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剪的词语
- 126、剪切力:使物体发生剪切形变的力叫剪切力。
- 127、剪须烧药:唐太宗与李绩君臣间的故事。李绩遇暴疾,验方云须灰可以疗之,太宗乃自剪须为其和药。绩顿首见血,泣以恳谢,帝曰:"吾为社稷计耳,不烦深谢。"见《旧唐书.李绩传》。
- 128、剪剪: 齐整貌。 风拂或寒气侵袭貌。 飘动貌;闪忽貌。
- 129、剪紙: 剪纸jiǎnzhǐ (1) 一种民间工艺,用纸剪或刻成人物、花草、虫鱼、鸟兽等形象。也指剪成或刻出的工艺品 英 paper-cut
- 130、剪径: 剪径jiǎnjìng (1) 拦路抢劫 例 走小路,多大虫,又有乘势夺包裹的剪径贼人。——《水浒传》 英 (of robbers) hold up travellers
- 131、剪影: 剪影jiǎnyǐng (1) 把纸剪成人头、人体的轮廓形象 英 sketch;paper-cut silhouette (2) 比喻对事物作轮廓的描写;亦指比喻描写出的轮廓 英 outline
- 132、剪髻:喻贤母教子有方,或喻诚心待客
- 133、剪辑: 剪辑jiǎnjí (1) 删剪、编排拍摄好的镜头,使成为完整的影片。也作“剪接” 英 film editing;montage (2) 从总体中删去一部分,并把余下的重新编排;亦指经过删、编的成品 英 editing and rearrangement
- 134、剪迹:犹灭迹。
- 135、剪获:歼灭俘获。
- 136、勿剪之惠:白白得到的好处。
- 137、剪莽拥彗:剪除杂草,手持扫帚
- 138、剪发披褐:剪发:剪掉头发,指削发为僧;褐:兽毛或粗麻制成的短衣。比喻剪发为僧。
- 139、剪发被褐: 见“剪发披缁 ”。
- 140、钩剪: 1.亦作"钩剪"。 2.犹剪辑﹐编辑。
- 141、剪覆:犹颠覆。
- 142、剪刀峰: 剪刀峰1位于连云嶂口锦溪的右侧,一峰耸立,上分为二,似两股略开口的蟹螫,看去又像一把大剪刀。
- 143、剪春幡: 汉族节日风俗,在南阳镇平一带,农村妇女习于立春日用彩色绸布剪制‘春鸡”、“春燕”、“春花”、“春柳’等,缀于小儿臂上,男左女右,以为立春之标志。
- 144、反剪: 反剪fǎnjiǎn (1) 反背双手或将两手绑在背后 例 罪犯们被反剪着押上刑场 英 with one’s hands behind one’s back
- 145、剪髪被褐: 削发,身着僧尼服装。谓出家为僧尼。
- 146、剪伐: 1.砍伐;割刈。 2.削除;伐灭。
- 147、剪夺:犹脱落。
- 148、剪短: 剪短jiǎnduǎn (1) 把…剪得短些 例 这些印第安人将他们的头发剪短到眼眉上面,后面齐到后颈 英 crop
- 149、剪发杜门:剪发:剪掉头发,指削发为僧。杜门:闭门。剪发为僧,闭门不出。
- 150、雕剪:摧折﹐剪除。
- 拼音jiǎn
- 注音ㄐㄧㄢˇ
- 笔划11
- 繁体剪
- 五笔UEJV
- 五行金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刀,前声。本义:用剪刀铰断)(2) 同本义。本作“前”,通作“翦”,俗作“剪”剪,齐断也。——《说文》勿剪勿伐。——《诗·召南·甘棠》(3) 又如:剪截铺(衣料店);剪筒(存放剪掉的蜡花的用具);剪直(直截了当,径直);剪断(亦作“简断”。利落,不啰嗦);剪鬃(剪去颈后的长毛。指短发)(4) 砍伐 ;截断松柏不剪。——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5) 又如:剪伐(砍伐;割刈);剪断(切断,打断);剪边(夺取别人所爱的妓女)(6) 除灭。杀戮此文王之所以止殃剪妖也。——《吕氏春秋·制乐》(7) 又如:剪屠(大肆杀戮);剪覆(全部消灭);剪弃(除去);剪落(削除);剪迹(犹灭迹)(8) 两手交叉 。如:反剪着手;剪手就缚;剪缚(倒背双手捆绑起来)(9) 拦截小人只在此大树坡剪径。——《水浒传》(10) 又如:剪江(在江中破浪而行);剪径强人(劫路的强盗);剪手(拦路抢劫的强盗)(11) 扫;挥动林冲把朴刀杆剪了一下,蓦地跳将出来。——《水浒全传》剪尾能惊獐鹿,咆哮吓杀狐狸。——《三遂平妖传》(12) 辩白,驳斥张千、 李万说一句,妇人就剪一句,妇人说得句句有理, 张千、 李万抵搪不过。——《古今小说》名词(1) 交刀,剪刀断恨并州无快剪,牵愁织女少长丝。—— 清· 孙枝蔚《思春辞》(2) 又如:磨剪;剪简(放蜡花的工具)(3) 形状像剪刀的东西 。如:火剪;夹剪;烛剪 [查看更多]
J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