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公的词语
- 101、公平性: 公平,指公正、不偏不倚。
- 102、公知: 从字面可认为是公共知识分子(The Public Intellectual)的缩略词,精确定义是具有学术背景和专业素质的知识者;是进言社会并参与公共事务的行动者。
- 103、正直公平:指正直而又公道,不偏袒。
- 104、外公公:外祖父。
- 105、万乘公相:乘:四匹马拉的车;万乘:指帝王。指辅佐帝王的公卿宰相。
- 106、五公: 五个达官或封公爵者的合称。指西汉·张汤、杜周、萧望之、冯奉世、史丹。 五个达官或封公爵者的合称。指东汉·袁安、子敞、孙汤、汤子逢、逢弟隗。 五个达官或封公爵者的合称。指晋·王导、谢安、温峤、陶侃、谢玄。见《南史•宋武帝纪》、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名臣•五公》。 五个达官或封公爵者的合称。指晋·葛旟、路秀、卫毅、刘真、韩泰。
- 107、羊公之鹤:意思是原指羊公不舞之鹤。现比喻名不副实。
- 108、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选自《论语·先进》篇,标题为后人所加。文章记录孔子与众弟子谈论理想的言论。
- 109、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 现称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信集团,英文为CITIC Group),是经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亲自倡导和批准,由前国家副主席荣毅仁于1979年10月4日创办的公司。主要业务集中在金融、实业和其它服务业领域。
- 110、床公床婆,床公床母: 中国民间认为床神是住宅神中的重要神灵之一,同灶神、土地神那样,有公婆两位,称之床公、床婆。 床神手执之物蕉叶、荷花,持物取其谐音"交(蕉)、合(荷)"之义。 中国民间祭祀床神的风俗由来已久,宋朝已流行此俗。宋人杨循吉《除夜杂咏》有记载。
- 111、国尔忘家,公尔忘私:为了公事而忘记私事,为了国事而忘记家事。形容一心为公为国。
- 112、太公钓鱼,愿者上鈎: 太公:指周初的吕尚,即姜子牙。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当。
- 113、公耳忘私,国耳忘家:为了公事而忘记私事,为了国事而忘记家事。形容一心为公为国。
- 114、中美建交联合公报: 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1978年12月16日,两国同时发表。公报宣布:两国自1979年1月1日起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将从台湾撤出全部军事人员。中国政府重申,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台湾回归祖国,完成国家统一是中国的大政方针。双方还表示将加强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和其他方面的联系。
- 115、关公面前耍大刀: 在武圣关公(关羽)面前耍弄大刀,比喻自不量力、在比自己才能高的人面前自我卖弄。
- 116、无地起楼台相公:宋寇准出入为相三十年,不营私第,魏野赠诗曰:"有官居鼎鼐,无地起楼台。"北人因称"无地起楼台相公"。
- 117、子公司: 子公司zǐgōngsī (1) 被另一拥有其过半数选举股票的公司全部控制的公司 英 subsidiary company (2) 附属公司(如工业公司的附属公司) 英 subcompany
- 118、王公大人: 1.国君重臣。后泛指高官贵人。
- 119、张公吃酒李公颠: 见“张公吃酒李公醉 ”。
- 120、张公吃酒李公醉: 参见:张公吃酒李公醉 ,张公吃酒李公醉
- 121、正明公道: 正大光明。
- 122、自报公议: 自报公议zìbào-gōngyì (1) 自己报名,或报出自认的等级、数字等情况,由群众讨论、评议 英 make a self-assessment and hold a public discussion
- 123、自有公论: 自然会有公正的评论。多就事情的是非曲直而言。
- 124、直入公堂:比喻言行直截了当,不绕弯子。
- 125、王公贵人:泛指达官贵人。
- 拼音gōng
- 注音ㄍㄨㄥ
- 笔划4
- 繁体公
- 五笔WCU
- 五行木
基本释义
