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僧的词语

  • 126、僧王: 1.巴利文意译。佛教称谓。泰国等国僧侣领袖,由国王任命,管理全国僧务。 2.指清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
  • 127、僧舍: 1.僧人的住所。 2.指寺院。
  • 128、僧伽胝: 1.僧佛大衣名。为比丘所服"三衣"之一种。
  • 129、僧人: 僧人sēngrén (1) 和尚,出家人 英 monk
  • 130、僧格: 指僧人风格、格调。 僧阁,僧楼。格,通“阁 ”。
  • 131、僧伽罗人: 斯里兰卡的主体民族。约1181万人(1985年)。讲僧伽罗语,信小乘佛教。种姓制度不很严格。主要从事农业。
  • 132、僧俗: 僧俗sēngsú (1) 僧尼和没有出家的一般人 英 monk and common people
  • 133、僧伽:1.梵语 saṁgha的音译。意为大众或会议。佛教用以指出家团体。 2.梵语。狮子。3.国名。指今斯里兰卡。旧称狮子国。 4.人名。唐代高僧,江苏通州狼山广教寺开山祖师。自言何国人,因以何为姓。 5.借指观音大士或其塑像。
  • 134、僧正:僧官名。十六国后秦始立,统管秦地僧尼。南朝历代亦设。唐以后于州立僧正管理地方僧尼事务。
  • 135、僧自恣日: 1.佛教以农历七月十五日为"僧自恣日"。此日僧众举罪悔过,无忌无隐,故称。也称佛欢喜日。参阅《翻译名义集.众善行法》。
  • 136、僧腊:僧尼受戒后的年岁。
  • 137、僧多粥少: 僧多粥少sēngduō-zhōushǎo (1) 比喻不够分配之意 英 the gruel is meagre and the monks are many—not enough to go round;supply falls short of demand
  • 138、牛僧孺:牛僧孺(780年~848年) ,唐安定鹑觚(今甘肃省灵台县)人,字思黯。
  • 139、老僧入定:入定:指僧人打坐,屏除杂念,静思佛祖。老和尚闭目静坐修炼。形容人静静地端坐着。
  • 140、僧佉:梵语的音译。意译'数论'。
  • 141、僧裘:僧衣。
  • 142、僧磬:佛寺中敲击以集僧众的鸣器或钵形铜乐器。亦指击磬声。
  • 143、僧格林沁:僧格林沁(传统蒙文:ᠰᠡᠨᠭᠡᠷᠢᠨᠼᠡᠨ,鲍培转写:Sengge Rinchen,西里尔字母:СэнгэРинчен;1811年7月24日-1865年6月12日),博尔济吉特氏,科尔沁左翼后旗(今属内蒙古)人,蒙古族。
  • 144、僧却崎:梵语的译音。僧尼五衣之一。为一种覆肩掩腋衣。
  • 145、婆罗门僧: 佛教术语,指印度婆罗门种姓之修行僧,或原信仰婆罗门教之外道,转而依佛陀出家入佛道者。
  • 146、贫僧: 贫僧pínsēng (1) 僧人谦称自己 例 假如我和尚吃了你饭,你丈夫晓得,骂你,却不罪坐贫僧也。——《西游记》 英 a humble term of self-address of a monk
  • 147、僧尼: 僧尼sēngní (1) 统称和尚和尼姑 英 Buddhist monks and nuns
  • 148、尼僧:尼姑。
  • 149、僧衲: 1.亦作"僧纳"。 2.僧衣。 3.指穿衲衣为僧。
  • 150、衲僧:和尚,僧人。
  • 拼音sēng
  • 注音ㄙㄥ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WULJ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人,曾声。本义:和尚)(2) 同本义 指出家修行的男性佛教徒,俗称“和尚”,梵语“僧伽(samgha)”的省称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韩愈《山石》(3) 又如:僧行(僧众);僧众(僧人:和尚;佛教徒);僧录司(明清时期管理佛门事务的机构);僧雏(年龄小的僧人);僧寮(僧人居住的房屋);僧居(僧人的居室,寺院);僧衲(僧衣);僧靿袜儿(僧人穿的长筒袜);僧正(管理众僧之官);僧官(管理僧人、寺庙的官吏);僧纲(管理佛教的官);僧腊(指僧人受戒后的年龄。又称法腊);僧伽梨(僧服大衣名。为袈裟的一种)(4) 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