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前的词语
- 51、前浪:前浪大多时候是用来指是指裤档前面那条缝。
- 52、前呼后应:比喻写文章首尾呼应。
- 53、前后呼应:指文章中的前伏或交代与后文相照应。
- 54、经前安: 中成处方药,主要用于治疗妇女经前期紧张症,通过舒肝理气,活血通络法治疗具有显著疗效。
- 55、真人面前不说假话:谓在真诚可靠或知情的人面前不必说谎话。
- 56、四前:经外奇穴名。
- 57、阎罗王面前须没放回的鬼:人死后就不会复活。比喻到手的钱不会再退出来。
- 58、簸之扬之﹐糠秕在前: 1.谓扬米去糠﹐糠在米上。穅﹐同"糠"。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王文度﹑范荣期俱为简文所要,范年大而位小,王年小而位大,将前,更相推在前,既移久,王遂在范后。王因谓曰:'簸之扬之,糠秕在前。'范曰:'洮之汰之,沙砾在后。'"本为调侃之词,谓位卑而居前列。后亦用为谦词﹐谓无才而居前。穅﹐亦写作"糠"。 2.用为出任地方官之谦词。
- 59、前俯后合,前俯后仰: 身体前后晃动。形容大笑或困倦得直不起腰的样子。
- 60、前进无路,后退无门: 【成语】 前进无路,后退无门 【拼音】 qián jìn wú lù,hòu tuì wú mén 【解释】 形容处境非常困难。 【出处】 刘流《烈火金刚》第29回:“要是利用不好,那就是前进无路,后退无门,动不能动,转不能转,成为死地。”
- 61、真人面前不说假话:谓在真诚可靠或知情的人面前不必说谎话。
- 62、簸之扬之,穅粃在前:谓扬米去糠,糠在米上。穅,同“ 糠 ”。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排调》:“ 王文度 、 范榮期 俱爲 簡文 所要, 范 年大而位小, 王 年小而位大,將前,更相推在前,既移久, 王 遂在 范 後。 王 因謂曰:‘簸之揚之,穅粃在前。’ 范 曰:‘洮之汰之,沙礫在後。’”本为调侃之词,谓位卑而居前列。后亦用为谦词,谓无才而居前。穅,亦写作“糠”。《<二刻拍案惊奇>原序》:“亦曰‘簸之揚之,糠粃在前’云爾。”亦省作“ 簸揚糠粃 ”。 明 张居正 《答宗伯董浔阳书》:“兒曹徼時厚幸,並登仕版,而 懋修 又躐居文孫之首,簸揚糠粃,殊爲慙汗。”亦省作“ 簸粃 ”。 用为出任地方官之谦词。 宋 林应炎 《嘉定学重修大成殿记》:“以余嘗簸粃是邦也,合辭請志歲月。”
- 63、真人面前不说假: 真人:真诚的人或了解事实的人。在知情人面前不说谎话。
- 64、五百年前是一家: 谓很久以前是同一祖宗,为一家人。同姓人之间表示亲热的套语。
- 65、寡妇门前是非多: 指死去丈夫独立生活的女人容易引起旁人对她私生活的特别关注,从而说长道短。
- 66、关公面前耍大刀: 在武圣关公(关羽)面前耍弄大刀,比喻自不量力、在比自己才能高的人面前自我卖弄。
- 67、望前:望日之前。
- 68、直前:径直向前。 太子府内官名。
- 69、支前: 支前zhīqián (1) 以物力、人力支持援助作战前方 例 支前模范 英 support the front
- 70、簸之扬之,糠秕在前: 词语解释簸之扬之,糠秕在前[ bò zhī yáng zhī ,kāng bǐ zài qián ]⒈ 谓扬米去糠,糠在米上。用为出任地方官之谦词。
- 71、眼面前:[ yǎn miàn qián ] :跟前;目前。 日常应用的。
- 72、眼前人:1.指新欢。 2.指当时有关人士。
- 73、眼前花: 比喻花招,手段。 瞬即凋谢的花朵。比喻一时的荣华。
- 74、意前笔后:谓先构思成熟,然后下笔,使意境得到充分表现。
- 75、月前: 1.犹月下。指月光之下。 2.本月以前。指上个月。
- 拼音qián
- 注音ㄑㄧㄢˊ
- 笔划9
- 繁体前
- 五笔UEJJ
- 五行金
基本释义
动词(1) (本义:前进)(2) 同本义前,进也。——《广雅》然而驱之不前,却之不止。——《韩非子·外储说右上》相如视 秦王无意偿 赵城,乃前曰。——《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罗敷前致词。——《乐府诗集·陌上桑》听妇前致词。——唐· 杜甫《石壕吏》狼不敢前。——《聊斋志异·狼三则》驰而前。——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孔子下车而前。——《庄子》(3) 又如:前却(进退);前迈(前行,前进);前旌(仪仗中前行的旗帜)(4) 引导尸谡祝前。——《仪礼·特牲礼》。注:“犹导也。”张若、 謵朋前马。——《庄子·徐无鬼》(5) 又如:前王(古代举行仪式时在前面引导帝王);前马(在马前引导或护卫)(6) 进见允乞更一见,然后为诏。诏引前。——《魏书》(7) 通“翦”。剪裁无前则徵多,徵多故富。——《韩非子·八经》名词(1) 前面,与“后”相对;正面在前上处。——《诗·邶风·简兮》百夫荷素质之旗于王前。——《周书·克殷》近出前后。——唐· 柳宗元《三戒》犬坐于前。——《聊斋志异·狼三则》恐前后受敌。(2) 又如:前队(前锋);前途(前面;前边);前件(前已述及的人或事物;逻辑学用语。与“后件”对称。假言判断中规定条件的判断叫“前件”,以前件为条件的判断叫“后件”);前行(前锋);前和(枪的前额);前轨(犹前辙);前军(先头部队)(3) 与“后”相对,时间在先我未之前闻也。——《礼记·檀弓》。注:“犹故也。”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史记·秦始皇纪赞》前知其如此。——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前时之闻。——宋· 王安石《伤仲永》前人之述。——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说前代事。——清· 周容《芋老人传》(4) 又如:前倨后恭(先傲慢,后谦恭);前光(先人的光辉);前番(前一次;上一次);前埭(上次);前限(前次的限期);前半三世(前半生);前家(前妻);前家儿(前妻之子);前星(指太子);前行(旧时美称吏员);前绪(前人的功业)(5) 预先;事前可以前知。——《礼记·中庸》。注:“亦先也。”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答司马谏议书》(6) 又如:日前;生前;午前;前知(预知;有预见;事先知道);前算(事前筹划);前虑(事前的谋虑);前觉(犹先觉)(7) 目前事效见前。——《汉书·严助传》。注:“前,目前也。”(8) 通“箭”。箭竹有竹前檀柘之壤。——《管子·山国轨》形容词(1) 从前的 。如:前部长;前主任(2) 未来的 。如:前景;前程;前途 [查看更多]
Q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