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剑的词语

  • 126、帷灯箧剑:以帷罩灯,以匣藏剑。比喻真相难明,令人猜疑。
  • 127、丸剑:古代杂技名。表演时使用铃和剑。
  • 128、脱剑: 1.解下佩剑。比喻弃武修文。语出《礼记.乐记》:"裨冕搢笏﹐而虎贲之士说剑也。"说﹐通"脱"。《孔子家语.辩乐》作"裨冕搢笏﹐而虎贲之士脱剑"。 2.汉刘向《新序.节士》:"延陵季子将西聘晋﹐带寶剑以过徐君。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延陵季子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然其心许之矣。致使于晋﹐故反﹐则徐君死于楚……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徐人嘉而歌之曰:'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后以"脱剑"用为悼念亡友之典。
  • 129、题剑: 1.亦作"题剑"。 2.谓题剑表德。《后汉书.韩棱传》﹕"﹝韩棱﹞为尚书令﹐与仆射郅寿﹑尚书陈宠﹐同时俱以才能称。肃宗尝赐诸尚书剑﹐唯此三人特以宝剑﹐自手署其名曰﹕'韩棱楚龙渊﹐致寿蜀汉文﹐陈宠济南椎成。'时论者为之说﹕以棱渊深有谋﹐故得龙渊﹔寿明达有文章﹐故得汉文﹔宠敦朴﹐善不见外﹐故得椎成。"后遂用作典故﹐以"题剑"表示君主对臣子的特殊恩宠。 3.泛指主仆﹑上下之间的特殊知遇。
  • 130、跳剑:杂技的一种。耍剑。
  • 131、谈剑:谈论兵戎之事。
  • 132、竦剑:仗剑;持剑。
  • 133、私剑:为私人效劳的刺客。
  • 134、说剑: 1.亦作"说剑"。 2.《庄子》有《说剑》篇﹐写赵文王好剑﹐庄子往说之﹐云﹕"有天子剑﹐有诸侯剑﹐有庶人剑。"劝文王好天子之剑。后遂以"说剑"指谈论武事。
  • 135、水剑: 1.亦作"水劔"。 2.谓从水路讨伐。 3.水心剑的简称。 4.古代方士对菖蒲的隐称。
  • 136、水心剑:传说中的宝剑名。
  • 137、霜剑:白亮锐利的剑。 喻霜摧残草木的肃杀之性。亦喻指险恶的形势。
  • 138、书剑: 书和剑。 学书学剑。谓学文学武。
  • 139、手剑: 1.持剑。 2.击剑。
  • 140、试剑:练剑﹔击剑。
  • 141、誓剑: 1.对着剑发誓。 2.上方宝剑。
  • 142、十年磨剑: 唐·贾岛《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似君,谁为不平事?”后因以“十年磨剑”比喻多年刻苦磨练。
  • 143、神剑: 1.神奇的宝剑。
  • 144、深情故剑:结发夫妻情意浓厚。指不喜新厌旧。
  • 145、尚方斩马剑:尚方制作的御用剑﹐因极锋利﹐言可斩马﹐故名。
  • 146、尚方剑: 1.俗称"尚方宝剑"。 2.皇帝用来封赐大臣的剑﹐表示授权﹐可以便宜行事。
  • 147、尚方宝剑: 尚方宝剑shàngfāng bǎojiàn (1) 上方宝剑 英 the imperial sword
  • 148、上方剑: 即尚方剑。尚方署特制的皇帝御用的宝剑。古代天子派大臣处理重大案件时,常赐以上方剑,表示授予全权,可以先斩后奏。 现多称“上方宝剑”。用以比喻来自上级的口头指示或书面文件。
  • 149、上方宝剑: 上方宝剑shàngfāng bǎojiàn (1) 皇帝用的宝剑。戏曲、小说中常说皇帝将上方宝剑授给亲信大臣,使有权先斩后奏。后来就用上方宝剑比喻极大的权力 英 the imperial sword;a symbol of high authority
  • 150、桑门剑:剑名。相传为黄巢所用。
  • 拼音jiàn
  • 注音ㄐㄧㄢ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WGIJ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刀,佥(qiān)声。本义:古代兵器。长刃两面,中间有脊,短柄)(2) 同本义劒,人所带兵也。——《说文》。注:“今之匕首。”昔葛卢之山发而出金, 蚩尤受而制之为剑。——《管子》负剑辟咡诏之。——《礼记·曲礼》剑寒花不落,弓晓月逾明。——虞世南《从军行》(3) 又如:剑锷(剑的锋刃);剑首(剑环。用玉或金属制成,上面镂刻有花纹);剑气(剑的光芒;比喻人的声望)(4) 剑术 。如:剑士(剑术高明的人);剑仙(精于剑术的仙人)动词(1) 以剑杀人剑斩虞常。—— 东汉· 班固《汉书·李广苏建传》有司马叔持者,白日于都市手剑父仇。—— 潘岳《马穫督诔序》(2) 挟在胁下回顾乳者剑汝而立于旁。——宋· 欧阳修《泷冈阡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