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冰的词语

  • 426、冰溜柱:冰溜。
  • 427、冰楞:亦作"冰棱"。
  • 428、冰鳞:冰下的鱼。亦泛指鱼。
  • 429、冰池:结冰的池塘。
  • 430、冰锷:锋利明亮的刀刃。
  • 431、冰肤:谓皮肤洁白滑润。
  • 432、冰谷: 1.冰冻的山谷。 2.《诗.小雅.小宛》:"惴惴小心,如临于谷。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后用"冰谷"比喻危险的境地。
  • 433、冰合:冰封。
  • 434、冰光:雪白光亮。
  • 435、冰操:高尚纯洁的操守。
  • 436、冰川运动: 指冰川的移动。运动速度极为缓慢,一般为每年前进几十米至一二百米。中国西藏东南冰川运动速度较快,每年可达300米左右。大陆冰川边缘伸出的巨大冰舌,断裂后进入海洋成为飘移的冰山。
  • 437、冰籁:指声音清幽的洞箫。
  • 438、冰蘖: 1.亦作"冰蘗"。 2.冰檗。喻寒苦而有操守。
  • 439、冰井台:古台名。建安十八年魏武帝建于邺城西北。
  • 440、冰解壤分:冰冻消融,土壤分解。比喻障碍消除。
  • 441、冰期:即冰川期。
  • 442、冰瀑:水流到低于零摄氏度的地表后与岩石冻结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
  • 443、冰团:形容月亮洁白明亮如浑圆之冰。
  • 444、冰兔:神话传说谓月中有白兔,故以"冰兔"代称月亮。
  • 445、冰上游戏: 民间体育活动。利用自制器材,在人工或天然的冰雪场上进行的游戏。有冰陀螺、冰橇、冰滑子、冰趟子、冰上舞狮子、冰爬犁、雪地冰球、冰上驶帆等。
  • 446、冰炭不同炉:比喻两种对立的事物不能同处。
  • 447、冰台:冰人。
  • 448、冰甃:指寒凉的水井。
  • 449、冰渊:《诗.小雅.小旻》:"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后遂以"冰渊"喻指处境危险。
  • 450、冰誉:清白廉洁的声誉。
  • 拼音bīng
  • 注音ㄅㄧㄥ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UIY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会意。从仌,从水。金文作“仌”。金文字形表示水凝成冰后,体积增大,表面上涨(上拱)形。《说文》:“冻也,象水凝之形”。小篆繁化,增加“水”变成。从“仌”从“水”的会意字,于是“仌”就专用作部首。本义:水冻结而成的固体)(2) 同本义冰,水坚也。——《说文》履霜坚冰至。——《易·坤》迨冰未泮。——《诗·邶风·匏有苦叶》冰者,阴之盛而水滞者也。——《汉书·五行志》冰,水为之。——《荀子·劝学》冰解而冻释。——《管子·五行》公徒释甲,执冰而踞。——《左传·昭公二十五年》(3) 又如:冰扳(冰镇);冰麝(冰片与麝香);冰清水冷(像冰和水一样的清冷);冰前刮雪(喻雪上加霜之事);冰玉自信(自知冰清玉洁,并无苟且之事);冰轮(比喻月亮)(4) 冰人,即媒人 。如:冰议(指嫁娶之事);冰语(媒人的话);冰斧(媒人);冰媒(媒人)(5) 姓动词(1) 结冰,冻结水始冰,地始冻。——《礼记·月令》(2) 把东西和冰或冷水放在一起使变凉 。如:把两瓶汽水冰一冰(3) 使感到极冷风月冰人别是乡。——杨万里《六月二十四日病起喜雨闻莺》(4) 又如:这水冰手形容词(1) 冷,凉 。如:冰食(冷食);冰甃(指寒凉的水井);冰澈(寒凉清澈)(2) 结晶成固体的,成结晶形的 。如:冰糖(3) 清白,晶莹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4) 又如:冰操(廉洁的操行)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