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冰的词语

  • 226、冰凊玉洁: 像冰那样清澈透明,像玉那样洁白无瑕。比喻人的操行清白(多用于女子)。干净、清澈、清明。洁:洁净、纯洁。也常用作形容人品高尚、德行高洁。
  • 227、玉清冰洁:犹玉洁冰清。
  • 228、玉洁冰清: 玉洁冰清yùjié-bīngqīng (1) 比喻品格高尚纯洁。也说“冰清玉洁” 例 若要误犯天条招伏状,怎到的玉洁冰清白雪神。——元·吴昌龄《张天师》 英 be pure and hoble;as pure as jade and clean as ice
  • 229、水洁冰清:洁:洁白。清:清净。指像冰和水一样洁白清净。形容人的品格高洁或文笔雅致。
  • 230、雪窖冰天:形容天气酷寒或酷寒之地。
  • 231、践冰履炭:践:踩;履:踏。踩冰踏炭。形容寒热同感,休戚与共
  • 232、践冰:犹履冰。比喻处于险境。语本《诗.小雅.小旻》:"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 233、煎水作冰:煮水成冰。比喻徒劳无功或不可能的事。
  • 234、阴凝冰坚:阴气始凝结而为霜﹐渐积聚乃成坚冰。语本《易.坤》﹕'履霜坚冰﹐阴始凝也。'喻小人渐渐得势﹐地位渐趋稳固。
  • 235、履霜坚冰: 《易•坤》:“初六,履霜坚冰至。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后以“履霜坚冰”比喻事态逐渐发展,将有严重后果。
  • 236、心如坚冰:表示人的内心很坚定,犹如坚硬的冰一样,不会融化。
  • 237、阴凝坚冰:阴气始凝结而为霜,渐积聚乃成坚冰。比喻小人渐渐得势,地位渐趋稳固。
  • 238、坚冰: 《易•坤》:“初六,履霜坚冰至。像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 239、玉骨冰肌: 形容女子苗条的身段和洁白光润的肌肤。
  • 240、冰肌玉骨: 冰肌玉骨bīngjī-yùgǔ (1) 用于赞美妇女的皮肤光洁如玉,形体高洁脱俗 英 white and smooth (2) 形容雪中梅花的超逸之态 英 noble and unsullied
  • 241、积冰: 积冰jībīng (1) 长年累积不化的冰 英 ice accretion
  • 242、鳇冰:鳇鱼的软骨。脆软可食。
  • 243、焕然冰释: 像冰遇热消融一般。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
  • 244、涣然冰消:涣然冰消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huàn rán bīng xiāo。
  • 245、涣若冰释:犹言涣然冰释。
  • 246、涣若冰消:犹言涣然冰释。
  • 247、涣如冰释:犹言涣然冰释。
  • 248、涣然冰释: 像冰冻遇热似的一下子消融。多喻疑团、困难等很快消除。语出《老子》:“涣兮若冰之将释。”
  • 249、怀冰: 1.比喻高洁。 2.形容寒冷。 3.引申为懔栗戒惧。
  • 250、画脂镂冰:在油脂上作画,在冰上雕刻,油脂与冰块一旦融化,痕迹全无。比喻徒劳无功。
  • 拼音bīng
  • 注音ㄅㄧㄥ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UIY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会意。从仌,从水。金文作“仌”。金文字形表示水凝成冰后,体积增大,表面上涨(上拱)形。《说文》:“冻也,象水凝之形”。小篆繁化,增加“水”变成。从“仌”从“水”的会意字,于是“仌”就专用作部首。本义:水冻结而成的固体)(2) 同本义冰,水坚也。——《说文》履霜坚冰至。——《易·坤》迨冰未泮。——《诗·邶风·匏有苦叶》冰者,阴之盛而水滞者也。——《汉书·五行志》冰,水为之。——《荀子·劝学》冰解而冻释。——《管子·五行》公徒释甲,执冰而踞。——《左传·昭公二十五年》(3) 又如:冰扳(冰镇);冰麝(冰片与麝香);冰清水冷(像冰和水一样的清冷);冰前刮雪(喻雪上加霜之事);冰玉自信(自知冰清玉洁,并无苟且之事);冰轮(比喻月亮)(4) 冰人,即媒人 。如:冰议(指嫁娶之事);冰语(媒人的话);冰斧(媒人);冰媒(媒人)(5) 姓动词(1) 结冰,冻结水始冰,地始冻。——《礼记·月令》(2) 把东西和冰或冷水放在一起使变凉 。如:把两瓶汽水冰一冰(3) 使感到极冷风月冰人别是乡。——杨万里《六月二十四日病起喜雨闻莺》(4) 又如:这水冰手形容词(1) 冷,凉 。如:冰食(冷食);冰甃(指寒凉的水井);冰澈(寒凉清澈)(2) 结晶成固体的,成结晶形的 。如:冰糖(3) 清白,晶莹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4) 又如:冰操(廉洁的操行)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