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化的词语

  • 101、化为:《周礼•考工记序》:“橘逾淮而北为枳……此地气然也。”常以比喻人由于环境的影响而由好变坏。
  • 102、化为己有:攫:夺取。有强行手段夺取别人的东西,占为己有。
  • 103、善施教化: 善于有步骤地引导别人学习。
  • 104、气化神: 对道家练气阶段练气化神境界的描述,即神气合而为一。
  • 105、光老化: 就是光促使皮肤过早地出现老化性改变。
  • 106、日化:指日用化学品,是人们平日常用的科技化学制品包括洗发水、沐浴露、护肤、护发、化妆品等等。
  • 107、成风化人: 通过倡导树立一种社会风气来影响、教育感化社会大众。
  • 108、革命化: 主要是指干部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品德和思想作风。
  • 109、合体进化: 合体+进步。
  • 110、多元文化:复杂社会背景下的多元文化。
  • 111、世俗化: 西方宗教社会学提出来的理论概念,主要用来形容在现代社会发生的一种变化,即宗教逐渐由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地位和深远影响退缩到一个相对独立的宗教领域里,政治、经济、文化等层面逐渐去除宗教色彩。
  • 112、上求下化: 上求是上求佛果,下化是下化众生。
  • 113、以德化民: 德是恩惠的意思,以德化民的解释应是;以恩惠来感化百姓,让百姓服从,相对的是用武力和镇压便百姓服从。一般多用于旧时帝王或官员对平民的统治手段。
  • 114、雪化冰消:形容初春景色的样子。
  • 115、多极化: 使变为有两个以上的重心:~发展。世界~。
  • 116、变化率: 经典指标ROC ROC是由当天的股价与一定的天数之前的某一天股价比较,其变动速度的大小,来反映股票市场变动的快慢程度。大多数的书籍上把ROC叫做变动速度指标、变动率指标或变化速率指标。从英文原文直译应该是变化率。
  • 117、新变化: 1.辨析考证:反复~。也作辨证。 2.合乎辩证法的:~关系ㄧ~的统一。
  • 118、神神化化:神秘又夸张。
  • 119、血化为碧:碧:碧玉。人死后血液凝固为碧玉。形容为正义而流的鲜血。比喻人的精诚所至。
  • 120、化血成碧:形容一个人精诚忠正
  • 121、羽化飞升:指肉身死去,灵魂或者精神之类的其它东西飞升到更高一层的界面。
  • 122、鼠化散: 是一种药名,主治走马牙疳。
  • 123、鹰化为鸠,犹憎其眼: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虽阳和布气,鹰化为鸠,至于识者,犹憎其眼。”
  • 124、鹰化为鸠,犹憎其眼: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虽阳和布气,鹰化为鸠,至于识者,犹憎其眼。”
  • 125、牙齿化石: 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最常见的是骨头与贝壳等。
  • 拼音huà,huā
  • 注音ㄏㄨㄚˋ,ㄏㄨㄚ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WXN
  • 五行

基本释义

huà动词(1) 用掉、耗费。同“花” 。如:化钱;化工夫(2) 另见huàhuā动词(1) (古字为“匕”。会意。甲骨文,从二人,象二人相倒背之形,一正一反,以示变化。本义:变化,改变)(2) 同本义匕,变也。——《说文》。徐灏曰:“匕化古今字。”知变化之道。——《易·系辞传》。虞注:“在阳称变,在阴称化,四时变化。” 荀注:“春夏为变,秋冬为化,坤化为物。”和故百物化焉。——《礼记·乐记》若欲其化也。——《周礼·柞氏》。注:“犹生也。”状态而实无别而为异者谓之化。——《荀子·正名》。注:“化者改旧形之名。”胜败若化。——《国语·晋语》。注:“言转化无常也。”因时而化。——《吕氏春秋·察今》终不能化。——《史记·货殖列传》身化促织。——《聊斋志异·促织》而骨化石。——清· 林觉民《与妻书》(3) 又如:化现(变化);化心(改变其心性);化先(四时变化之始);化治(变化治理)(4) 教化化,教行也。——《说文》。段注:“上匕之而下从匕谓之化。”以礼乐合天地之化。——《周礼·大宗伯》渐也,顺也,靡也,久也,服也,羽也,谓之化。——《荀子·七法篇》神则能化矣。——《荀子·不苟篇》变则化。——《礼记·中庸》淳淳乎纯谨畏化。——《吕氏春秋·士容》。注:“教也。”明明求仁义,常恐不能化民者,卿大夫意也。——杨恽《报孙会宗书》(5) 又如:化声(因推行教化而有声誉);化行(教化播扬于某地);化诲(开导教诲);化雨(比喻善于施教,犹如雨水滋润植物一样);化作(化育生成);化物(化育外物);化胎(化育成胎);化气(化育之气);化光(德化光大);化向(受德化而归顺);化流(德化传布)(6) 感化;转变人心正月实来化我也。——《公羊传·桓公六年》。注:“行过无礼谓之化。”是以圣王制世御俗,独化于陶钧之上。——邹阳《狱中梁王书》(7) 又如:化俗(化民成俗,改善习俗);化物(感化外物);化服(感化顺服);化盗(感化盗贼使为良民)(8) 募化你去那里化些斋吃。——《西游记》(9) 又如:化饭(化斋);化布施(即化缘。佛教用语。募化钱粮);化钱(募化钱财);化斋(僧道向人募化斋饭)(10) 用火烧 。如:化人场(化人厂。即火葬场);火化(11) 消化;领会,融会贯通学而不化,非学也。——杨万里《庸言》(12) 又如:化食;食古不化(13) 死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晋· 陶渊明《读山海经》惟君平昔,聪明绝人,今虽化去,夫岂无物!——唐· 刘禹锡《祭柳员外文》(14) 消除,去掉以化腥臊。——《韩非子·五蠹》名词(1) 习俗,风气伤化败俗,大乱之道也。——《汉书》(2) 造化。自然的功能修短随化。——王羲之《兰亭集序》(3) 又如:化力(造化之力);化元(造化的本原);化功(造化之功);化儿(造化小儿)(4) 化学 。如:数理化后缀词(1) 使成为,使变成 ——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后面,以构成动词。如:绿化;电气化;现代化(2) 另见huā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