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前的词语

  • 1、前关:经穴别名
  • 2、前传:原故事发生之前所发生的故事。
  • 3、前景理论: 前景理论是心理学及行为科学的研究成果。
  • 4、前照灯: 又叫前大灯,装于汽车头部两侧,用于夜间行车道路的照明。
  • 5、前束:指车身前进方向与前轮平面之间的夹角,也用前轮前端面与后端面在汽车Y方向的距离差。
  • 6、前舌音: 前舌音,又叫平舌音、舌尖前音。指由舌尖抵住上齿龈阻碍气流而形成的音。如z、c、s。
  • 7、前三门: 北京城的正阳门(前门)、宣武门、崇文门合称。自东向西依次是崇文门、前门、宣武门。其中崇文、宣武各取是尚文尚武的意思。
  • 8、前日儿: 德州地方方言前日儿,是前天的意思。
  • 9、前倾: 身体或物体向前方歪斜或倒下。
  • 10、西元前: 公元前。
  • 11、上海前线: shang hai qian xian,大时代出版社出版。
  • 12、刑前会见: 特指被判处死刑核准执行的罪犯,在。
  • 13、一路前行:沿着当前路线一直向前,也可以解释为朝着目标坚持不懈。
  • 14、学前班: 为对学龄前快要入小学的儿童进行教育所编的班级。
  • 15、前后相属:前后相连。
  • 16、海防前线:某国海事或沿海领域内与地方或其他国家接壤的战线及区域。
  • 17、前肠:在脊椎动物中,消化管从发生上可以从前向后顺次分为前肠、中肠、后肠三部分,前肠是肝脏形成部前方部分,可以分为口腔、咽、食管、胃、十二指肠起始部等,前肠这个词,有些学者将之作狭义的解释。
  • 18、前渊:大陆外侧的深坳陷的意思。
  • 19、前方低能: 来源于【非正式会谈】主持人大左的名言。 意思:接下来那个人可能要做一个比较蠢的行为
  • 20、前方高能: 前方高能这个词一般出现在电影弹幕中,这个词是一种警告,告诉你,接下来即将出现一些或惊恐,或血腥,或恶心等画面,让你提前做好心理准备,不要被吓到了。
  • 21、前定说: 伊斯兰教的基本概念。
  • 22、前尘旧事:过去发生的事情,带有伤感的语调,一般指经历丰富的人不愿意提起的过去的事情。
  • 23、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西汉·刘向《战国策·赵策一》:“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张衡传》:“奢淫谄慢,鲜不夷戮,~也。” 公元前379年,齐国公子因齐即位,自称为王,他就是齐威王。 齐威王,刚临政那几年,不问国事,饮酒作乐,国家日渐衰败,人民生活困难。 有一天,一位姓邹名忌的人前来叩门,自称懂得弹琴,知道威王爱好音乐,特来拜见。 威王召他进来,取琴给他。邹忌只是抚摸着琴弦,并不弹奏。威王问:“先生为何只是抚摸而不弹,是琴不好么?”,邹忌放开琴,严肃地说:“小臣懂得琴理,至于弹琴,那是乐工们的事。”于是邹忌大谈了一通琴理。威王听得不耐烦,打断他的话,说:“先生既懂得琴理,必定善于演奏,愿先生试弹一曲听听。”,邹忌(zōu jì)回答说:“小臣以研究琴理为业,当然善于演奏;大王的职责是治理国家,岂不善于国事么?今大王身居王位而不治理国家,与小臣抚摸琴弦而不弹奏有什么不同?小臣只抚弦而不弹奏,不能满足大王的意愿,大王身居王位而不问政事,恐怕不能满足百姓们的意愿吧!”,威王大为震惊,说:“先生用弹琴的道理劝说我,我懂得先生的用意了!”于是将邹忌留下和他谈论国家大事。 邹忌劝威王节制饮酒,远离女色,讲求实际,区别忠奸,爱护人民,整顿军备,经营霸王的事业。 “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威王心悦诚服,立即拜邹忌为相国。 成语,出自《战国策·赵策一》:“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后人将“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改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作成语,意在提醒人们记住过去的教训,以作后来的借鉴。
  • 24、前尘若梦:前尘:指的是以前的或过去经历过的事情。若梦:指的是就好像做梦一样。说往事就如同做梦一样,如梦如幻。
  • 25、伏首案前:在桌前低着头。
  • 拼音qián
  • 注音ㄑㄧㄢˊ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UEJJ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本义:前进)(2) 同本义前,进也。——《广雅》然而驱之不前,却之不止。——《韩非子·外储说右上》相如视 秦王无意偿 赵城,乃前曰。——《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罗敷前致词。——《乐府诗集·陌上桑》听妇前致词。——唐· 杜甫《石壕吏》狼不敢前。——《聊斋志异·狼三则》驰而前。——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孔子下车而前。——《庄子》(3) 又如:前却(进退);前迈(前行,前进);前旌(仪仗中前行的旗帜)(4) 引导尸谡祝前。——《仪礼·特牲礼》。注:“犹导也。”张若、 謵朋前马。——《庄子·徐无鬼》(5) 又如:前王(古代举行仪式时在前面引导帝王);前马(在马前引导或护卫)(6) 进见允乞更一见,然后为诏。诏引前。——《魏书》(7) 通“翦”。剪裁无前则徵多,徵多故富。——《韩非子·八经》名词(1) 前面,与“后”相对;正面在前上处。——《诗·邶风·简兮》百夫荷素质之旗于王前。——《周书·克殷》近出前后。——唐· 柳宗元《三戒》犬坐于前。——《聊斋志异·狼三则》恐前后受敌。(2) 又如:前队(前锋);前途(前面;前边);前件(前已述及的人或事物;逻辑学用语。与“后件”对称。假言判断中规定条件的判断叫“前件”,以前件为条件的判断叫“后件”);前行(前锋);前和(枪的前额);前轨(犹前辙);前军(先头部队)(3) 与“后”相对,时间在先我未之前闻也。——《礼记·檀弓》。注:“犹故也。”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史记·秦始皇纪赞》前知其如此。——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前时之闻。——宋· 王安石《伤仲永》前人之述。——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说前代事。——清· 周容《芋老人传》(4) 又如:前倨后恭(先傲慢,后谦恭);前光(先人的光辉);前番(前一次;上一次);前埭(上次);前限(前次的限期);前半三世(前半生);前家(前妻);前家儿(前妻之子);前星(指太子);前行(旧时美称吏员);前绪(前人的功业)(5) 预先;事前可以前知。——《礼记·中庸》。注:“亦先也。”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答司马谏议书》(6) 又如:日前;生前;午前;前知(预知;有预见;事先知道);前算(事前筹划);前虑(事前的谋虑);前觉(犹先觉)(7) 目前事效见前。——《汉书·严助传》。注:“前,目前也。”(8) 通“箭”。箭竹有竹前檀柘之壤。——《管子·山国轨》形容词(1) 从前的 。如:前部长;前主任(2) 未来的 。如:前景;前程;前途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