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别的词语

  • 26、职业类别: 职业类别是以工作性质的同一性为基本原则,对社会职业进行的系统划分与归类。
  • 27、三吏、三别: 杜甫的六首诗的简称。 分别指《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这些作品深刻写出了民间疾苦及在乱世之中身世飘荡的孤独,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不幸和困苦,表达了作者对倍受战祸摧残的老百姓的同情。
  • 28、小巧别致: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进入三层仪门,果见正房厢庑游廊,悉皆小巧别致,不似方才那边轩峻壮丽,且院中随处之树木山石皆在。”
  • 29、精巧别致: 小巧精致,精美别具风格。
  • 30、别无二心:一心一意。
  • 31、别有所图: 1.另外使用心力去谋害或暗算。
  • 32、别长安:深刻。
  • 33、别无所求: 形容除了眼前的要求之外,没有其他请求。
  • 34、别无所长:没有其他的长处。
  • 35、分别识: 第六意识。
  • 36、一别如雨:像雨落下以后不能再返回到云里一样。形容离别以后再难相见。
  • 37、别有深意:情意深切。
  • 38、天地之别: 高天与平地的区别。意思是说“差别之大”。
  • 39、天差地别:形容差别很大,相差甚远。
  • 40、别具一心: 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
  • 41、别具:慧:聪明,有才智。具有独到眼光,高明的见解。
  • 42、生死离别:生:让人活;死:处死;予:给予;夺:剥夺。形容反动统治者掌握生死、赏罚大权。
  • 43、爱别离: 指与亲爱的人、事、物离别。佛家指不由己与所爱之人之事离别之痛苦,亦指所爱之物破坏离散。是佛家七苦之一。还有同名小说、歌曲。
  • 44、十二经别:基础理论名词。指由十二正经分出的十二条“别行之正经”。
  • 45、七分别: 唯识家将心识之认知作用分为有相、无相、任运、寻求、伺察、染污、不染污等七种分别。
  • 46、一龙九种,种种有别: 明·杨慎《升庵外集》
  • 47、当着矮人,别説矮话: 谓当着人家的面,不要说有关他短处的话,以避影射之嫌。《红楼梦》第四六回:“俗语説,‘当着矮人,别説短话。’姑奶奶駡我,我不敢还言;这二位姑娘并没惹着你,小老婆长小老婆短,人家脸上怎么过得去?”一本作“当着矮人,别説矮话”。
  • 48、只此一家别无分店: 只此一家别无分店zhǐ cǐ yī jiā bié wú fēn diàn (1) 比喻一个人自我吹嘘,说自己的本领是独一无二的 英 the one and only store,no branch office—to have a monopoly
  • 49、只此一家,别无分店: 旧时商店招牌招揽生意的用语。意谓同类店铺仅有这一家。后泛指独自垄断或独一无二。
  • 50、作别: 作别zuòbié (1) 分手;告别 例 彼与此世界作别。——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英 bid farewell;say good-bye;take one's leave
  • 拼音bié,biè
  • 注音ㄅㄧㄝˊ,ㄅㄧㄝ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KLJH
  • 五行

基本释义

bié动词(1) (会意。从冎(guǎ),从刀。“冎”,《说文》:“剔人肉置其骨也。”“别”的小篆形体,是一个表示用刀剔骨头的会意字。本义:分解)(2) 同本义别,分解也。——《说文》桀之力,别觡伸钩。——《淮南子·主术训》(3) 又如:别割(分割);别产(分割家产;分家);别国(从一国分化而成的国家;现常指别的国家)(4) 分离;分开;分出岷山导 江,东别为 沱。——《书·禹贡》久之,颇晓其别蓍布卦意。——《汉书·张禹传》有别券者几何家?——《管子·问》。注:“别券,谓分契也。”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汉书·李广苏建传》(5) 又如:别疏(分离疏远);别宥(除去蒙蔽。指排除主观成见);别脚(破绽)(6) 区分;辨别知国之安危臧否,若别白黑。——《荀子·君道》我又欲与若别之。——《列子·杨朱》如丝体变为缕体,缕体即是丝体,有何别焉。——南朝梁· 范缜《神灭论》(7) 又如:鉴别(辨别);分门别类;别白(分别明白。明辨);别族(区别氏族)(8) 离别;告别余既不难夫难别兮。——屈原《离骚》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唐· 杜甫《石壕吏》自君别我后。