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初的词语

  • 1、张静初恋情曝光:近期,女神张静初被拍到与一成熟男子在家门口亲密接吻的镜头,随后两人携手进入别墅,看来张静初是找到了心中所属。
  • 2、音初:“夏后氏孔甲田于东阳萯山。
  • 3、元初:  当初;原先。
  • 4、若初:形容对最初事物的念念不忘。
  • 5、期初:刚开始的阶段。
  • 6、与君初相识: 《与君初相识》是由朱锐斌、古志威、蓝志伟执导,迪丽热巴、任嘉伦领衔主演,肖顺尧、郭晓婷、范桢、此沙、王子腾、王东主演,海一天、胡意旋特别出演,童蕾友情出演的古装神话剧 。
  • 7、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六
  • 8、初心如雪:忧愁得像有东西在捣心一样。形容十分焦急。语本《诗.小雅.小弁》:'我心忧伤,惄焉如捣。'
  • 9、初梦:初梦,从生理结构上讲,乃为人生第一次做梦。
  • 10、初试牛刀:亦作'牛刀割鸡'。比喻大材小用。
  • 11、有初鲜终:鲜:少。有开始却很少有结尾。指有始无终。
  • 12、初心不负:贼心不死 zéixīn-bùsǐ[refuse to give up one’s evil designs ] 比喻坏主意还没有打消
  • 13、二月初二:二月初二,旧称土地诞辰。是一个古老的中国传统节日。这一天大家食油煎年糕,称“撑腰糕”,以示即将开始农事,需强健身体之意。海宁一带称此日为“萝卜生日”。农历二月初二,中国民间传说,每逢这天,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这天又叫“春龙节”。我国北方广泛地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
  • 14、二月初二:二月初二,旧称土地诞辰。是一个古老的中国传统节日。这一天大家食油煎年糕,称“撑腰糕”,以示即将开始农事,需强健身体之意。海宁一带称此日为“萝卜生日”。农历二月初二,中国民间传说,每逢这天,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这天又叫“春龙节”。我国北方广泛地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
  • 15、既有今日,何必当初: 既然现在后悔,当初为什么要那样做?。
  • 16、你做初一我做十五: 起初表示一个男人对其妻子的充沛感情,流传至今,此句话引申为你这样做,那我也这样做的意思。
  • 17、早知今日,悔不当初: ........后谓悔恨以前所作之非。
  • 18、人生若只如初见:么一切还是停留在初次见面的时候为好
  • 19、饮湖上初晴后雨:诗篇名。北宋苏轼作。共二首,第二首尤为著名,全文为:“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诗中将晴、雨不同气候下的西湖比喻作不同妆饰的西子(西施),取譬生动自然,广为后人传诵。
  • 2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词语解释⒈  中国社会主义的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即不发达阶段。始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1956年,止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是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科学判断。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在这一阶段中,社会的主要矛盾已不是阶级斗争,而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因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这一阶段的基本任务。
  • 21、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词语解释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mǐ bù yǒu chū,xiǎn kè yǒu zhōng ]⒈  谓做事无不有个好的开端,但很少有坚持到底的。引证解释⒈  谓做事无不有个好的开端,但很少有坚持到底的。引《诗·大雅·荡》:“天生烝民,其命匪諶,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宋 王明清 《挥麈三录》卷一:“及长,式观史氏,眇覿昔人,特立独行以自著见者甚众,然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国语辞典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mǐ bù yǒu chū xiǎn kè yǒu zhōng ]⒈  凡事都有个开始,但经常不了了之,没个结果。语出后借此语以讽谕持志不终的人。引《诗经·大雅·荡》:「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晋书·卷五三·愍怀太子传》:「信惑奸邪,疏斥正士,好屠酤之贱役,耽苑囿之佚游,可谓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者也。」
  • 22、既有今日,何必当初: 词语解释既有今日,何必当初[ jì yǒu jīn rì,hé bì dāng chū ]⒈  既然有今日的如此结果,何必在当初那么做。用以感慨现今的不如意,而深悔过去的错误。例宝玉在身后面叹道:“既有今日,何必当初。”——《红楼梦》英if there must be today,then why should there have been other days; if I had known it would come to this,Iwould have acted differently; if it has to be like this now,it's a pity it was even like that in the beginning;国语辞典既有今日,何必当初[ jì yǒu jīn rì hé bì dāng chū ]⒈  既已落到今日如此地步,当初又何必那么做?多用以表示悔意或指责他人。引《红楼梦·第二八回》:「宝玉在身后面叹道:『既有今日,何必当初!』」
  • 23、教妇初来,教儿婴孩: 词语解释教妇初来,教儿婴孩[ jiào fù chū lái,jiào ér yīng hái ]⒈  谓施教应该及早。引证解释⒈  谓施教应该及早。引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教子》:“俗谚曰:‘教妇初来,教儿婴孩。’诚哉斯语!”
  • 24、躲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词语解释⒈  指躲避一时,但终究不能根本逃避。
  • 25、初级学院: 词语解释⒈  美国两年制短期大学。始于19世纪末。绝大多数由社区设立,少数由教会或私人设立。招收中学毕业生,课程为普通课程和技术课程,毕业后可从事职业或转入四年制大学的三年级。由于经费较低,不需寄宿,可吸收经济条件困难的学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等国也大量设立。
  • 拼音chū
  • 注音ㄔㄨ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PUVN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会意。从刀,从衣。合起来表示:用刀剪裁衣服是制衣服的起始。本义:起始,开端)(2) 同本义初,始也。裁者衣之始也。——《说文》初,舒也。——《广雅》。按,谓展帛以就裁。初吉终乱。——《易·既济》名曰初虑。——《易·书大传》我生之初。——《诗·王风·兔爰》初疾畏惊,见鬼之来。——《论衡·订鬼》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陶渊明《桃花源记》(3) 又如:初岁(年初);初枯(秋季里植物开始枯萎);初头(起初;开头);初化(变化之始);初末(始末)(4) 本原欲知学之力,贤愚同一初。——唐· 韩愈《符读书城南》(5) 姓形容词(1) 表示次序居第一 。如: 初度(生日);初鼓(一更);初入芦苇(比喻初入仕途);初民(上古时代的百姓)(2) 本,本来的 。如: 初愿;初志;初心(本意,最初的心意)副词(1) 往昔;当初初,郑武公娶于 申。——《左传·隐公元年》初,鲁肃闻 刘表卒,言于 孙权。——《资治通鉴·赤壁之战》(2) 表示时间、频率,相当于“才”、“刚刚”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用叶者取叶初长足时。——李渔《芙蕖》(3) 又如:初生(刚刚出生);初凉;初寒(4) 全;本来就受教三日,初不奉行。——《后汉书》前缀(1) 加在“一”至“十”的前面,表示农历一个月前十天的次序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 梁启超《谭嗣同传》(2) 又如:三月初一;五月初五;七月初十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