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冰的词语

  • 476、冰舞:亦作"冰上舞蹈"。
  • 477、冰消云散: 亦作“冰销雾散”。
  • 478、冰炭不相容:冰块和炭火不能互相容纳。比喻互相对立的两种事物不能并存。也作“冰炭不容”、“冰炭不同器”。
  • 479、冰糖葫芦: 冰糖葫芦bīngtáng húlu (1) 一种食品,用竹签将山楂或海棠等串在一起,外面蘸上熔化的冰糖而成 英 icefrozen sweetmeats;candied haws pierced together on a stick
  • 480、冰槊:闪烁着寒光的长矛。
  • 481、冰叟:犹冰翁。
  • 482、冰上人:冰人。
  • 483、冰盆:冰盘。
  • 484、冰清玉粹: 冰清玉粹bīng qīng yù cuì (1) 像冰一样清明,玉一样纯洁。比喻人品高尚、纯洁,做事光明磊落 英 be pure like jade and clear like ice;be pure-minded
  • 485、冰茧:冰蚕所结的茧。常用作普通蚕茧的美称。
  • 486、冰景: 冰景bīngjǐng (1) 由冰组成的风景,特指南北极风景 英 icescape (2) 用冰做原料的造型艺术品,如冰灯、冰花、冰盆景等 英 plastic arts of ice
  • 487、冰洁玉清: 冰洁玉清bīng jié yù qīng (1) 像冰一样清明,玉一样纯洁。比喻人品高尚、纯洁,做事光明磊落 英 be pure like jade and clear like ice;be pure-minded
  • 488、冰荡:结冰的水坑。
  • 489、冰骨: 1.洁白纯净的骨架。用以喻漂洗素色织物的架子。 2.指水面凝成的长而薄的冰片。
  • 490、冰茶: 冰茶bīngchá (1) 冰过的茶 英 ice tea
  • 491、冰厨:夏季供备饮食的处所。
  • 492、冰清水冷:指冷冷清清。《何典》第四回:“初时还有些和尚道士,在家中闹弗清楚,到也不甚觉着。及到断了七,出过棺材,诸事停当,弄得家里冰清水冷。”
  • 493、冰凘: 1.亦作"冰澌"。 2.解冻时流动的冰。 3.冰棱。
  • 494、冰绡:透明如冰,洁白如雪的丝织品。
  • 495、冰销雾散: 见“冰消雾散 ”。
  • 496、冰消: 1.亦作"冰销"。 2.冰冻消融。 3.比喻事物消释涣解。
  • 497、冰霰:下雪前或下雪时降落的白色小冰粒。
  • 498、冰消瓦解: 冰消瓦解bīngxiāo-wǎjiě (1) 冰消融了,瓦全部破碎。比喻事物的消释或崩溃 英 dissolve like ice and break like tiles
  • 499、冰澌:亦作'冰凘'。
  • 500、冰澈:寒凉清澈。
  • 拼音bīng
  • 注音ㄅㄧㄥ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UIY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会意。从仌,从水。金文作“仌”。金文字形表示水凝成冰后,体积增大,表面上涨(上拱)形。《说文》:“冻也,象水凝之形”。小篆繁化,增加“水”变成。从“仌”从“水”的会意字,于是“仌”就专用作部首。本义:水冻结而成的固体)(2) 同本义冰,水坚也。——《说文》履霜坚冰至。——《易·坤》迨冰未泮。——《诗·邶风·匏有苦叶》冰者,阴之盛而水滞者也。——《汉书·五行志》冰,水为之。——《荀子·劝学》冰解而冻释。——《管子·五行》公徒释甲,执冰而踞。——《左传·昭公二十五年》(3) 又如:冰扳(冰镇);冰麝(冰片与麝香);冰清水冷(像冰和水一样的清冷);冰前刮雪(喻雪上加霜之事);冰玉自信(自知冰清玉洁,并无苟且之事);冰轮(比喻月亮)(4) 冰人,即媒人 。如:冰议(指嫁娶之事);冰语(媒人的话);冰斧(媒人);冰媒(媒人)(5) 姓动词(1) 结冰,冻结水始冰,地始冻。——《礼记·月令》(2) 把东西和冰或冷水放在一起使变凉 。如:把两瓶汽水冰一冰(3) 使感到极冷风月冰人别是乡。——杨万里《六月二十四日病起喜雨闻莺》(4) 又如:这水冰手形容词(1) 冷,凉 。如:冰食(冷食);冰甃(指寒凉的水井);冰澈(寒凉清澈)(2) 结晶成固体的,成结晶形的 。如:冰糖(3) 清白,晶莹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4) 又如:冰操(廉洁的操行)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