——《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9) 又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10) 又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别”的时间长;“离”的时间短。)别君去兮何时还?——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11) 又如:告别(离别;告辞);话别(别离前在一块儿谈话);别情(离别之情);别绪(离别时的情感)(12) 送别何处可为别,长安青绮门。—— 唐· 李白《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13) 又如:别筵(送别的宴会);别敬(旧时送别时赠钱名目之一)(14) 用别针等把一样东西附着或固定在纸、布等上 。如:把玫瑰花别在衣服上;把表格别在一起(15) 扭、转过去老都管别了脸对众军道…——《水浒传》(16) 又如:别转(扭过去;掉转);别折(折断;拗折)形容词(1) 另外的,不同的诗有别趣,非关理也。——严羽《沧浪诗话》再眺山下,则日光晶晶,别一区宇也。——《徐霞客游记》(2) 又如:别驾(官名。指州刺吏的佐史。因随刺史出巡时另乘传车,故称)(3) 特殊的映日荷花别样红。——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4) 又如:别致(新奇,特别,不同寻常);别材(特殊的才能);别真(格外纯真);别趣(趋向各异)(5) 其他 。如:别兵(官名。别兵曹,掌“胡骑”、“越骑等别种族的兵);别请(佛教用语。即在众多的比丘中,特请一位比丘来供养)副词(1) 另外(古代没有“另”字,现代“另、另外”的意义在古书中常用“别”字来表示)宜别图之。——《资治通鉴》若欲见子敬,可别过之。——《资治通鉴》已别有旨。——《后汉书·班超梁慬传》是无难,别具本章。——清· 方苞《狱中杂记》(2) 又如:又当别论;别有心肠(别有心肝。别有肺肠。另有打算或企图);别置(另行安排);别婚(另娶)(3) 各;各自成树之后,树别下子一石。——贾思勰《齐民要术》死生别处,终始异居。——班固《白虎通》(4) 又如:别裁(分别裁定,决定取舍);别自(各自);别食(分别进食)(5) 表示劝阻或禁止 。如:别太悲伤;别自做主张(6) 表示揣测 。如:他今天不来上班,别是生病了(7) 另见biè|biè动词(1) (会意。从冎(guǎ),从刀。“冎”,《说文》:“剔人肉置其骨也。”“别”的小篆形体,是一个表示用刀剔骨头的会意字。本义:分解)(2) 同本义别,分解也。——《说文》桀之力,别觡伸钩。——《淮南子·主术训》(3) 又如:别割(分割);别产(分割家产;分家);别国(从一国分化而成的国家;现常指别的国家)(4) 分离;分开;分出岷山导 江,东别为 沱。——《书·禹贡》久之,颇晓其别蓍布卦意。——《汉书·张禹传》有别券者几何家?——《管子·问》。注:“别券,谓分契也。”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汉书·李广苏建传》(5) 又如:别疏(分离疏远);别宥(除去蒙蔽。指排除主观成见);别脚(破绽)(6) 区分;辨别知国之安危臧否,若别白黑。——《荀子·君道》我又欲与若别之。——《列子·杨朱》如丝体变为缕体,缕体即是丝体,有何别焉。——南朝梁· 范缜《神灭论》(7) 又如:鉴别(辨别);分门别类;别白(分别明白。明辨);别族(区别氏族)(8) 离别;告别余既不难夫难别兮。——屈原《离骚》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唐· 杜甫《石壕吏》自君别我后。——《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9) 又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10) 又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别”的时间长;“离”的时间短。)别君去兮何时还?——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11) 又如:告别(离别;告辞);话别(别离前在一块儿谈话);别情(离别之情);别绪(离别时的情感)(12) 送别何处可为别,长安青绮门。—— 唐· 李白《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13) 又如:别筵(送别的宴会);别敬(旧时送别时赠钱名目之一)(14) 用别针等把一样东西附着或固定在纸、布等上 。如:把玫瑰花别在衣服上;把表格别在一起(15) 扭、转过去老都管别了脸对众军道…——《水浒传》(16) 又如:别转(扭过去;掉转);别折(折断;拗折)形容词(1) 另外的,不同的诗有别趣,非关理也。——严羽《沧浪诗话》再眺山下,则日光晶晶,别一区宇也。——《徐霞客游记》(2) 又如:别驾(官名。指州刺吏的佐史。