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函的词语
- 176、函索: 函索hánsuǒ (1) 通过信函索要 例 欲知详情,悉请函索 英 demand by communication
- 177、函件: 函件hánjiàn (1) 信件 例 收到一封紧急函件 英 letters
- 178、函请:用书信请求或邀请。
- 179、函思:犹含义,文思。
- 180、函夏:后以'函夏'指全国。
- 181、函封:用匣子盛而封之。
- 182、函商:通过书信商量。
- 183、函括:包含,包括。
- 184、函授学校:以通信为主要教学方式的学校。教学方法以自学函授教材为主,定期由函授学校给予辅导和考核,有时也进行短期的集中面授或就地委托辅导。函授学校导源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英国的大学推广运动。八十年代后各国始设函授学校。我国解放后为适应广泛的科学文化技术和业务学习的需要,也设立了各级各类的函授学校,如函授大学等。
- 185、函谷关: 关名。古关为战国·秦置,在今河南·灵宝县境。因其路在谷中,深险如函,故名。
- 186、函盖乾坤:佛教语。《五灯会元.云门偃禅师法嗣.德山缘密禅师》:"我有三句语示汝诸人:一句函盖乾坤,一句截断众流,一句随波逐浪。"原谓泯合无间。后指言语诗文契理或一心专志而绝无杂念。
- 187、函盖: 包含;概括。
- 188、函受:犹容纳;包容。
- 189、函數: 函数hánshù (1) 彼此相关的两个量之一,他们的关系是一个量的诸值与另外一个量的诸值相对应 英 function
- 190、函调:1.通过书信方式进行调动。 2.用书信方式进行调查。
- 191、函宇:谓宇内,四海之内。
- 192、函丈: 亦作“函杖”。 《礼记•曲礼上》:“若非饮食之客,则布席,席间函丈。” 对前辈学者或老师的敬称。
- 193、函授: 函授hánshòu (1) 以通信辅导为主、面授为辅的教学方式 例 函授学校 英 teach by correspondence
- 194、函匦:匣子。
- 195、匦函: 1.朝廷接受臣民投书的匣子。始置于唐。 2.亦称上呈朝廷的书信﹑奏章。
- 196、函管:埋设在地下的管道。
- 197、棺函: 1.棺材。
- 198、信函股票: 未在证券监管机构注册的股票。
- 199、崤函之固:比喻地势十分险要。
- 200、函购: 函购hángòu (1) 通过书信购买 例 函购部 英 mail order;purchase by mail
- 拼音hán
- 注音ㄏㄢˊ
- 笔划8
- 繁体函
- 五笔BIBK
- 五行水
基本释义
名词(1) (象形。今隶误作函。本义:舌)(2) 同本义圅,舌也。——《说文》若合而函吾中。——《国语·楚语》。注:“入也。”按,如舌之在口中也。口上曰臄,口下曰圅。——《通俗文》噱,圅舌也。——《广雅·释亲》(3) 盛物的匣子、套子函封之。——《战国策·燕策》函封。买五人之脰而函之。——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4) 又如:剑函;镜函(5) 传达消息或指示的信件(古代寄信用木函) 。如:函仪(信件礼物);函章(信件公文);函片(信件);函札(书信)(6) 邮政 。如:函购(7) 信封发函伸纸,…。——《文选·吴质·答东阿王书》(8) 铠甲函,铠也。——《广雅》(9) 又如:函人(制造铠甲的工人)动词(1) 包含;容纳席间函丈。——《礼记·曲礼》。注:“容也。”夫函牛之鼎沸。——《淮南子·诠言》。注:“受一牛之鼎也。”以函夏之大汉兮。——《汉书·扬雄传》。注:“包容也。”函之如海。——《汉书·叙传》。注:“读与含同。”臣蜯函珠。——张衡《南都赋》(2) 又如:函夏(包函诸夏。意指中国全部);函括(包含,包括);函盖(包含;概括)(3) 容纳 。如:函牛(谓能容纳一头牛,指大鼎);函受(犹容纳;包容);函育(容纳化育);函席(谓能容一席的小地方)(4) 用匣子或封套装盛函梁君臣之首。—— 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5) 又如:函匣(谓置物于匣中);函封(用匣子盛而封之);函首(用匣子装盛人头)(6) 致函;去信 。如:函请(用书信请求或邀请);函调(通过书信方式进行调动;用书信方式进行调查);函邀(用书信方式进行邀请)(7) 陷入若合而函吾中,吾上下必败其左右。——《国语·楚语上》形容词(1) 宽阔伊兹都之函宏。——左思《吴都赋》。注:“宽大也。”(2) 又如:函弘(广大。弘,或作宏) [查看更多]
H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