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侯的词语
- 51、猥朝侯: 即猥诸侯。
- 52、违命侯:南唐后主李煜被俘后的封号。
- 53、王侯: 王侯wánghóu (1) 王爵和侯爵,也泛指显赫的爵位 英 the nobility;princes and marquises
- 54、通侯: 通侯tōnghóu (1) 秦汉时代侯爵的最高一等,又称彻侯、列侯。 例 爵通侯。——《汉书·李广苏建传》 英 first rank
- 55、亭侯:爵位名。汉代食禄于乡﹑亭的列侯。
- 56、条侯: 西汉·周亚夫的封号。
- 57、谈笑封侯:唐杜甫《复愁》诗之六﹕"闾阎听小子﹐谈笑觅封侯。"后以"谈笑封侯"形容博取功名很容易。
- 58、素侯:虽无爵禄封邑而生活享受可比王侯的人。
- 59、松滋侯:墨的戏称。
- 60、四姓小侯:指东汉明帝外戚樊﹑郭﹑阴﹑马四姓的子弟。
- 61、顺济侯:即顺济王。
- 62、蜀侯: 1.相传帝喾之子封于蜀﹐为蜀侯。古蜀国后为秦惠王所灭。
- 63、兽侯: 画有兽形的射靶。
- 64、守侯:州刺史的别称。
- 65、史侯:后汉少帝刘辩的初称。
- 66、十二诸侯: 指春秋时鲁、齐、晋、秦、楚、宋、卫、陈、蔡、曹、郑、燕十二诸侯国。 指战国时梁、楚、齐、赵、韩、鲁、卫、曹、宋、郑、陈、许十二国的君主。 泛指各诸侯国。
- 67、十八侯: 指汉初功臣十八诸侯。即酂侯·萧何、平阳侯·曹参、宣平侯·张敖、绛侯·周勃、舞阳侯·樊哙、曲周侯·郦商、鲁侯·奚涓、汝阴侯·夏侯婴、颍阴侯·灌婴、阳陵侯·傅宽、信武侯·靳歙、安国侯·王陵、棘浦侯·陈武、清河侯·王吸、广平侯·薛欧、汾阴侯·周昌、阳都侯·丁复、曲成侯·虫达。又,汉·班固《十八侯铭》有留侯·张良、曲逆侯·陈平、襄平侯·纪通,而无奚涓、薛欧、丁复。上列各侯之先后也表示十八侯之位次。参阅《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及颜师古注。
- 68、射侯: 1.用箭射靶。侯﹐用兽皮或布做成的靶子。 2.指箭靶。 3.古代天子的大射礼。
- 69、邵侯: 即邵平。秦时封东陵侯,因称。
- 70、散侯: 1.古代无职守或封邑的侯爵。
- 71、三侯:以熊﹑虎﹑豹皮为饰的三种射靶。指《三侯之章》。南朝宋之沈攸之﹑谭金﹑童泰壹三人的合称。
- 72、容城侯: 指镜子。
- 73、屈侯:复姓。战国魏有屈侯鲋。见《尸子.劝学》。
- 74、青门故侯: 故秦东陵侯召平﹐曾于汉初种瓜于长安青门外。后因以"青门故侯"谓前朝遗民。
- 75、前侯: 车辕的颈部。参见“前疾 ”。
- 拼音hóu,hòu
- 注音ㄏㄡˊ,ㄏㄡˋ
- 笔划9
- 繁体侯
- 五笔WNTD
- 五行水
基本释义
hóu名词(1) (象形。从人,从厂(hàn),象张布,矢在其下。甲骨文字形,象射侯张布著矢之形。本义:箭靶)(2) 同本义。以兽皮或画上兽形的为之矦,春饷所射矦也。——《说文》终日射侯。——《诗·齐风·猗嗟》射有张布谓之矦。——《小尔雅·广器》方十尺曰矦,四尺曰鹄,二尺曰正,四寸曰质。张矦。——《左传·成公二年》(3) 又如:侯弓(古代较射时用以射侯之弓。侯,箭靶);侯道(箭靶与射者间的距离)(4) 诸侯内诸侯禄也,外诸侯嗣也。——《礼记·王制》诸侯则共熊侯豹侯。——《周礼·司裘》。注:“诸侯谓三公及子弟封于畿内者。”(5) 又如:侯氏(指诸侯个人);侯王(泛指诸侯);侯门(诸侯之门)(6) 古时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二等赵主之子 孙侯者。——《战国策·赵策》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陈涉世家》未有封侯之赏。——《史记·项羽本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后汉书·张衡传》(7) 又如:侯王(泛指诸侯);侯印(侯爵之印信);侯伯(侯爵与伯爵)(8) 古代对士大夫的尊称 。如:侯门(富贵人家);侯家(犹侯门,泛指显贵人家)(9) 侯服。古代王城外围,按距离远近划分的区域之一五百里侯服。——《书·禹贡》(10) 又如:侯甸(侯服与甸服);侯卫(自侯服至卫服之地);侯畿(九畿之一。王畿之外,方五百里的区域为侯畿)(11) 姓。如:侯赢(战国魏人。家贫,为守门小吏,信陵君奉为上宾,侯言有恩必当厚报。后秦围赵,侯献计于信陵君,退秦兵)动词(1) 封侯俾侯于鲁。——《诗·鲁颂·閟宫》(2) 又如:侯封(封侯);侯者(封侯之人)代词疑问代词。相当于“何”。为什么 。如:侯不(何不)形容词(1) 美洵直且侯。——《诗·郑风·羔裘》(2) 又如:侯鲭(精美的荤菜)(3) 另见hòuhòu(1) ——“闽侯”(Mǐnhòu):中国东南部福建省的一个县,东邻福州市(2) 另见hóu [查看更多]
H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