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养的词语

  • 51、养儿代老,积谷防饥: 词语解释养儿代老,积谷防饥[ yǎng ér dài lǎo,jī gǔ fáng jī ]⒈  同“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引证解释⒈  同“养儿防老,积穀防飢”。引元 本 高明 《琵琶记·牛小姐谏父》:“[贴]爹爹,正是养儿代老,积穀防飢。”
  • 52、养儿: 1.养子。 2.生育男孩。
  • 53、养地: 养地yǎngdì (1) 采取施肥、轮作等方法提高土地肥力 英 maintain the land by applying fertilizer or crop rotation
  • 54、养鬼:指祭鬼。
  • 55、养孤:奉养国老。
  • 56、养父母:yǎngfùmǔ,是指收养别人孩子的父母。
  • 57、养高:谓闲居不仕,退隐。高,指高尚的志向﹑节操﹑名望。
  • 58、养非:谓纵容错误,使之滋长。
  • 59、养法:培植之法。
  • 60、养发:蓄发。
  • 61、养疾: 1.收养残疾者。 2.犹养病。
  • 62、养鸡乡:汉刘向《列仙传.祝鸡翁》:"祝鸡翁者,洛人也,居尸乡北山下。养鸡百余年,鸡有千余头,皆立名字。暮栖树上,昼放散之……后升吴山,白鹤孔雀数百,常止其傍云。"后以"养鸡乡"比喻隐居或修炼之地。
  • 63、养机:谓培养创作的冲动和灵感。
  • 64、养火:谓不断供给燃料,使燃烧之火保持不灭。
  • 65、养老保险: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五大险种中最重要的险种之一。养老保险的目的是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为其提供稳定可靠的生活来源。
  • 66、养劳:供养有功绩者。
  • 67、养口:谓供给口腹的需要。
  • 68、养空:涵养空灵的心性。
  • 69、养军千日,用在一时: 词语解释养军千日,用在一时[ yǎng jūn qiān rì,yòng zài yī shí ]⒈  同“养军千日,用在一朝”。引证解释⒈  同“养军千日,用在一朝”。引《三国演义》第一百回:“懿(司马懿 )叱之曰:‘朝廷养军千日,用在一时。汝安敢出怨言,以慢军心!’”《隋唐演义》第十五回:“老爷养军千日,用在一时,既蒙老爷差遣, 秦琼 不敢辞劳。”国语辞典养军千日,用在一时[ yǎng jūn qiān rì yòng zài yī shí ]⒈  长期培训军队,以备外敌入侵时应急之需。也作「养军千日,用在一朝」。引《三国演义·第一〇〇回》:「朝廷养军千日,用在一时。汝安敢出怨言,以慢军心!」《隋唐演义·第一五回》:「老爷养军千日,用在一时,既蒙老爷差遣,秦琼不敢辞劳。」
  • 70、养军千日,用在一朝: 词语解释养军千日,用在一朝[ yǎng jūn qiān rì,yòng zài yī zhāo ]⒈  谓长期供养、训练军队,以备一旦用兵打仗。引证解释⒈  谓长期供养、训练军队,以备一旦用兵打仗。引《秦併六国平话》卷上:“王賁 啟奏曰:‘告陛下,养军千日,用在一朝。’”明 汤显祖 《邯郸记·西谍》:“养军千日,用在一朝。我今日有用你之处,你可去得?”清 洪昇 《长生殿·献饭》:“自古养军千日,用在一朝。臣等呵,无能灭虎狼,无能灭虎狼,空愧熊羆将。”国语辞典养军千日,用在一朝[ yǎng jūn qiān rì yòng zài yī zhāo ]⒈  长期培训军队,以备外敌入侵时应急之需。元·高文秀清·洪升也作「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养兵千日,用在一朝」、「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养军千日,用军一时」、「养军千日,用在一时」。引《渑池会·第三折》:「主公,可不道,养军千日,用在一朝。为臣子要尽忠报国也呵!」《长生殿·第二六出》:「自古养军千日,用在一朝。臣等呵,无能灭虎狼,无能灭虎狼,空愧熊罴将。」
  • 71、养军千日,用军一时: 词语解释养军千日,用军一时[ yǎng jūn qiān rì,yòng jūn yī shí ]⒈  同“养军千日,用在一朝”。引证解释⒈  同“养军千日,用在一朝”。引清 孔尚任 《桃花扇·誓师》:“尝言‘养军千日,用军一时’。俺们不替朝廷出力,竟是一伙禽兽了。”国语辞典养军千日,用军一时[ yǎng jūn qiān rì yòng jūn yī shí ]⒈  长期培训军队,以备外敌入侵时应急之需。元·马致远也作「养军千日,用在一朝」。引《汉宫秋·第二折》:「我养军千日,用军一时,空有满朝文武,那一个与我退的番兵,都是些畏刀避箭的。」
  • 72、养军:供养﹑训练军队。
  • 73、养静:在宁静环境中修养身心。
  • 74、养精:保养精神。
  • 75、养交: 1.亦作"养佼"。 2.谓豢养其私交以成朋党。
  • 拼音yǎng
  • 注音ㄧㄤˇ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UDYJ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食,羊声。本义:饲养)(2) 供养,奉养;抚育养,供养也。——《说文》。古文从攴,未详。疑厮养作此字。凡食养阴气也,凡饮养阳气也。——《礼记·郊特牲》殳能生之不能养之。——《荀子·礼论》养不亏。——《韩非子·五蠹》监门之养。不食力而养足。——《韩非子·五蠹》养公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供养卒大恩。归养。——《史记·魏公子列传》以养父母。——宋· 王安石《伤仲永》(3) 又如:养娇囡(因父母溺爱而性格骄纵的姑娘);养家人(担负赡养全家生计的人);养济院(孤老院。专收鳏寡孤独老人的慈善机构)(4) 饲养驯养一虫。——《聊斋志异·促织》于盆而养。笼养之。(5) 又如:养鸡;养狗;养牛;养马(6) 生育家家养男当门户。——唐·张籍《筑城词》(7) 又如:养孩子(8) 培养,修养立太傅少傅以养之。——《礼记·文王世子》。注:“犹教之。”养其旁条。——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9) 又如:养息机(修养身心;修炼);养材儿(正处在教养阶段学习干活的少年);养廉银子(清朝按职务等级,在常俸之外另给官吏的银钱);养士(培养人才)(10) 保养养其根。——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养其身。——宋· 苏轼《教战守》养之太过。(11) 又如:养身(保养身体。同养生)(12) 治,调养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周礼·疾医》(13) 又如:养疴(调养疾病)(14) 蓄养 。如:养痈贻患(养痈成患);养疥成疮(喻姑息小恶,酿成大患);养女吊妇(勾引妇女乱搞不正当的男女关系);养婆娘(男子与非婚女人发生私情);养女婿(养汉子。女人与非婚男子发生私情);养奸(使奸邪得以滋长)(15) 贮藏 。如:养羞(把食物贮藏起来)(16) 隐,隐蔽 。如:养晦(隐居匿藏以等待时机)形容词(1) 由非亲生父母的人养育的 。如:养娘(指乳母或婢女);养爷(扶养自己长大的男仆)(2) 通“痒”。皮肤受刺激,产生欲搔的感觉骨体肤理辨寒暑疾痒。——《荀子·荣辱》。杨倞注:“养与痒同。”疾、养、凔、热、滑、铍、轻、重,以形体异。——《荀子·正名》名词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