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儆的词语
- 26、儆惕:戒惧。 指使戒惧。
- 27、儆醒:警诫而使醒悟。
- 28、儆戒: 儆戒jǐngjiè (1) 告诫人使注意改正缺点错误 英 warn
- 29、戒儆: 见“戒警 ”。
- 30、交儆:儆戒;交相儆戒。
- 31、儆鉴:鉴戒。
- 32、儆戢:戒惧而有所收敛。
- 33、呼儆: 1.谓高呼报警。
- 34、杀鸡儆猴:杀鸡给猴子看。比喻用惩罚一个人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
- 35、规儆: 1.亦作"规儆"。 2.规劝警戒。
- 36、儆导:警诫疏导。
- 37、触目儆心: 1.看到某种情况而引为儆戒。
- 38、惩一儆众:惩:惩罚;儆:警告。惩罚一个人,以警戒众人
- 39、惩儆:惩:惩罚。儆:警戒、警告。惩罚一个人以警戒更多的人能有所觉悟而不犯错误。也作“惩一警百”。
- 40、惩一儆百: 见“惩一警百 ”。
- 41、儆跸:谓在皇帝出入经过的地方严加戒备,断绝行人。儆,警戒;跸,清道。
- 42、儆备:警戒防备。
- 43、儆报:警报,告急的通知或信号。
- 拼音jǐng
- 注音ㄐㄧㄥˇ
- 笔划14
- 繁体儆
- 五笔WAQT
- 五行木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人,敬声。本义:警戒,戒备)(2) 同本义儆,戒也。——《说文》儆,备也。——《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注使府人库人各儆其事。——《左传·昭公十八年》令司官、巷伯儆宫。——《左传·襄公九年》(3) 又如:儆悟(儆醒。儆戒,醒悟);儆守(戒备防守);儆惧(戒惧;警惕和畏惧);儆懔(戒惧);儆戢(戒惧而有所收敛);儆儆(不安的样子);儆动(戒惧不安);儆畏(警惕和畏惧;戒惧)(4) 告诫;警告夜儆百工。——《国语·鲁语》乃儆公仲之行。——《战国策·韩策》所以儆人臣也。——《孔子家语·五仪》在军,无日不讨军实而申儆之。——《左传·宣公十二年》宜杀一儆百。——龚自珍《送钦差大臣侯官林公序》名词(1) 警报,紧急情况若今时儆跸。——《周礼·夏官·隸仆》(2) 又如:儆急(紧急,一般指军情) [查看更多]
J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