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保的词语
- 76、明保: 1.尽力保护;佑助勉励。明,通"勉"。 2.清制,京外大臣推荐有才能的人或叙录有功劳的官员,请求以某项官职任用或加以某项荣典,奏报以后,交吏部审议,称为"明保"。如有特殊才能请求破格录用的,称为密保。
- 77、劳动保险: 国家为保障工人、职员的生活给予物质帮助的一种制度。工人、职员在患病、年老、伤残、死亡、生育等情况下,均按一定的条件和标准,享有集体劳动保险的权利。
- 78、灵保:神巫。
- 79、列宁格勒保卫战: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一次重大战役。1941年7月10日北路德军开始进攻,9月包围列宁格勒,列宁格勒军民顽强抵抗,始终保持了一条与后方联络的通道。经九百天的防守,1944年1月苏军反攻,解除了德军的包围,取得保卫战的胜利。
- 80、黄洋界保卫战: 词语解释⒈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在井冈山黄洋界哨口击溃国民党军的战斗。1928年8月30日,国民党湘军三个团在赣军两个团的策应下,进攻井冈山黄洋界哨口阵地。当时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远在湘西,仅以两个连的兵力,凭借黄洋界天险,将敌击溃,保卫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 81、个人储蓄积累养老保险: 词语解释个人储蓄积累养老保险(個人儲蓄積累養老保險)[ gè rén chǔ xù jī lěi yǎng lǎo bǎo xiǎn ]⒈ 养老保险的一种办法。即职工在职时分月向保险公司缴纳一定数额的保险金,退休后由保险公司按月发给养老金。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都采用这一办法,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也开办这一业务。
- 82、大保:宋代的一种乡兵制度﹐以五十家为一大保﹐设有大保长。参见"保甲"。
- 83、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词语解释⒈ 国家投入企事业等组织中以货币表现的资产净额应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保持其原有价值并促使其增值的要求。国有资产是构成中国国民经济物质基础的主要部分。它的保值和增值,是中国社会主义力量能不断得到加强并领导其他经济成分的物质保证。
- 84、地保: 地保dìbǎo (1) 清朝和民国初年在地方上为官府办差的人 英 town crier
- 85、分保:分保也叫再保险,是指保险人将其承担的保险业务,以承保形式,部分转移给其他保险人。
- 86、财产保险: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交付保险费,保险人按保险合同的约定对所承保的财产及其有关利益因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的保险。
- 87、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词语解释⒈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成员。在吉林安图、抚松、长白三县交界处以白头山天池为中心的地区。以温带山地生态系统及其自然景观为主要保护对象。
- 88、陈保之劳:养育。
- 89、触电保安器: 词语解释⒈ 又称“触电保护器”、“漏电保护器”。当电器设备漏电或人体触电时,能自动、快速切断电源,减轻对人体伤害的一种保护装置。由检测元件、脱扣元件和开关装置等部分组成。常用在低压用电设备中。
- 90、保护价格:为保护生产者或消费者的利益,由国家制定一定限额 上限或下限 并确保其实现的价格。例如,为保护农民利益,对农产品规定最低收购保护价格,以补偿生产成本并有一定收益;对某些在边远地区销售的工业品如食盐 规定最高限价,以保护边远地区消费者的利益。
- 91、保圣寺罗汉塑像: 宋代泥塑。在今江苏吴县fef1直镇保圣寺内。旧传唐人所塑。原有塑像十八尊,现存九尊。像为彩塑,精美古雅,生动传神。
