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剑的词语
- 201、襟剑:旧时剑术的一派。
- 202、借剑: 《汉书•朱云传》载云谓成帝曰:“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其余。”佞臣指帝师安昌侯·张禹。后因以“借剑”指廷臣犯颜直谏,请诛奸邪。
- 203、解剑: 1.《史记.吴太伯世家》:"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后以"解剑"为不违心诺之典。 2.指卸官。
- 204、觉剑:佛教语。谓领悟力像剑一样锋利。
- 205、角剑: 1.犹击剑。
- 206、讲剑:讲论剑术。泛指讲武。
- 207、健剑:锐利的剑。
- 208、奇剑: 道教所称北斗星中的神名。
- 209、许剑: 1.亦作"许剑"。 2.汉刘向《新序.节士》载﹕吴季札西聘晋﹐带宝剑过徐。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季子心许之。还而徐君已死﹐遂挂其剑于墓树﹐曰﹕"吾心许之矣。"徐人嘉而歌之曰﹕"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后以"许剑"为不忘知交﹐心存知己之典。
- 210、鼓剑:挥剑;击剑。
- 211、冯谖剑:谓怀才未遇者希望为人赏识重用。
- 212、恶剑:不锋利的剑。
- 213、提剑: 1.《史记.高祖本纪》:"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后以"提剑"谓起兵或从军。
- 214、弹剑:犹弹铗。
- 215、石剑: 1.亦作"石剑"。 2.形似利剑的山石或山峰。
- 216、长剑: 1.锋刃较长的剑。 2.比喻怀才不遇。用冯谖弹铗故事。
- 217、铸剑为犁:销熔武器以制造务农器具。
- 218、延津剑合:指晋时龙泉、太阿两剑在延津会合的故事。
- 219、悬剑空垄:比喻心许朋友的事,不因人死而改变。
- 220、箫心剑态:犹言幽情侠骨。
- 221、匣剑帷灯: 剑在匣中,灯在帷里,灯光剑气若隐若现。诗文传记中写景、叙事、状物有若隐若现之妙者,常以“匣剑帷灯”为评语。亦用以形容事情无法掩盖或故露消息引人注意。语本《西京杂记》卷一:“高帝斩白蛇剑,剑上有七采珠,九华玉以为饰,杂厕五色琉璃为剑匣,剑在室中,光景犹照于外,与挺剑不殊。”
- 222、吞剑伎:我国传统杂技之一。
- 223、透剑门: 1.唐时军中杂技名。骑士迅速通过插有利刃之狭窄通道,而人马无伤。
- 224、试剑石: 1.石名。在江苏省苏州市虎丘。传说秦王或吴王试剑于此。见宋范成大《吴郡志.虎邱》。 2.石名。在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相传三国时孙权﹑刘备试剑于此。 3.石名。在江苏省铜山县东南汉高祖庙﹐宋苏轼有铭。 4.石名。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伏波山还珠洞(也称伏波岩)内﹐相传汉马援试剑于此。 5.石名。在湖北省鄂州市鄂城西山(即樊山)上﹐相传三国孙权试剑于此。 6.石名。在湖南省平江县东道岩山上﹐相传许旌阳试剑于此。
- 225、势剑金牌:皇帝授予大臣全权处理要案的两种信物。势剑,尚方剑。
- 拼音jiàn
- 注音ㄐㄧㄢˋ
- 笔划9
- 繁体劍
- 五笔WGIJ
- 五行金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刀,佥(qiān)声。本义:古代兵器。长刃两面,中间有脊,短柄)(2) 同本义劒,人所带兵也。——《说文》。注:“今之匕首。”昔葛卢之山发而出金, 蚩尤受而制之为剑。——《管子》负剑辟咡诏之。——《礼记·曲礼》剑寒花不落,弓晓月逾明。——虞世南《从军行》(3) 又如:剑锷(剑的锋刃);剑首(剑环。用玉或金属制成,上面镂刻有花纹);剑气(剑的光芒;比喻人的声望)(4) 剑术 。如:剑士(剑术高明的人);剑仙(精于剑术的仙人)动词(1) 以剑杀人剑斩虞常。—— 东汉· 班固《汉书·李广苏建传》有司马叔持者,白日于都市手剑父仇。—— 潘岳《马穫督诔序》(2) 挟在胁下回顾乳者剑汝而立于旁。——宋· 欧阳修《泷冈阡表》 [查看更多]
J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