灵怪故事编成曲子说唱,是诸宫调的首创者。
  • 118、口耳相传: 口耳相传kǒu ěrxiāngchuán (1) 指口头传授 英 pass from mouth to mouth
  • 119、家传之学:非言语、笔墨所能表达的奥妙。也指不向外传的奥秘。
  • 120、家传学: 家中世代相传的学业。
  • 121、家传: 家传jiāchuán (1) 由家庭世代相传 英 handed down from the older generations of the family;family tradition (2) 每家每户相互传诵 英 be on everybody's lips 家传jiāzhuàn (1) 叙述家人事迹以传示其子孙的传记 英 family biography 另见jiāchuán
  • 122、节传:玺节与传言。
  • 123、解传:犹解舍。
  • 124、呼兰河传: 词语解释⒈  长篇小说。萧红作。1943年发表。小说以一个小女孩的口吻描写东北小镇--呼兰河的人和事。“我”和慈祥的祖父一起生活,暂且忘记了父亲的冷淡和母亲的恶语。邻居胡家喜欢跳大神,后来这一家却死的死、疯的疯。王大姐跟磨坊的冯歪嘴生下两个孩子后死去,冯歪嘴顽强地把孩子带大。十多年过去了,“我”一直留恋童年生活过的小镇。
  • 125、絶传: 词语解释⒈  失传。
  • 拼音chuán,zhuàn
  • 注音ㄔㄨㄢˊ,ㄓㄨㄢ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WFNY
  • 五行

基本释义

chuán动词(1) 传递;传送速于置郵而传命。——《孟子·公孙丑上》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2) 又如:传家(传于后代子弟);传衣(继承衣钵);传首(传送首级);传运(传递运输);传演(传递演变)(3) 传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4) 又如:传度(传授);传派(传授的流派);传旨(传授意旨);传书(传授书籍)(5) 让位;传代不传于贤而传于子。——《孟子》(6) 又如:传位(传授帝王权位);传政(传授政权)(7) 留传功如丘山,名传后时。——《盐铁论·非鞅》此世所以不传也。——苏轼《石钟山记》居第当传子孙。——司马光《训俭示康》(8) 又如:传世(后传到后世);传灯(传留佛法);传祚(流传后世);家传秘方(9) 充分或确切地表明;表达传神写照。——《世说新语·巧艺》(10) 又如:传真(画肖像)(11) 召,叫来。发出命令叫人来老太太那里传晚饭了。——《红楼梦》(12) 又如:传嘴(传话);传会(传呼);传答(传达);传证人(13) 另见zhuànzhuàn名词(1) 驿站所备的车晋侯以传召 伯宗。——《左传·成公五年》周公旦从鲁闻之,发急传而问之。(急传:特快的驿车)——《韩非子·外储说右上》非传非遽(驿马),载奇皮革,罪死不赦。——《韩非子·爱臣》(2) 驿站;驿舍昔者赵氏袭 卫,车舍人不休传。——《战国策·齐策五》发人修道,缮理亭传。——《后汉书·陈忠传》(3) 又如:传车(古代驿站的专用车辆);传吏(驿舍的官吏);传马(驿站所用的马);传乘(驿站的车马);传宰(管理驿站的小官)(4) 符信凡所达货贿者,则以节传出之。——《周礼》诈刻传出关归家。——《汉书·宁成传》(5) 传记吾已作传。——清· 袁枚《祭妹文》善传游侠。——孙文《序》(6) 又为五百人立传。(7) 又如:自传;外传;别传;传状(传记行状);传叙(人物传记);传诔(传记和诔文)(8) 指以描述人物故事为中心的文学作品。如:《水浒传》;《儿女英雄传》(9) 注释或阐述经义的文字六艺经传。——唐· 韩愈《师说》(10) 又如:传注(解释经籍的文字);传诂(解释经籍的文字);传疏(诠释经义的文字);传笺(谓《诗经》的注解)动词(1) 作传;记载汉史既传其事,而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 唐· 韩愈《送杨少尹序》(2) 又如:前半部传的是傅仪(3) 另见chuán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