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冰的词语

  • 26、心静如冰:比喻冷静,心情不易波动激动。
  • 27、千里冰封:形容冰天雪地,一眼望去,一片白茫茫的。
  • 28、以狸致鼠、以冰致绳: 《吕氏春秋·功名》:“以狸致鼠,以冰致绳,虽工不能。”
  • 29、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表面意义是冰冻了三尺,并不是一天的寒冷所能达到的效果。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的。任何事的发生都有其潜在的,长期存在的因素,不是突然之间就可以形成的。
  • 30、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论语·第八章·泰伯篇》 出自《诗经·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易经 坤卦 初六 履霜,坚冰至。ll
  • 31、以狸致鼠,以冰致绳:用猫招引老鼠,用冰作绳索。比喻事情不能成功。
  • 32、作冰: 旧称做媒人。
  • 33、艳如桃李,冷若冰霜: 词语解释⒈  形容女子容貌艳丽而态度严肃。
  • 34、一条冰: 词语解释⒈  宋晁载之《续谈助》卷三引《圣宋掇遗》:陈彭年在翰林,所兼十余职,皆文翰清秘之目,时人谓其署衔为一条冰。意谓官职清贵。
  • 35、阳冰:结于水面之冰。
  • 36、饮冰室合集: 词语解释⒈  别集名。近代梁启超著。一百四十八卷。分文集、专集两部分,以时代先后排列。有1936年上海中华书局排印本。
  • 37、饮冰内热: 形容十分惶恐焦灼。语本《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成玄英疏:“诸梁晨朝受诏,暮夕饮冰,足明怖惧忧愁,内心熏灼。”
  • 38、玉冰: 玉和冰。比喻洁白。 比喻清澈的水。
  • 39、鱼上冰:语出《礼记.月令》:"﹝孟春之月﹞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鸿雁来。"郑玄注:"皆记时候也。"孔颖达疏:"鱼当盛寒之时,伏于水下,逐其温暖,至正月阳气既上,鱼游于水上,近于冰,故云鱼上冰也。"后因以"鱼上冰"代称正月早春时令。
  • 40、雨木冰: 1.谓天气过冷﹐雨水降在树上随即结冻成冰。
  • 41、语冰:谈论冰。是见识为时地所限意的意思。
  • 42、陨冰: 词语解释⒈  从行星际空间陨落地面的冰块。落地不久即溶化成水。是一种罕见的天象,至今被证认的记录仅三次:1955年8月30日陨落在美国威斯康星州卡什顿城附近的陨冰,重约3千克;1963年8月27日陨落在俄罗斯莫斯科附近的陨冰,重约5千克;1983年4月11日陨落在中国江苏省无锡市区的陨冰,重约5陨冰9千克。
  • 43、夏虫不可以语冰:比喻时间局限人的见识,也比喻人的见识短浅,不懂大道理。
  • 44、心冰:佛教语。喻被束缚的迷心。
  • 45、雪冰: 词语解释雪冰[ xuě bīng ]⒈  (如冰川中)由雪的聚结形成的冰。英snow ice;⒉  由于半融化的雪或冰的冻结而形成的白色多孔的冰。引证解释⒈  雪与冰。借指寒气。⒉  喻真情。引清 陈济生 《怀友》诗:“中原避地餘瓢笠,玄夜怀人寄雪冰。”
  • 46、雪海冰山:形容冰雪漫天盖地,天气极其寒冷。
  • 47、条冰: 比喻清贵的官职。
  • 48、沈雁冰: 词语解释⒈  即“茅盾”。
  • 49、深渊薄冰:意思是面对着深渊,脚踩着薄冰,比喻处境危险,心存戒惧
  • 50、日出冰消:意思是一下子消失了。出自《新编五代史评话·晋史》。
  • 拼音bīng
  • 注音ㄅㄧㄥ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UIY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会意。从仌,从水。金文作“仌”。金文字形表示水凝成冰后,体积增大,表面上涨(上拱)形。《说文》:“冻也,象水凝之形”。小篆繁化,增加“水”变成。从“仌”从“水”的会意字,于是“仌”就专用作部首。本义:水冻结而成的固体)(2) 同本义冰,水坚也。——《说文》履霜坚冰至。——《易·坤》迨冰未泮。——《诗·邶风·匏有苦叶》冰者,阴之盛而水滞者也。——《汉书·五行志》冰,水为之。——《荀子·劝学》冰解而冻释。——《管子·五行》公徒释甲,执冰而踞。——《左传·昭公二十五年》(3) 又如:冰扳(冰镇);冰麝(冰片与麝香);冰清水冷(像冰和水一样的清冷);冰前刮雪(喻雪上加霜之事);冰玉自信(自知冰清玉洁,并无苟且之事);冰轮(比喻月亮)(4) 冰人,即媒人 。如:冰议(指嫁娶之事);冰语(媒人的话);冰斧(媒人);冰媒(媒人)(5) 姓动词(1) 结冰,冻结水始冰,地始冻。——《礼记·月令》(2) 把东西和冰或冷水放在一起使变凉 。如:把两瓶汽水冰一冰(3) 使感到极冷风月冰人别是乡。——杨万里《六月二十四日病起喜雨闻莺》(4) 又如:这水冰手形容词(1) 冷,凉 。如:冰食(冷食);冰甃(指寒凉的水井);冰澈(寒凉清澈)(2) 结晶成固体的,成结晶形的 。如:冰糖(3) 清白,晶莹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4) 又如:冰操(廉洁的操行)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