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六的词语

  • 426、六陈铺: 旧时称粮食店。
  • 427、六脉:中医切脉的六个部位。人的左右手腕各分寸﹑关﹑尺三脉﹐合称六脉。 中医对浮﹑沉﹑长﹑短﹑滑﹑涩六种脉象的总称。
  • 428、六科:唐宋时科举取士的六种科目。唐六科为:明经﹑进士﹑秀才﹑明法﹑明书﹑明算。唐刘肃《大唐新语.厘革》:'隋炀帝改置明 经 ﹑进 士 二科。国家因隋制,增置秀才﹑明法﹑明字﹑明算,并前为六科。'宋景德天圣时﹐其六科为:一﹑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二﹑博达坟典﹐明于教化;三﹑才识兼茂﹐明于体用;四﹑详明政理﹐可使从政;五﹑识洞韬略﹐运筹决胜;六﹑军谋宏远﹐材任边寄。绍兴年间﹐又以文章典雅﹑节操方正﹑法理该通﹑节用爱民﹑刚方岂弟﹑智勇绝伦为六科。参阅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制度.六科》。明清官制设有六科给事中﹐简称六科﹐掌侍从﹑规谏﹑补阙﹑拾遗﹐分察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之事﹐纠其弊误。 谓谷﹑大麦﹑小麦﹑大豆﹑小豆﹑芝麻六种农作物。
  • 429、六蛮:古指我国南方各少数民族。
  • 430、六桥:浙江省杭州西湖外湖苏堤上之六桥: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宋苏轼所建。亦指西湖里湖之六桥:环璧﹑流金﹑卧龙﹑隐秀﹑景行﹑浚源。
  • 431、六老:眼睛的别称。
  • 432、六路: 犹六事。 六棱。 技击家称上、下、前、后、左、右为“六路”,因以指武术。
  • 433、六龙舆: 1.天子的车驾。因用六马﹐故名。
  • 434、六龙车: 1.天子的车驾。因用六马﹐故名。
  • 435、六出计: 见“六出奇计 ”。
  • 436、六尺舆:帝王所乘的车。
  • 437、六合柱: 支撑天地四方的擎天柱。
  • 438、六耳不通谋: 见“六耳不同谋 ”。
  • 439、六耳不传道: 犹言六耳不同谋。
  • 440、六丁黑煞:道教指六丁神和专管降灾的北方黑煞神。
  • 441、六饮:古天子的六种饮料。
  • 442、六征: 1.亦作"六证"。 2.考察﹑识别人臣的六个方面。征﹐验证。
  • 443、六问三推:指反复审讯。
  • 444、六通四达:犹四通八达。形容交通极便利。也形容通向各方。
  • 445、六铢: 四分之一两。铢,古重量单位,二十四铢为一两。 古钱币名。详“六铢钱 ”。 指六铢衣。
  • 446、六州歌头: 词牌名。本《鼓吹曲》,六州为唐之伊、凉(梁)、甘、石、氐(熙)、渭,每州各有歌曲,统称《六州》。歌头即引歌。后用为词牌。双调平仄韵互协,一百四十三字。音调悲壮,多以写吊古之词。
  • 447、六贽: 1.亦作"六贽"。 2.古代相见馈赠的六种礼物。
  • 448、六祝: 1.谓祭神的六种祈祷辞。
  • 449、六同:即六吕。阴律六﹐以铜为管﹐故名。
  • 450、六欲天: 佛经谓欲界有六重天,即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见《俱舍论》八。
  • 拼音liù
  • 注音ㄌㄧㄡˋ,ㄌㄨˋ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UYGY
  • 五行

基本释义

数词(1) 五加一的和人道以六制。——《管子·五行》六日不詹。——《诗·小雅·采绿》六主律。——《易·本命》夫六中色也。——《国语·周语》六王毕,四海一。——杜牧《阿房宫赋》(2) 又如:六礼(中国古代婚姻需备的六种礼节: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味(指苦、酸、甘、辛、咸、淡等六种滋味);六料(原指稻、黍、稷、粱、麦、菽六谷,后为各种谷物的泛称);六儿(僮仆的泛称);六丁六甲(道教称供天帝役使的阴神为六丁,阳神为六甲);六街三市(泛称众多街市);六曹(指功曹、仓曹、户曹、兵曹、法曹、士曹)(3) 《易》卦之阴爻称为六易之数,阴变于六,正于八,从入,从八。——《说文》(4) 又如:初六(由下而上的第一个阴爻);上六(最上一个即第六个阴爻);六爻(爻,是构成《易》卦的基本符号。每三爻会成一卦。两卦即是六爻);六出(雪花。因呈六角形)(5) 六次六黜清能,六进否劣。——《晋书·杜预传》名词(1) 工尺谱记音符号之一,表示音阶上的一级其黄钟清用“六”字。——《宋史》(2) 古国名 。周封皋陶的后代在六。在今安徽省六安县北楚人灭 六。——《左传·文五年》(3) 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