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偏的词语

  • 126、偏手:外快。指正当收入之外的收入。
  • 127、偏琐:偏颇猥琐。
  • 128、偏侍:谓双亲一方去世,一方尚在。
  • 129、偏施:谓施恩不均。
  • 130、偏室: 1.正屋旁的房子。 2.指妾。
  • 131、偏人: 1.才行特出的人。 2.见闻孤陋的人。
  • 132、偏厢:指地方招募的兵士。
  • 133、偏险:偏颇邪僻。
  • 134、偏癱: 偏瘫piāntān (1) 身体一侧或一侧的一部分的麻痹,由于损伤大脑运动中枢(如出血或疾病)而引起。亦称“半身不遂” 英 hemiplegia
  • 135、偏提:酒壶。
  • 136、偏特:孤独。
  • 137、偏指:偏私的意愿。指,同"旨"。
  • 138、偏嘴:夸口;说大话。
  • 139、偏憎:犹最恨。
  • 140、偏照:特地照耀。
  • 141、偏译:边远之地。因言语不同,须译而能通,故称。
  • 142、偏异:例外,不同。
  • 143、偏忧:为母亲去世而居丧。
  • 144、偏壅:谓流布不均,阻滞不畅。
  • 145、偏户:指租种官田的农户。
  • 146、偏疾: 1.过于急速。
  • 147、偏解:片面的见解。
  • 148、偏论:偏颇的议论;不公允的言论。
  • 149、偏短:缺陷;不足。
  • 150、偏恶:特别的厌恶。
  • 拼音piān
  • 注音ㄆㄧㄢ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WYNA
  • 五行

基本释义

形容词(1) (形声。从人,扁声。本义:不正,倾斜)(2) 同本义偏,颇也。——《说文》无偏无颇。——《书·洪范》势有偏侧。——南朝宋· 谢灵运《山居赋》(3) 又如:偏岸(斜岸);偏偏倒倒(东倒西歪。形容站不稳);偏侧(犹倾侧;偏斜);偏倒(倾斜)(4) 边远心远地自偏。——晋· 陶渊明《饮酒》(5) 又如:偏邦(远离中原地区的边远小国);偏伯(边远地方的长官);偏海(边远的滨海地区);偏泽(边远之地);偏州(僻远之州);偏陬(僻远之地)(6) 片面,侧重于某一方面或某一部分(7) 又如:偏为(偏向;偏袒);偏任(片面信任);偏行(片面实行);偏定(片面论定);偏解(片面的见解);偏辞(片面之词);偏裨(偏将与裨将)(8) 独,特 。如:偏委(特殊照顾);偏惠(特殊的利益);偏嗜(特殊的爱好)(9) 偏私;不公正;不公平王道荡荡,不偏不党;王道平平,不党不偏。——《墨子·兼爱下》通则骄而偏。——《荀子·不苟》(10) 又如:偏佞(偏私奸巧);偏指(偏私的意愿);偏徇(偏私曲从);偏护(偏私的袒护);偏执(固执);偏介(孤高偏执);偏吝(偏执鄙吝);偏令(偏颇的政令);偏曲(偏颇隐晦);偏政(偏颇的政教);偏恣(偏颇任性);偏说(偏颇、片面的言论);偏质(偏颇之性);偏论(偏颇的议论)(11) 假借为“遍”。普遍则不可偏观也。——《墨子·小取》(12) 通“扁”。扁舟,小船乘偏舟于五湖。——《后汉书·隗嚣传》(13) 通“翩”。疾飞,飘扬名词(1) 旁;一方 。如:偏王(占据一地而称王);偏帅(一方守将);偏霸(偏据一方而称王);偏亡(缺少某一方面);偏至(在某一方面达到最高成就);偏长(一方面的特长);偏修(修道的旁门);偏室(正屋旁的房子);偏出(庶出;妾所生的子女)(2) 部属举其偏,不为党。——《左传·襄公三年》(3) 配偶的一方但以偏亲垂老,生计屡空,聊复靦颜以居,未能投劾而去。——宋· 秦观《谢馆职启》(4) 又如:偏栖(独居)(5) 偏差;错误 。如:纠偏动词(1) 倾侧太阳已偏到西边去。——老舍《四世同堂》(2) 偏袒 。如:偏枯(偏袒;偏于一方);偏怙(偏心;偏向);偏毗(偏袒;辅助);偏枯曲庇(偏袒庇护);偏为(偏向;偏袒)(3) 坚持,强求 。如:不该她去,她偏要去(4) 用于客套语。表示先用过或已用过茶饭 。如:偏背(客气话。已吃过饭了)副词(1) 表示程度。很;最;特别 。如:偏吃(吃得特别好);偏肥(特别鄙薄);偏宜(特别合适);偏视(特别看重);偏恶(特别的厌恶);偏精(特别精通);偏怜(特别宠爱);偏宝(特别珍爱);偏昵(特别亲近)(2) 表示出乎意料或与意愿相反 。如:偏陪(“不能奉陪”的谦称,失陪)(3) 表示时间,相当于“正的”、“恰巧”正是扬帆时,偏逢江上客。——唐· 皇甫冉《曾东游以诗寄之》(4) 表示时间,相当于“只”、“单单” 。如:偏制(独自控制);偏得(独得);偏栖(独居);偏醒(独醒)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