- 92、保业守成:守成:保持已取得的成就。保持已取得的成就和业绩。
- 93、保纳舍藏: 词语解释⒈ 收容并窝藏。
- 94、保民官:古代罗马的一种特殊官职。约公元前年平民与贵族斗争取得第一次重大胜利后的成果。
- 95、保守主义:守旧、不想改进的思想和行为
- 96、保守党:英国的老牌大党,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英国两大主要执政党之一。
- 97、保固自守: 词语解释⒈ 指凭借天险,坚守不战。
- 98、保险人:在保险合同成立时有权收取保险费,并在保险事故或保险事件发生时,按保险合同约定承担赔偿或给付义务的当事人。在我国,保险人即为依法设立的保险公司。也叫承保人。
- 99、保温车: 词语解释⒈ 又称“冷藏车”。用以装运易变质腐烂的货物(如鲜鱼、肉类、水果、蔬菜等)的铁路货车。外形似棚车,车体装有隔热材料,车内装有加温和降温设备,根据货物的不同要求,使车内保持一定的温度。
- 100、保卫延安: 长篇小说。杜鹏程作。1954年发表。1947年,国民党军队重兵进攻延安。人民解放军主动撤出延安后,在青化砭和蟠龙镇两场战斗中接连获胜。周大勇连与主力失去联系,孤军奋战,杀出重围。国民党军队欲与人民解放军决战,结果受到重创。小说第一次塑造了彭德怀将军的形象。
- 拼音bǎo
- 注音ㄅㄠˇ
- 笔划9
- 繁体保
- 五笔WKSY
- 五行水
基本释义
动词(1)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用手抱孩子形。金文写作从“人”从“子”。后来为了结构的对称,小篆变成“保”,使人不能因形见义了。本义:背子于背)(2) 同本义负子于背谓之保,引申之,则负之者为保;更引申之,则有保养之义。然则保本象负子于背之义,许君误以为形声,遂取养之义当之耳。—— 唐兰《殷墟文字记》(3) 护养;育保,养也。——《说文》若保赤子。——《书·康诰》保抱携持厥妇子。——《书·召诰》长之养之,如保赤子。——《荀子·议兵》儒者之道,古之人若保赤子。——《孟子·藤文公上》(4) 又如:保艾(安养;养育);保赤(抚育幼孩)(5) 保佑天地格保。——《书·召诰》(6) 又如:保佐(保佑;佐助);保禳(祈祷消除灾祸)(7) 保护;保全;守住父子相保全。——《淮南子·人间训》少有强者不可保。——唐· 韩愈《祭十二郎文》有朕位几不保。——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8) 又如:保銮(保护天子的亲近卫士);保固(保卫固守);保身(保全身体)(9) 保持至今保藏。——沈括《梦溪笔谈》(10) 又如:保值(保持价值);保光(保持并发扬光大)(11) 保证;担保保为将军破之。——《资治通鉴》(12) 又如:保修(保养修理);旱涝保收;保官(担任保护职能的官员)(13) 占有;拥有虽慈父不能保其子。——晁错《论贵粟疏》(14) 又如:保据(占据);保宁(保有并使之安宁)(15) 保举;保荐都保你二位做大官。——《水浒传》(16) 又如:保题议叙(写奏本保荐有功人员);保题(向上推荐);保案(保举下属的文件)(17) 依靠;仗持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于是乎得人。——《左传·僖公二十年》(18) 又如:保山(依山固守);保栖(据山以守)名词(1) 保育幼儿的妇女国君世子生,…保受,乃负之。——《礼记·内则》(2) 通“緥”。保护婴儿的包裹衣夫知保抱携持厥妇子。——《书·召诰》措之于参保介之御间。——《礼记·月令》昔成王幼小,越在襁保。——《后汉书·桓郁传》(3) 作保证的人然后导以取保。——清· 方苞《狱中杂记》(4) 又如:作保;觅保;保山(媒人;保人);保中(在债务关系中居中担保的人)(5) 服务人员 。如:酒保(6) 宋以后地方实行保甲制,若干甲作一保 。如:保正甲长(一保之头叫“保正”;一甲之长叫“甲长”)(7) 小城(此义后来写作“堡”)南山是保。——《诗·大雅·崧高》焚我郊保。——《左传·襄公八年》战于郎。 公叔禺人遇负杖入保者息。——《礼记·檀弓下》所过之邑(城市),大国守城,小国入保。——《庄子·盗跖》(8) 通“宝”。珍贵之物展九鼎保玉。——《史记·周本纪》其形虽有所小用哉然未可以保于周室之九鼎也。——《淮南子·俶真》(9) 姓 [查看更多]
B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