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前的词语

  • 76、雨前: 雨前yǔqián (1) 绿茶名,用谷雨之前采的细嫩芽尖制成 英 green tea pickled before Grain Rain
  • 77、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词语解释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yuǎn zài tiān biān,jìn zài yǎn qián ]⒈  形容寻找的人或物就在面前。引证解释⒈  形容寻找的人或物就在面前。引《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九回:“原来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无论如何,你总要代我拉了来的。”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二四:“‘这个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邓秀梅 指 刘雨生,‘就是他,名字叫做 刘雨生。’”国语辞典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yuǎn zài tiān biān jìn zài yǎn qián ]⒈  比喻事物就在眼前。引《镜花缘·第四六回》:「小山道:『请问仙姑,此去小蓬莱,还有若干路程?』道姑道:『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 78、月下花前: 月下花前yuèxià-huāqián (1) 月明的夜晚,花树丛中。指男女谈情说爱的地方 英 under the moon and before the flowers
  • 79、月下风前:游乐休息的环境。多指谈情说爱的处所
  • 80、星前月下:  本指夜晚。后多指男女幽会时。
  • 81、堂前: 正房前面。 正厅。 代指母亲。
  • 82、同前:与前者相同。书面文字承前省略的用语。
  • 83、头前: 头前tóuqián (1) 处在前面 例 请在头前指路 英 in front (2) 指以前;从前 例 头前他是个工人 英 in the past
  • 84、事非前定:意思是事情并不是事先注定的。指事在人为。
  • 85、霜前花: 词语解释⒈  在下霜前棉铃吐絮、纤维已充分成熟的棉花。其纤维品质好,颜色白,是棉纺工业的重要原料,可以纺出强韧的细纱。棉花生产上可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以促进早熟,增加霜前花的产量。
  • 86、思前算后:  形容反复地盘算考虑。
  • 87、人前背后:当着人背着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 88、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词语解释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qián bù jiàn gǔ rén,hòu bù jiàn lái zhě ]⒈  谓空前绝后。亦用作讽刺。引证解释⒈  谓空前绝后。亦用作讽刺。引唐 孟棨 《本事诗·嘲戏》:“宋武帝 尝吟 谢庄 《月赋》,称嘆良久,谓 颜延之 曰:‘ 希逸(庄 字)此作,可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亦作“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宋 陈应行 《于湖先生雅词序》:“至於託物寄情,弄翰戏墨,融取乐府之遗意,铸为毫端之妙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清 赵翼 《瓯北诗话·李青莲诗》:“是其眼光所注,早已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直欲於千载后上接《风》《雅》。”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上海 的 邵洵美 之徒,在发议论骂我们之印《笺谱》,这些东西,真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吃完许多米肉,搽了许多雪花膏之后,就什么也不留一点给未来的人们的--最末,是‘大出丧’而已。”
  • 89、前不巴村,后不着店: 词语解释前不巴村,后不着店[ qián bù bā cūn,hòu bù zháo diàn ]⒈  见“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引证解释⒈  见“前不着村,后不着店”。
  • 90、前不巴村,后不巴店: 词语解释前不巴村,后不巴店[ qián bù bā cūn,hòu bù bā d ]⒈  见“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引证解释⒈  见“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国语辞典前不巴村,后不巴店[ qián bù bā cūn hòu bù bā diàn ]⒈  耽搁在半途,无处歇息。也作「前不巴村,后不著店」、「前不著村,后不著店」。引《水浒传·第二回》:「来到这里,前不巴村,后不巴店。欲投贵庄借宿一宵,明日早行。」
  • 91、前车覆,后车戒:“前车覆,后车戒”,谚语,意思是前面的车翻了,后面的车要引以为戒。
  • 92、前朝后代:前后各个朝代。喻指历代。
  • 93、前刀儿: 裙子的前幅。
  • 94、前达: 谓接近,亲近。 指有地位有声望的先辈。
  • 95、前程远大:象锦绣那样的前程。形容前途十分美好。
  • 96、前怕龙,后怕虎:比喻胆小怕事,顾虑太多。
  • 97、前怕狼,后怕虎: 比喻胆小怕事,顾虑重重,畏缩不前。
  • 98、前脑: 大脑两半球与间脑合起来称前脑。
  • 99、前明: 清代人对明代的称呼。
  • 100、前民: 语出《易•系辞上》:“是以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是兴神物以前民用。”
  • 拼音qián
  • 注音ㄑㄧㄢˊ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UEJJ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本义:前进)(2) 同本义前,进也。——《广雅》然而驱之不前,却之不止。——《韩非子·外储说右上》相如视 秦王无意偿 赵城,乃前曰。——《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罗敷前致词。——《乐府诗集·陌上桑》听妇前致词。——唐· 杜甫《石壕吏》狼不敢前。——《聊斋志异·狼三则》驰而前。——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孔子下车而前。——《庄子》(3) 又如:前却(进退);前迈(前行,前进);前旌(仪仗中前行的旗帜)(4) 引导尸谡祝前。——《仪礼·特牲礼》。注:“犹导也。”张若、 謵朋前马。——《庄子·徐无鬼》(5) 又如:前王(古代举行仪式时在前面引导帝王);前马(在马前引导或护卫)(6) 进见允乞更一见,然后为诏。诏引前。——《魏书》(7) 通“翦”。剪裁无前则徵多,徵多故富。——《韩非子·八经》名词(1) 前面,与“后”相对;正面在前上处。——《诗·邶风·简兮》百夫荷素质之旗于王前。——《周书·克殷》近出前后。——唐· 柳宗元《三戒》犬坐于前。——《聊斋志异·狼三则》恐前后受敌。(2) 又如:前队(前锋);前途(前面;前边);前件(前已述及的人或事物;逻辑学用语。与“后件”对称。假言判断中规定条件的判断叫“前件”,以前件为条件的判断叫“后件”);前行(前锋);前和(枪的前额);前轨(犹前辙);前军(先头部队)(3) 与“后”相对,时间在先我未之前闻也。——《礼记·檀弓》。注:“犹故也。”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史记·秦始皇纪赞》前知其如此。——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前时之闻。——宋· 王安石《伤仲永》前人之述。——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说前代事。——清· 周容《芋老人传》(4) 又如:前倨后恭(先傲慢,后谦恭);前光(先人的光辉);前番(前一次;上一次);前埭(上次);前限(前次的限期);前半三世(前半生);前家(前妻);前家儿(前妻之子);前星(指太子);前行(旧时美称吏员);前绪(前人的功业)(5) 预先;事前可以前知。——《礼记·中庸》。注:“亦先也。”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答司马谏议书》(6) 又如:日前;生前;午前;前知(预知;有预见;事先知道);前算(事前筹划);前虑(事前的谋虑);前觉(犹先觉)(7) 目前事效见前。——《汉书·严助传》。注:“前,目前也。”(8) 通“箭”。箭竹有竹前檀柘之壤。——《管子·山国轨》形容词(1) 从前的 。如:前部长;前主任(2) 未来的 。如:前景;前程;前途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