形容词(1)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八”,表示相背,下面是“厶”(“私”的本字)。合起来表示“与私相背”,即“公正无私”的意思。本义:公正,无私)(2) 同本义公,平分也。——《说文》背厶谓之公,或说,分其厶以与人为公。——《韩非子·五蠹》公之为言公正无私也。——《春秋·元命苞》兼覆无私谓之公。——《贾子·道术》举公义,辟私怨。—《墨子·尚贤上》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3) 又如:公气(正大,公正);公素(公正质朴);公洁(公正廉洁);公慎(公正谨慎);公诚(公正诚实)(4) 共,共同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有公害而莫或除之。——清· 黄宗羲《原君》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5) 又如:公患(共同的忧患,共同的祸患);公拟(共同拟定);公律(公认的规律)(6) 公共,公家,公众的。与“私”相对汉之为 汉,凡四十年矣,公私之积,犹可哀痛。—— 汉· 贾谊《论积贮疏》(7) 又如:公中(公众;大伙儿;公家;公有的。引申为谁也不管的);公揖(向众人所作的一个揖礼);公本(公众的奏本);公欲(公众的欲望);公饯(公众举行的饯行宴)(8) 属于国际间的问题 。如:公海;公元;公尺,公里(9) 雄的,雄性的 。如:公畜名词(1) 朝廷;国家是故身率妻子,戮力耕桑,灌园治产,以给公上。——《汉书·杨恽传》某姓兄弟,以把持公仓,法应立决。——清· 方苞《狱中杂记》(2) 又如:公上(朝廷;官家);公币(国家铸造的货币);公壤(国家公有土地);公宪(国法)(3) 君王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左传·庄公十年》(4) 又如:公邑(国君的直辖地);公王(君王);公府(君主之府;官府);公寝(君主处理政事的宫室);公庙(指国君诸侯之庙)(5) 公事;政府或机关的工作被(借作“披”,穿)之僮僮(通“童童,光洁的样子),夙夜在公。——《诗·召南·采蘩》矇瞍奏公。——《诗·大雅·灵台》王公伊濯。——《诗·大雅·文王有声》实维尔公允师。——《诗·周颂·酌》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 偃( 子游名, 武城宰)之室也。——《论语·雍也》(6) 又如:公人(旧时衙门里的差役);公事人(犯人);公见(公务繁忙)(7) 古爵位名公,爵名,五等之首曰公;其余大国称侯;小国称伯、子、男。——《公羊传》尔公尔侯,逸豫(快乐)无期。——《诗·小雅·白驹》(8) 古代朝廷最高官位的通称 。后泛称朝中职高掌权者光凡为御史大夫丞相各再,壹为大司徒、大傅、大师,历三世居公辅位,前后十七年。——《汉书·孔光传》(9) 又如:公卿(泛指朝廷中的高官);公族(诸侯的同族,王公的子孙);公徒(诸侯的步兵);公令(诸侯的命令);公孙(诸侯之孙)(10) 旧时对男性的长者或老人的尊称凡尊老,周晋秦陇谓之公。——《方言》六赵中大夫 白公。——《汉书·沟洫志》游诸公。——《汉书·田叔传》公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史记·项羽本纪》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 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11) 又如:张公;许孟公;公母(方言。指大爷大娘老两口);公修公德,婆修婆德(修德属于个人,不得代替)(12) 通“翁”。父。又丈夫的父亲宋人嫁子,若公知其盗也,逐而去之。——《淮南子·汜论》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13) 又如:公姥(指公婆;指岳父);公姑(丈夫的父母,亦称“公婆”)(14) 长本人两辈的男性亲属 。如:外公;舅公(15) 通“功”。劳绩,功绩当此之时,诸侯莫能以德,而争于公利,故以权相倾。——《盐铁论·轻重》寿张侯以公德加位特进。—— 汉《中常侍骑都尉樊——安碑》(16) 又如:无公(没有功劳);肤公(微小的功绩)?动词公布,让众人知道 。如:公之于世;公之世人副词(1) 公然;公开地残贼公行,莫之或止。——汉· 贾谊《论积贮疏》公然抢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 又如:公讨(公开揭露声讨);公言(公开谈论;公众的言论);公取(谓公然夺取他人财物) [查看更多]
G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