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剡的词语
- 1、剡鋭: 词语解释⒈ 锐利。
- 2、剸剡:裁割。
- 3、平剡:谓平削而使之锐利。
- 4、剡山: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上古山名。
- 5、剡硾:指剡纸。硾,谓捶捣剡藤造纸。
- 6、剡摲: 1.削尖。
- 7、剡客:指东晋戴逵。后泛指隐士。
- 8、剡麻: 1.谓缀缉麻缕。
- 9、剡利: 1.锐利。
- 10、剡剡:1.起行貌。 2.闪烁貌。 3.锐利貌。4.风微起貌。 5.发光的样子。
- 11、剡中:地名,指的是剡县一带。
- 12、剡奏: 1.古代大臣奏事,预先写在削好的木简上。后因称向皇帝进言﹑上书为剡奏。
- 13、奏剡:犹奏削。
- 14、剡注:古代五射之一。
- 15、剡纸:纸名。因用剡地所产藤﹑竹制造,故名。
- 16、剡章:削牍写成奏章。泛指写奏章。
- 17、剡移: 1.门栓。
- 18、剡溪: 1.水名。曹娥江的上游。在浙江嵊县南。
- 19、剡溪兴: 指隐居逸游造访故友的兴致。
- 20、剡溪藤:指用剡藤所造的纸。
- 21、剡藤:剡溪出产的藤可以造纸,负有盛名。后因称名纸为剡藤。
- 22、剡耜: 1.锋利的耒耜。
- 23、剡锐: 1.锐利。
- 24、剡木入窍:削尖木头入窍
- 25、刳剡:谓营造舟楫。
- 拼音yǎn,shàn
- 注音ㄧㄢˇ,ㄕㄢˋ
- 笔划10
- 繁体剡
- 五笔OOJH
- 五行金
基本释义
yǎn名词(1) 古县名 。西汉置,在今浙江嵊县西南。如:剡中(剡县一带);剡客(指东晋戴逵。后泛指隐士);剡楮,剡纸(因用剡地所产藤、竹制造,故名)(2) 水名,即 剡溪。在浙江省曹娥江上游明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3) 另见yǎnshàn动词(1) (形声。从刀,炎声。本义:削)(2) 削;削尖剡,锐利也。——《说文》古者剡耜而耕。——《淮南子·泛论》曾枝剡棘。——《楚辞·橘颂》刳木为舟,剡木为楫。——《易·系辞下》(3) 又如:剡章(削牍写成奏章。泛指写奏章);剡麻(缀缉麻缕)(4) 举,举起视可,司间,案欲剡其胫而以蹈秦之腹也。——《荀子》(5) 举荐 。如:剡荐(上书举荐)形容词(1) 锐利曾枝剡棘,圆果搏兮。——《楚辞》(2) 又如:剡利(锐利);剡耜(锋利的耒耜);剡剡(锐利貌);剡锋(锐利的锋刀);剡注(古代五射之一)(3) 另见shàn [查看更多]
Y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