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力的词语

  • 176、学力: 学力xuélì (1) 学问上的造诣,学问上达到的水平 英 knowledge;educational level academic attainments
  • 177、同力鸟:鸩的别名。
  • 178、同力: 力量相等。 同事功。 齐心协力;共同出力。
  • 179、贪天之功,以为己力: 词语解释⒈  贪:贪图。把天所成就的功绩说成是自己的力量。现指抹杀群众或领导的力量,把功劳归于自己。
  • 180、天力:上天之力;上天所助。
  • 181、通力合作: 通力合作tōnglì hézuò (1) 彼此不分界限,倾心尽力于同一件事 例 你我通力合作,得利大家均摊 英 make a concerted effort;give full coorporation to
  • 182、体力劳动: 主要靠体力进行的生产劳动。
  • 183、同心一力: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 184、土力: 土壤肥沃的程度。
  • 185、狮子搏象兔,皆用全力: 词语解释⒈  狮子不论与大象或是兔子搏斗,都会用尽全力。形容事情无论大小都认真对待,决不掉以轻心。
  • 186、狮子搏兔,亦用全力: 词语解释狮子搏兔,亦用全力[ shī zǐ bó tù,yì yòng quán lì ]⒈  见“狮象搏兔,皆用全力”。引证解释⒈  见“狮象搏兔,皆用全力”。
  • 187、狮象搏兔,皆用全力: 词语解释狮象搏兔,皆用全力[ shī xiàng bó tù,jiē yòng quán lì ]⒈  比喻对小事情也拿出全部力量认真对付。亦作:狮子搏兔,亦用全力。引证解释⒈  比喻对小事情也拿出全部力量认真对付。引清 黄宗羲 《<称心寺志>序》:“沾沾卷石之菁华,一花之开落,与 桑 经 酈 注争长 黄池,则是狮象搏兔,皆用全力尔。”亦作“狮子搏兔,亦用全力”。 茅盾 《谨严第一》:“狮子搏兔,亦用全力--这一句成语,最足以说明艺术巨匠们之无往而不谨严,丝毫不肯随便。”
  • 188、思力:思维能力。
  • 189、色力:犹气力;精力。
  • 190、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词语解释⒈  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老年,悲伤也没用了。国语辞典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shào zhuàng bù nǔ lì lǎo dà tú shāng bēi ]⒈  (谚语)​年轻力强时不奋发向上,年纪大了便后悔莫及。引《乐府诗集·卷三〇·相和歌辞五·古辞·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黄绣球·第二六回》:「『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就是这些秀才们情景。」
  • 191、视力表: 视力表shìlìbiǎo (1) 一种为检查视力而放在一定距离的远处读看的图表,图表印有一排排逐渐缩小的字母或符号 英 eye chart
  • 192、双动力大客车: 词语解释⒈  一种双能源的无轨电车。在无轨电车上装有柴油机或蓄电池组,当通过十字路口或不容许架设架空触线的路段时,由驾驶员操作使集电杆脱离架空触线,改用内燃机或蓄电池组驱动行驶。
  • 193、身单力薄:  身体瘦弱力气小。亦指人少力量不大。
  • 194、身力:自己的能力﹑力量。
  • 195、身体力行: 身体力行shēntǐ-lìxíng (1) 亲自勉力实践 例 但不能身体力行,则虽有所见,亦无所用。——明·章懋《答东阳徐子仁书》 英 make good earnestly;earnestly practise what one advocates
  • 196、霜力:霜的寒威。
  • 197、社会集团购买力:社会集团购买力是指社会为保护、增进全体成员的健康所投入或消耗的经济资源。
  • 198、生力: 精锐的力量;有生力量。 气力;生命力。 指有力气的。
  • 199、生力兵: 见“生力军 ”。
  • 200、生力军: 生力军shēnglìjūn (1) 原指新投入作战的战斗力很强的队伍,比喻新投入的能起积极作用的人员 例 青年人在各条战线上都要发挥生力军的作用 英 fresh activists
  • 拼音
  • 注音ㄌㄧˊ
  • 笔划2
  • 繁体
  • 五笔LTN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耒形,有柄有尖,用以翻地。用耒表示执耒耕作需要花费力气。“力”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体力,力气)(2) 同本义力,筋也。像人筋之形。——《说文》。筋下曰:肉之力也。二篆为转注。筋者其体,力者其用也。其行之以货力。——《礼记·礼运》。注:“筋骸强者也。”力农数耘。——《汉书·食货志》。注:“谓勤作之也。”有力如虎,执辔如组。——《诗·邶风》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孟子·梁惠王上》(3) 又如:四肢无力;力人(力气很大的人);力尽神危(力气精神都疲惫到极点);力软筋麻(力尽筋疲。筋疲力尽);力屈(力竭);力尽(力气用尽);力竭(力气用尽)(4) 力量战疾力。——《汉书·灌婴传》。注:“强力也。”愿将军量力而处之。——《资治通鉴》朽蠹不胜刀锯力,匠人虽巧欲何如?——韩愈《题木居士》盛夏力作。——宋· 苏轼《教战守》(5) 又如:力劣(力量薄弱);力薄(力量薄弱)(6) 能力欲为陛下所为者甚众,顾力不能耳。——《史记·淮阴侯列传》(7) 又如:理解力;才力(才能;能力);脑力(人的记忆、理解、想像等的能力);力用(能力和作用);力怯(力小胆怯)(8) 威力;权势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孟子》(9) 又如:权力(政治上的强制力量);暴力(强制力;武力);力征(以武力征伐);力正(以武力征伐);力制(以权力统御、控制);力攻(以武力攻伐);力役(以武力征伐);力政(以武力为政,暴政)(10) 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凡能使物体获得加速度或者发生形变的作用都称为力 。如:摩擦力;斥力;引力;合力;冲力;压力;阻力;推力;拉力(11) 劳役;仆役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论语》(12) 又如:力役(劳役);力征(力役之征)(13) 本指制法成治之功,后泛指功劳事功曰劳,治功曰力。——《周礼》拥佑太子,颇有力焉。——《汉书》(14) 兵士率见力决战。——《宋书·谢诲传》(15) 姓动词(1) 勤;致力,努力;从事于古训是式,威仪是力。——《诗·大雅·烝民》力周公正先天下。——《汉书·王莽传》。注:“勉力也。”郡中莫不耕稼力田。——《汉书·召信臣传》(2) 又如:力农(从事于农业);力田(致力耕种);力耕(努力耕作);力碌碌(匆忙的样子)(3) 役使视贱躯之可力,倾尽而为。——宋· 叶适《湖南运判到任谢表》(4) 又如:力役(强制老百姓从事的一种无偿劳动,是徭役的一种;服役;干体力活);力伐(力攻顽敌;力攻智取);极力指摘、驳斥副词(1) 尽力,竭力楼船力攻烧敌。——《汉书·南粤王传》游子常贫苦,力子天所富。——《后汉书·樊晔传》力请客。——明· 魏禧《大铁椎传》力主变法。——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力摧豪强。——清· 张廷玉《明史》力叮不释。——《聊斋志异·促织》(2) 又如:力正(尽力匡正);力子(勤勉力行的人);力田(致力农耕);力疾(尽力支撑着病体);力战(全力作战);力邓(勉强,奋力);力力碌碌(勤敏的样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