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冰的词语

  • 76、冰镐:  凿冰用的工具,多用于攀登冰峰。
  • 77、冰雕玉琢:雕玉:用玉雕成,形容华美、工巧;双联:律诗中相对偶的两句。形容属对极为精巧。
  • 78、玉琢冰雕:雕玉:用玉雕成,形容华美、工巧;双联:律诗中相对偶的两句。形容属对极为精巧。
  • 79、冰柜:  电冰柜的简称。
  • 80、红冰: 1.喻泪水。形容感怀之深。 2.喻血汗。
  • 81、挟冰求温:夹着冰块以求温暖,抱着火炭希望能凉快。比喻行动与目的相违背,必然徒劳无功。
  • 82、饮冰: 形容十分惶恐焦灼。语本《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 谓受命从政,为国忧心。 谓清苦廉洁。
  • 83、叶散冰离:比喻事物消散离失。
  • 84、遛冰:指滑冰、滑旱冰。
  • 85、冰点价: 冰点价的意思就是商品价格已经降到最低、不能再低的意思。
  • 86、冰缘地区:无冰川而寒冷气候影响用地区
  • 87、乾冰: 干冰gānbīng (1) 固态的二氧化碳,通常呈块状,在-78.5°C下吸热升华成气态,主要用作冷冻剂(如制冰淇淋)和冷却剂 英 dry ice
  • 88、火上弄冰: 亦作“火上弄冰凌”。亦作“火上弄冬凌”。亦作“火上弄冻凌”。 喻事之易成。 喻易于败亡。亦作:火上弄冰凌火上弄冬凌火上弄冻凌
  • 89、钻冰取火:比喻做事方法、方向不对,不可能有成效。也作“钻冰取火”。
  • 90、钻冰求火:比喻做事方法、方向不对,不可能有成效。也作“钻冰取火”。
  • 91、钻火得冰:比喻完全不可能。
  • 92、走花溜冰:比喻吹牛,说大话。
  • 93、玉骨冰姿:像冰一样的肌肤,像玉一样的骨骼。形容女子洁美的体肤。
  • 94、斲冰: 1.亦作"斵冰"。 2.击冰;斫冰。 3.谓击水。形容在空明澄澈的水光中打桨。
  • 95、壮冰:坚实的冰。
  • 96、冰柱雪车:唐朝名士刘叉结识韩愈后作的两首好诗的名称。泛指好诗
  • 97、冰柱女: 冰柱女(つららおんな),日本流传的“冰柱女”传说讲的是化为人形的冰柱妖怪的故事,虽然性格与另一种高危险性妖怪“雪女”并不相同,但二者还是经常被混淆。
  • 98、雕冰画脂:雕:雕刻;脂:油脂,特指已凝固的油脂。在冰上雕刻花纹,在凝固的油脂上作画,一旦融化,则都化为乌有。
  • 99、曲冰遗址:首次在高山地区挖掘到史前时代的遗址。
  • 100、冰镇: 冰镇bīngzhèn (1) 把食物、饮料等和冰放在一起使凉 例 冰镇啤酒 英 iced
  • 拼音bīng
  • 注音ㄅㄧㄥ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UIY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会意。从仌,从水。金文作“仌”。金文字形表示水凝成冰后,体积增大,表面上涨(上拱)形。《说文》:“冻也,象水凝之形”。小篆繁化,增加“水”变成。从“仌”从“水”的会意字,于是“仌”就专用作部首。本义:水冻结而成的固体)(2) 同本义冰,水坚也。——《说文》履霜坚冰至。——《易·坤》迨冰未泮。——《诗·邶风·匏有苦叶》冰者,阴之盛而水滞者也。——《汉书·五行志》冰,水为之。——《荀子·劝学》冰解而冻释。——《管子·五行》公徒释甲,执冰而踞。——《左传·昭公二十五年》(3) 又如:冰扳(冰镇);冰麝(冰片与麝香);冰清水冷(像冰和水一样的清冷);冰前刮雪(喻雪上加霜之事);冰玉自信(自知冰清玉洁,并无苟且之事);冰轮(比喻月亮)(4) 冰人,即媒人 。如:冰议(指嫁娶之事);冰语(媒人的话);冰斧(媒人);冰媒(媒人)(5) 姓动词(1) 结冰,冻结水始冰,地始冻。——《礼记·月令》(2) 把东西和冰或冷水放在一起使变凉 。如:把两瓶汽水冰一冰(3) 使感到极冷风月冰人别是乡。——杨万里《六月二十四日病起喜雨闻莺》(4) 又如:这水冰手形容词(1) 冷,凉 。如:冰食(冷食);冰甃(指寒凉的水井);冰澈(寒凉清澈)(2) 结晶成固体的,成结晶形的 。如:冰糖(3) 清白,晶莹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4) 又如:冰操(廉洁的操行)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