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军的词语
- 201、军衣: 军衣jūnyī (1) 军人穿的衣服 英 army uniform
- 202、淮军: 词语解释⒈ 清末李鸿章编练的封建武装。1862年李鸿章以淮南地主团练为基础在安徽创建而成。其编制与湘军相同。曾配合湘军镇压太平军。
- 203、国民军: 词语解释⒈ 全称是“中华民国国民军”。冯玉祥所统辖的军队,原属北洋军阀直系。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后宣布脱离直系军阀,组成国民军,冯玉祥任总司令。后部队迅速发展,成为当时全国举足轻重的军事集团。1925年2月,冯玉祥任西北边防督办,所部称“西北军”。
- 204、国民革命军:国民革命军,简称“国军”,由中国国民党在1925年创设领导。
- 205、第二野战军: 词语解释⒈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主力之一。由抗日战争时期晋冀鲁豫边区八路军及地方部队发展而成。1945年8月组成晋冀鲁豫军区,刘伯承任司令员,邓小平任政委。1946年6月组成晋冀鲁豫野战军。1947年6月主力强渡黄河,揭开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1948年5月改称中原野战军。1949年2月改为第二野战军。曾参与发动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西南战役。解放了中原、华中和西南广大地区。1950年2月组成西南军区,5月第二野战军番号被撤销。
- 206、方面军:担负一个方面作战任务的军队的最高一级编组,辖若干集团军(兵团)或军。
- 207、第一野战军: 词语解释⒈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主力之一。由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晋绥联防军主力部队发展而成。1947年3月组成西北野战兵团,同年7月改编为西北野战军,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委。1949年2月改为第一野战军。曾发动延安保卫战等战役,解放了西北全境。1949年11月与西北军区合并,次年5月第一野战军番号被撤销。
- 208、东北抗日义勇军:“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抗日武装的统称。在中国共产党抗日主张的影响下,东北人民和国民党军队部分爱国官兵,组成了名为义勇军、救国军、自卫军等数百支抗日武装,在东北地区开展游击战争,给日本侵略军以沉重打击。但因缺乏统一领导和各部队间缺乏相互支援,至年春大部溃散。其中一部分,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的组成部分。
- 209、东军: 1.东进之师。 2.两军对垒时,在东面的军队。
- 210、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 词语解释⒈ 1933年5月,冯玉祥等与共产党人合作组成的抗日队伍。1933年春,日本侵略军攻占热河,向河北、察哈尔进犯。5月,原西北军将领冯玉祥、吉鸿昌(共产党员)、方振武等以部分西北军旧部为基础,在张家口成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冯玉祥任总司令。同盟军抗击日伪军进犯,先后收复不少失地,部队从几千人发展到十余万人。8月,在蒋介石的破坏和威胁下,冯玉祥离开张家口,吉鸿昌、方振武等宣布成立抗日讨贼军,继续在热河、长城一带抗击日伪军和国民党军的夹攻,至9月底失败。
- 211、巴顿将军: 词语解释⒈ 美国故事片。20世纪福斯影片公司1970年摄制。弗兰克林·s·沙夫纳导演,乔治·c·斯科特主演。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美盟军在北非战场与德军隆美尔兵团作战时遭到惨败。美国当局任命“暴戾的军神”巴顿将军出任第二特种部队司令官,他狠抓军纪和军训,终于打败了隆美尔的非洲兵团,建立赫赫战功。
- 212、八路军: 八路军bālùjūn (1) 解放军的前身,系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抗战的主力军 英 Eight Route Army
- 213、败军: 败军bàijūn (1) 军队打了败仗 例 败军而回 英 have the army defeated (2) 战败的军队 例 败军之旅 英 defeated army
