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六的词语
- 301、挑幺挑六:幺、六:骰子的点了。挑剔,找差错。
- 302、滕六:1.滕六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雪神。 2.用以指雪。
- 303、三韬六略:泛指兵书。
- 304、六弢:六韜。书名。
- 305、六堂:指明清国子监所设之率性堂﹑修道堂﹑诚心堂﹑正义堂﹑崇志堂﹑广业堂。
- 306、六和塔: 1.亦称"六合塔"。 2.在浙江省杭州市城南钱塘江边月轮山上。塔为八角形﹐外观十三级,内分七层﹐高约六十米。宋开宝三年(公元970年)吴越王钱俶建以镇江潮﹐其地旧有六和寺﹐故名。历代屡毁屡修。解放后重加修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杭州市名胜之一。
- 307、六合塔: 见“六和塔 ”。
- 308、苏门六君子: 1.指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陈师道﹑李廌六人。他们常与苏轼交游,或为苏轼所荐拔,故称。前四人也称"苏门四学士"。
- 309、四六风: 初生婴儿疾病。即脐风。发病多在出生后四天至六天。如:孩子的脐带带进脏东西,得了四六风,抽死啦!
- 310、四六文: 骈文的一体。详“四六 ”。
- 311、四司六局:1.宋 代官府贵家设四司六局,为盛大宴会供役。四司指帐设司、厨司、茶酒司、台盘司,六局指果子局、蜜煎局、菜蔬局、油烛局、香药局、排办局。 2.明代洪武初年定内官之制,凡六局,为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功。尚宫局二人,总司纪﹑司言﹑司簿﹑司闻四司之事;尚仪局一人,总司籍﹑司乐﹑司宾﹑司赞四司之事;尚服局一人,总司宝﹑司衣﹑司仗﹑司饰四司之事;尚食局一人,总司馔﹑司酝﹑司药﹑司供四司之事;尚寝局一人,总司设﹑司舆﹑司苑﹑司灯四司之事;尚功局一人,总司制﹑司珍﹑司彩﹑司计四司之事,总称为四司六局。
- 312、四六: 文体名。骈文的一体。因以四字六字为对偶,故名。骈文以四六对偶者,形成于南朝,盛行于唐·宋。
- 313、四不拗六:指少数人拗不过多数人的意见。
- 314、四六体: 骈文的一体。详“四六 ”。
- 315、六司:六司即为南斗六司,也就是南斗六星君,古代中国人民对南斗信仰同日、月、北斗一样崇拜。唐府州置司功﹑司仓﹑司户﹑司兵﹑司法﹑司士六官。
- 316、六月霜:相传邹衍尽忠于燕惠王,被人诬陷下狱,他“仰天而哭,正夏而天为之降霜”。形容蒙受冤屈的人的悲愤心情感动了上天。也比喻冤狱、冤情。
- 317、双六: 1.即双陆。古代一种博戏。 2.指进行双陆之戏。
- 318、六署:南朝齐尚书左右仆射﹑左右丞所领导的六个官署。
- 319、五积六受: 形容不便活动,只能呆板地坐着。
- 320、六誓:《尚书》中六篇誓文的总称。
- 321、六市:犹六街﹐指都市的大街闹市。
- 322、三笔六诗:谓刘孝仪长于文,刘孝威工于诗。
- 323、三十六国: 指汉时西域诸国。大部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 指古代相传的海外三十六国。
- 324、三十六: 约计之词,极言其多。
- 325、三十六书: 三十六封有关隋兵渡江的告警文书。
- 拼音liù
- 注音ㄌㄧㄡˋ,ㄌㄨˋ
- 笔划4
- 繁体六
- 五笔UYGY
- 五行火
基本释义
数词(1) 五加一的和人道以六制。——《管子·五行》六日不詹。——《诗·小雅·采绿》六主律。——《易·本命》夫六中色也。——《国语·周语》六王毕,四海一。——杜牧《阿房宫赋》(2) 又如:六礼(中国古代婚姻需备的六种礼节: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味(指苦、酸、甘、辛、咸、淡等六种滋味);六料(原指稻、黍、稷、粱、麦、菽六谷,后为各种谷物的泛称);六儿(僮仆的泛称);六丁六甲(道教称供天帝役使的阴神为六丁,阳神为六甲);六街三市(泛称众多街市);六曹(指功曹、仓曹、户曹、兵曹、法曹、士曹)(3) 《易》卦之阴爻称为六易之数,阴变于六,正于八,从入,从八。——《说文》(4) 又如:初六(由下而上的第一个阴爻);上六(最上一个即第六个阴爻);六爻(爻,是构成《易》卦的基本符号。每三爻会成一卦。两卦即是六爻);六出(雪花。因呈六角形)(5) 六次六黜清能,六进否劣。——《晋书·杜预传》名词(1) 工尺谱记音符号之一,表示音阶上的一级其黄钟清用“六”字。——《宋史》(2) 古国名 。周封皋陶的后代在六。在今安徽省六安县北楚人灭 六。——《左传·文五年》(3) 姓 [查看更多]
L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