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兰的词语
- 26、金兰之好: 指友情契合,友谊深厚。
- 27、抱蕙兰芬,吐蔷薇刺: 《新千字文》 杜甫看似满腹牢骚,其实却是抱蕙兰芬,吐蔷薇刺。 成语:抱蕙兰芬,吐蔷薇刺发音:bàohuìlánfénǔqiángwēicì释义:形容文人抱济世之情怀,作刺世之文章。出处:《新千字文》示例:杜甫看似满腹牢骚,其实却是抱蕙兰芬,吐蔷薇刺。
- 28、气若幽兰:形容女子有话将说未说
- 29、抱蕙兰芬,吐蔷薇刺: 《新千字文》 杜甫看似满腹牢骚,其实却是抱蕙兰芬,吐蔷薇刺。 成语:抱蕙兰芬,吐蔷薇刺发音:bàohuìlánfénǔqiángwēicì释义:形容文人抱济世之情怀,作刺世之文章。出处:《新千字文》示例:杜甫看似满腹牢骚,其实却是抱蕙兰芬,吐蔷薇刺。
- 30、芝兰当路,不得不锄: 同“芳兰生门,不得不鉏”。
- 31、泽兰: 泽兰zélán (1) 泽兰属草本植物的一种,特点是具有对生的贯穿叶和白色、排列成伞房状的头状花序,过去用作家常药品 英 boneset
- 32、珠兰: 1.真珠兰的省称,即金粟兰。以其蓓蕾如珠,故名。 2.茶名。
- 33、纳兰性德: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
- 34、乌克兰人:1.具有乌克兰国籍的人,2.乌克兰的主体民族。
- 35、乌兰夫: 词语解释⒈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内蒙古土默特左旗人。蒙古族。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9年回国后,任中共蒙旗独立旅委员会书记、陕甘宁边区政府民委主任、绥蒙政府主席、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主席兼军事部部长。建国后,任国务院副总理兼民委主任、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 36、英格兰人:英格兰人(英语:English people,古英语:Anglecynn),又称英吉利人,是英国的主体民族,一般所说的英国人即英格兰人,使用英语,属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多信基督新教分支中的英国国教,极少数信仰天主教,主要分布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少数分布在苏格兰、北爱尔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非。
- 37、英格兰:英格兰(英语:England,威尔士语:Lloegr,法语:Angleterre),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的主体,因此习惯上英格兰一词也泛指英国。
- 38、新西兰羊毛: 词语解释⒈ 在新西兰以美利奴羊种与英国长毛种杂交培育成的半细羊毛。品质支数36新西兰羊毛58支。光泽好,弹性强,强力高。是绒线和工业用呢的优质用毛。
- 39、新西兰:在新西兰以美利奴羊种与英国长毛种杂交培育成的半细羊毛。品质支数36新西兰羊毛58支。光泽好,弹性强,强力高。是绒线和工业用呢的优质用毛。
- 40、新西兰人:新西兰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国家。
- 41、斯威士兰:斯威士兰王国(英语:The Kingdom of Eswatini),简称斯威士兰(台译史瓦济兰)。
- 42、日德兰海战:日德兰海战(英文:Battle of Jutland;德国称为斯卡格拉克海峡海战,Seeschlacht am Skagerrak),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是英德双方在丹麦日德兰半岛附近北海海域爆发的一场大海战。
- 43、纳兰词:纳兰词是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的作品。
- 44、南设得兰群岛: 词语解释⒈ 南极大陆附近的火山群岛。在南极半岛北面。陆地总面积约4700平方千米。岛上多山,大部被冰雪覆盖。无常住居民,是南极探险的基地。
- 45、尼德兰美术: 词语解释⒈ 指15世纪初至16世纪尼德兰(即今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一带)的美术。以人文主义思想为主导,描绘现实生活,注重刻画人物性格,形成独立的学派。创作了一批表现人民日常生活的风俗画和写实的风景画。代表人物有凡·爱克兄弟等。
- 46、米兰大教堂: 词语解释⒈ 天主教教堂。在意大利米兰。1386年兴建,1813年最后完工。用白色大理石砌成,中央尖顶高百余米,外墙窗棂结构极其狭长尖削,密密地排成一簇簇火焰式拱顶。整座教堂内外有雕像六千多尊。属于典型的哥特式建筑。
- 47、兰竹图: 词语解释⒈ 中国画。清代郑燮作。纸本立轴。水墨。画面左方几竿墨竹上贯顶端,竹竿极细,竹叶较密;竹后一块大石自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一丛幽兰扎根于石缝中。
- 48、兰州市: 词语解释⒈ 甘肃省省会。在省境中部、黄河沿岸,陇海、包兰、兰新、兰青等铁路交会于此。自古为中原地区通往西北地区的交通要冲。1941年设市。人口165.2万(1995年)。为西北地区重要的工业中心,有炼油、化学、机械、有色冶金、毛纺、电力等工业。市郊特产兰州水烟、兰州瓜、白兰瓜,有“瓜果城市”之称。名胜古迹有五泉山、白塔山、雁滩、金天观、白云观等。有兰州大学等高等学校。
- 49、兰草:兰草是菊科,泽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厘米。根茎横走,淡红褐色。
- 50、兰花指:术语,手位基本姿势。
- 拼音lán
- 注音ㄌㄢˊ
- 笔划5
- 繁体蘭
- 五笔UFF
- 五行木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艸,阑(lán)声。本义:兰草,即泽兰)(2) 同本义蘭,香草也。——《说文》衡兰芷若。——《汉书·司马相如传》兰槐之根是为芷。——《荀子·劝学》(3) 泽兰属植物的泛称,属菊科,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山中湿地,花紫红色,其茎、叶、花都有微香。古人所谓的兰,大抵指此而言,不是指兰科的兰。如:兰臭(朋友相契。引申为友情);兰麝(兰草和麝香。都是高贵的香料,古时用来薰香)(4) 兰花 。兰科。多年生常绿草本。观赏植物。如:兰英(兰花);兰香(兰花香味);兰生(形容酒的香淳如兰花开放。芬芳四溢。后引申为引酒名)(5) 兰属植物的泛称 。如:长叶兰;多花兰;素心兰;建兰;墨兰(6) 即“春兰”。亦称“兰花”、“山兰”、“草兰”、“朵朵香” 。一种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根簇生、肉质、圆柱形,叶线形、革质,早春由叶丛间抽生多数花茎,每茎顶开一花,花淡黄绿色、清香,供观赏(7) 古指木兰 。如:兰桨(用木兰制成的桨。代指船);兰舟(木兰舟。亦用为小舟的美称);兰棹(兰舟)(8) 兵器架武库禁兵,设地蘭锜。——汉· 张衡《西京赋》(9) 又如:兰盾(放置兵器的架子)(10) 假借为“栏”。栏杆又置奴婢之市,与牛马同蘭。——《汉书·王莽传中》(11) 假借为“籣”。盛弩矢之袋,形如木桶轻罪入兰盾鞈革二戟。——《管子·小匡》(12) 姓 ? [查看更多]
L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