- 214、边防军: 边防军biānfángjūn (1) 驻守在边境地区的军队 英 frontier force;border-guard forces
- 215、别张一军: 词语解释⒈ 张:设立;军:军队。另外建立一支军队。也比喻另外开辟新的领域。
- 216、矮子队里选将军:矮子队里选将军,读音ǎi zi duì lǐ xuǎn jiāng jūn,汉语词语,意思是指勉强挑选。
- 217、王军: 天子的军队。
- 218、外军:指在外作战的军队。
- 219、台军:六朝时对官军的称谓。
- 220、南军:西汉禁卫军有南军北军之分,南军守卫未央宫,由卫尉统领。因未央宫在长安城内的南面,故称。南方的军队。 特指南朝的军队。 指军队中之南路军。
- 221、空军: 空军kōngjūn (1) 武装力量军兵种之一,一般与陆海军平行,有的国家隶属于陆海军,主要任务是控制制空权,支援地面海面部队作战,破坏敌人交通线及其他战略纵深目标 英 air force
- 222、军校: 军校jūn xiào 1. 训练军官的军事学校。 例 黄埔军校。 英 military academy; 2. 学生们在这里将习惯穿制服和以后的军事工作的预备学校。
- 223、军刀: 军刀jūndāo (1) 旧时军人用的长刀 英 soldier’s sword saber
- 224、军装: 军装jūnzhuāng (1) 军队的制服 例 使士兵穿黄卡叽军装 英 army uniform
- 225、军工: 军工jūngōng (1) 军火工业 英 war industry (2) 军事工程 英 military project
- 拼音jūn
- 注音ㄐㄩㄣ
- 笔划6
- 繁体軍
- 五笔PLJ
- 五行木
基本释义
动词(1) (会意。金文字形,从车,从勹(bāo,包裹)。表示用车子打包围圈的意思。古代打仗主要靠车战,驻扎时,用战车围起来形成营垒,以防敌人袭击。本义:围成营垒)(2) 同本义军,圜围也。——《说文》军,围也。——《广雅》军于庐柳。——《国语·晋语》(3) 注:“犹屯兵粮储也。”疏而不可蹙,数而不可军者,在于慎。——《银雀山汉墓竹简》(4) 攻杀凡盗贼军,乡邑及家人,杀之无罪。——《周礼》(5) 指挥作战祝聃射中王肩,王亦能军。——《左传·桓公五年》建德不能军,以百余骑走 饶阳。 饶阳无备,因取之。——《新唐书》(6) 驻扎 。如:军屯(指驻屯的军队)(7) 从军越国女,尚耍白猿,教俺替爷军。—— 明· 徐渭《雌木兰》名词(1) 军队击破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虽入军无忿争之心。——《韩非子·解老》亮身率诸军攻 祁山。——《三国志·诸葛亮传》两军人马杂遝。——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英法联军。——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敌军已近寨。军中发枪之号。(2) 又如:军变(军队哗变);军流(充军流放);军律(军法,军纪);军门(军中长官、总督、将帅等;营门;衙署)(3) 军队的编制单位 。古代以军为军队中最大的编制单位。春秋时各大国多设上、中、下三军,历代沿用其名,人数多少不一五旅为师,五师为军。——《周礼·小司徒》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周礼·夏官·序官》万人为一军。——《国语·齐语》。注:“齐制也。”全军为上。——《孙子·谋攻》破军次之。(4) 又如:歼敌一个军;军主(主一军,一军的主帅);军副(一军之副将)(5) 兵种,军事组织的一个部分 。如:海军;空军;陆军;青年军;军仗(持兵器的仪仗护卫)(6) 士兵军皆殊死战。——《史记·淮阴侯列传》(7) 明初实行卫所制度,其士兵的正式名称为“军”。如:军众(士卒);军健(兵卒);军健(士兵);军牢(士兵,军卒);军班子弟(宋时仪卫军金枪班成员的后代);军丁(兵卒;士兵)(8) 部队中的官兵。一个有组织的战斗部队的成员。如:军分(配给军人的衣食用品)(9) 营房,军营 。如:军壁(军营周围的营墙的防御工事);军垒(有营墙的军营);军阵(军营);军门(军营的门)(10) 中国宋代行政区划名。与府、州、监同属于路奉化军节度。—— 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今为宋江军。(11) 唐于设兵戍守之地 ,设置“军”、“守捉”、“镇”、“戍”等。安史之乱后,内地也设“军”。如汴州设宣武军。“军”与“守捉”的将领称使;“镇”与“戍”的将领称镇将(12) 阵地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唐· 高适《燕歌行》 [查看更多]
J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