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剑的词语

  • 26、刀剑相向: 刀剑相对,比喻公开决裂、对着干。
  • 27、拔剑:指争论功劳激烈到几乎动武。
  • 28、剑印:有两层意思:1.古代类似于令牌的信物,用于调遣部队;2.密教表示刀剑之印。
  • 29、故剑深情: 《汉书》卷九十七上 汉宣帝刘询(刘病已)本来是一个平民,后来在霍光等人的极力拥护下得以登基为皇帝。以霍光为首的大臣门都请奏里霍光之女霍成君为皇后,宣帝深爱结发之妻许平君,但迫于霍光的势力,又不好直接拒绝迎娶霍成君。于是他下了一道“寻故剑”的诏书,要寻穷困寒微时的一把剑。朝臣们见风转舵,便都联合奏请立许平君为后。“故剑深情”便由此而来。
  • 30、品剑:品评。
  • 31、枪剑:《Fate/Zero》中的枪剑枪剑是Fate/Zero中迪卢木多×阿尔托莉雅的BG配对。
  • 32、剑道:传统的竞技性器械武术。
  • 33、明枪容易躲,暗剑最难防:指公开攻击容易对付,暗地陷害劫难于防备。同“明枪容易躲,暗箭最难防”。
  • 34、剑节龙: → 像剑龙的恐龙 目→ ornithischia 鸟臀目。
  • 35、剑眉星目: 形容词,一般是形容样貌风姿飒爽,正气十足,很英武。剑眉:双眉偏浓同时眉形直线上扬,眉毛也顺势而上,不杂乱卷曲,像两把剑一般的立在眼的上方,这就是“剑眉”,面相里说剑眉的人一般行事光明磊落,且威信十足,“铁面剑眉,兵权万里”。也有说“风目剑眉”是帝王之相。
  • 36、剑眉星目: 形容词,一般是形容样貌风姿飒爽,正气十足,很英武。剑眉:双眉偏浓同时眉形直线上扬,眉毛也顺势而上,不杂乱卷曲,像两把剑一般的立在眼的上方,这就是“剑眉”,面相里说剑眉的人一般行事光明磊落,且威信十足,“铁面剑眉,兵权万里”。也有说“风目剑眉”是帝王之相。
  • 37、剑眉星目: 形容词,一般是形容样貌风姿飒爽,正气十足,很英武。剑眉:双眉偏浓同时眉形直线上扬,眉毛也顺势而上,不杂乱卷曲,像两把剑一般的立在眼的上方,这就是“剑眉”,面相里说剑眉的人一般行事光明磊落,且威信十足,“铁面剑眉,兵权万里”。也有说“风目剑眉”是帝王之相。
  • 38、百里剑: 最有名的剑。
  • 39、宝剑赠与烈士,红粉赠与佳人:比喻物得其用。卖,也用作'赠'。
  • 40、宝剑卖与烈士,红粉赠与佳人:比喻物得其用。卖,也用作'赠'。
  • 41、明枪容易躲,暗剑最难防:指公开攻击容易对付,暗地陷害劫难于防备。同“明枪容易躲,暗箭最难防”。
  • 42、明鎗容易躲,暗剑最难防: 指公开攻击容易对付,暗地陷害劫难于防备。
  • 43、重剑:击剑运动器械之一。由剑柄、剑身和护手盘组成。
  • 44、叶剑英:叶剑英(1897年04月28日-1986年10月22日),原名叶宜伟,字沧白,广东省梅县人,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忠诚战士,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长期担任党、国家和军队重要领导职务的卓越领导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 45、一剑之任: 谓以一人一剑之力。指作战的士兵,犹言一人之勇。 指独力担任艰巨的任务。
  • 46、项庄之剑,志在沛公: 词语解释项庄之剑,志在沛公[ xiàng zhuāng zhī jiàn,zhì zài pèi gōng ]⒈  同“项荘舞剑,意在沛公”。引证解释⒈  同“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引李大钊 《国民之薪胆》:“盖 项庄 之剑,志在 沛公,青岛 之用兵,不在报 德 之前仇,非在履 英 之盟约,殆欲借端以树兵威于我大陆,作强暴要索之先声耳。”
  • 47、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词语解释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xiàng zhuāng wǔ jiàn,yì zài pèi gōng ]⒈  典出《史记·项羽本纪》,刘邦和项羽在鸿门会见,酒宴上,项羽的谋士范增让项庄舞剑, 乘机杀死刘邦。刘邦的谋士张良对樊哙说:“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项庄:项羽部下的武将。沛公:刘邦)。后用来比喻言行表现与真实企图不一致,别立名目暗藏或暗示对某种人事的攻击和胁迫;殷勤的表面后面隐藏着杀机。英Xiang Zhuang performed the sword dance as a cover for his attempt on Liu Bang’s life——act with a hidden motive;引证解释⒈  《史记·项羽本纪》:“范增 起,出召 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 沛公 於坐,杀之’…… 项庄 拔剑起舞, 项伯 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 沛公,庄 不得击。於是 张良 至军门,见 樊噲。引樊噲 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 项庄 拔剑舞,其意常在 沛公 也。’”后用为典故。比喻说话或行动表面上虽有正当好听的名目,实质上却别有用心地把矛头针对某人或某事。 梁启超 《乐利主义泰斗边沁之学说·边沁之政法论》:“此 边沁氏 政法论之大概也。要之 边氏 著书虽数十种,其宗旨无一不归於乐利主义,如 项庄 舞剑,意在 沛公。”亦作“项庄舞剑,志在沛公”。 《大马扁》第四回:“在 康有为 之意,志在 成各(余成各 ),如 项庄 舞剑,志在 沛公,今见 成各 动也不动,已自愧悔。”亦省作“项庄舞剑”。 清 刘坤一 《致张香涛书》:“﹝ 定兴 ﹞乃于署督篆任内,奏参银元局及 淮山 盐务,牵涉敝署,不无激射之词,论者谓为 项庄 舞剑,而弟因未尝稍存芥蒂也。”
  • 48、项庄舞剑,志在沛公: 词语解释项庄舞剑,志在沛公[ xiàng zhuāng wǔ jiàn,zhì zài pèi gōng ]⒈  见“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引证解释⒈  见“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 49、学书不成,学剑不成: 词语解释⒈  学习书法没学好,学习剑术也没学到手。指学习一无所成。
  • 50、三剑客:即《三个火枪手》的另一译名。
  • 拼音jiàn
  • 注音ㄐㄧㄢ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WGIJ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刀,佥(qiān)声。本义:古代兵器。长刃两面,中间有脊,短柄)(2) 同本义劒,人所带兵也。——《说文》。注:“今之匕首。”昔葛卢之山发而出金, 蚩尤受而制之为剑。——《管子》负剑辟咡诏之。——《礼记·曲礼》剑寒花不落,弓晓月逾明。——虞世南《从军行》(3) 又如:剑锷(剑的锋刃);剑首(剑环。用玉或金属制成,上面镂刻有花纹);剑气(剑的光芒;比喻人的声望)(4) 剑术 。如:剑士(剑术高明的人);剑仙(精于剑术的仙人)动词(1) 以剑杀人剑斩虞常。—— 东汉· 班固《汉书·李广苏建传》有司马叔持者,白日于都市手剑父仇。—— 潘岳《马穫督诔序》(2) 挟在胁下回顾乳者剑汝而立于旁。——宋· 欧阳修《泷冈阡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