因随刺史出巡时另乘传车,故称)(3) 特殊的映日荷花别样红。——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4) 又如:别致(新奇,特别,不同寻常);别材(特殊的才能);别真(格外纯真);别趣(趋向各异)(5) 其他 。如:别兵(官名。别兵曹,掌“胡骑”、“越骑等别种族的兵);别请(佛教用语。即在众多的比丘中,特请一位比丘来供养)副词(1) 另外(古代没有“另”字,现代“另、另外”的意义在古书中常用“别”字来表示)宜别图之。——《资治通鉴》若欲见子敬,可别过之。——《资治通鉴》已别有旨。——《后汉书·班超梁慬传》是无难,别具本章。——清· 方苞《狱中杂记》(2) 又如:又当别论;别有心肠(别有心肝。别有肺肠。另有打算或企图);别置(另行安排);别婚(另娶)(3) 各;各自成树之后,树别下子一石。——贾思勰《齐民要术》死生别处,终始异居。——班固《白虎通》(4) 又如:别裁(分别裁定,决定取舍);别自(各自);别食(分别进食)(5) 表示劝阻或禁止 。如:别太悲伤;别自做主张(6) 表示揣测 。如:他今天不来上班,别是生病了(7) 另见biè|动词(1) (会意。从冎(guǎ),从刀。“冎”,《说文》:“剔人肉置其骨也。”“别”的小篆形体,是一个表示用刀剔骨头的会意字。本义:分解)(2) 同本义别,分解也。——《说文》桀之力,别觡伸钩。——《淮南子·主术训》(3) 又如:别割(分割);别产(分割家产;分家);别国(从一国分化而成的国家;现常指别的国家)(4) 分离;分开;分出岷山导 江,东别为 沱。——《书·禹贡》久之,颇晓其别蓍布卦意。——《汉书·张禹传》有别券者几何家?——《管子·问》。注:“别券,谓分契也。”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汉书·李广苏建传》(5) 又如:别疏(分离疏远);别宥(除去蒙蔽。指排除主观成见);别脚(破绽)(6) 区分;辨别知国之安危臧否,若别白黑。——《荀子·君道》我又欲与若别之。——《列子·杨朱》如丝体变为缕体,缕体即是丝体,有何别焉。——南朝梁· 范缜《神灭论》(7) 又如:鉴别(辨别);分门别类;别白(分别明白。明辨);别族(区别氏族)(8) 离别;告别余既不难夫难别兮。——屈原《离骚》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唐· 杜甫《石壕吏》自君别我后。——《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9) 又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10) 又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别”的时间长;“离”的时间短。)别君去兮何时还?——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11) 又如:告别(离别;告辞);话别(别离前在一块儿谈话);别情(离别之情);别绪(离别时的情感)(12) 送别何处可为别,长安青绮门。—— 唐· 李白《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13) 又如:别筵(送别的宴会);别敬(旧时送别时赠钱名目之一)(14) 用别针等把一样东西附着或固定在纸、布等上 。如:把玫瑰花别在衣服上;把表格别在一起(15) 扭、转过去老都管别了脸对众军道…——《水浒传》(16) 又如:别转(扭过去;掉转);别折(折断;拗折)形容词(1) 另外的,不同的诗有别趣,非关理也。——严羽《沧浪诗话》再眺山下,则日光晶晶,别一区宇也。——《徐霞客游记》(2) 又如:别驾(官名。指州刺吏的佐史。因随刺史出巡时另乘传车,故称)(3) 特殊的映日荷花别样红。——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4) 又如:别致(新奇,特别,不同寻常);别材(特殊的才能);别真(格外纯真);别趣(趋向各异)(5) 其他 。如:别兵(官名。别兵曹,掌“胡骑”、“越骑等别种族的兵);别请(佛教用语。即在众多的比丘中,特请一位比丘来供养)副词(1) 另外(古代没有“另”字,现代“另、另外”的意义在古书中常用“别”字来表示)宜别图之。——《资治通鉴》若欲见子敬,可别过之。——《资治通鉴》已别有旨。——《后汉书·班超梁慬传》是无难,别具本章。——清· 方苞《狱中杂记》(2) 又如:又当别论;别有心肠(别有心肝。别有肺肠。另有打算或企图);别置(另行安排);别婚(另娶)(3) 各;各自成树之后,树别下子一石。——贾思勰《齐民要术》死生别处,终始异居。——班固《白虎通》(4) 又如:别裁(分别裁定,决定取舍);别自(各自);别食(分别进食)(5) 表示劝阻或禁止 。如:别太悲伤;别自做主张(6) 表示揣测 。如:他今天不来上班,别是生病了(7) 另见bi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