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化的词语

  • 126、太阳文化: 天体太阳光和热相关的人类文明成果。
  • 127、多元化:  向多方面发展(与“一元化”相对)。
  • 128、文人化: 指来自民间的文学样式,经过文人的使用改造,逐渐脱去粗俚通俗的色彩。
  • 129、万物自化:谓无为而治。语本《老子》:'我无为而民自化。'
  • 130、鼠化散: 是一种药名,主治走马牙疳。
  • 131、不生不化:生,指生发;化,指变化。不生不化的意思是既不生发也不变化,指生命处于静止而不变化的状态。
  • 132、大众化: 人们中普遍的现象或事物称为大众化
  • 133、金属氧化物半导体集成电路:金属氧化物半导体集成电路是由金属、氧化物和半导体场效应管组成的集成电路。
  • 134、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廖化﹐三国蜀将。三国后期﹐蜀名将相继死亡﹐后主以廖化充当先锋﹐成为突出的人物。后以"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比喻团队里面没有出众的新人,要年老的,有经验的人来担负重任。
  • 135、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廖化﹐三国蜀将。三国后期﹐蜀名将相继死亡﹐后主以廖化充当先锋﹐成为突出的人物。后以"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比喻团队里面没有出众的新人,要年老的,有经验的人来担负重任。
  • 136、鹰化为鸠,众鸟犹恶其眼: 鹰化为鸠,众鸟犹恶其眼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yīng huà wéi jiū,zhòng niǎo yóu wù qí yǎn,意思是比喻外表变化,凶恶的本性不改,仍遭厌恶。
  • 137、鹰化为鸠,犹憎其眼: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虽阳和布气,鹰化为鸠,至于识者,犹憎其眼。”
  • 138、中央文化革命小组:1966~1969年中共中央设置的领导“文化大革命”的机构。
  • 139、资产阶级自由化:资产阶级自由化,是我国改革开放之初逐渐出现的一股政治思潮。
  • 140、文化生活出版社: 1935年5月,巴金等创办于上海。初名“文化生活社”,同年9月改名。曾编辑出版《文学丛刊》、《现代长篇小说丛书》、《译文丛书》等。1954年并入新文艺出版社(现上海文艺出版社)。
  • 141、白化病: 一种先天性疾病,患者体内缺乏色素,毛发呈白色,皮肤呈粉白色,眼睛怕见光。患这种病的人俗称天老儿。
  • 142、文化馆: 文化馆wénhuàguǎn (1) 文化活动中心,作用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并给群众文娱活动提供场所 英 cultural centre
  • 143、至化: 1.极美好的教化。
  • 144、知化:谓通晓事物变化之理。
  • 145、坐化: 坐化zuòhuà (1) 佛教指和尚盘膝坐着安然死去 例 禅师听得大惊,走至房中看时,见五戒师兄已自坐化去了。——冯梦龙《古今小说》 英 death (of Buddhist monks);die in a sitting posture
  • 146、造化弄人:造化:命运。弄:捉弄。命运捉弄人。
  • 147、氧化银: 词语解释⒈  棕黑色晶体。加热或见光会分解。溶于氨水、硝酸,难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与可燃性有机物摩擦会燃烧。由硝酸银溶液加氢氧化钠溶液作用制得。用作氧化剂、玻璃抛光剂、催化剂、净水剂等。
  • 148、阳化:指男子生育机能。
  • 149、雅化: 1.谓趋于文雅﹑高雅。 2.纯正的教化。
  • 150、养化:谓致力于人心﹑风俗的转变,教化。
  • 拼音huà,huā
  • 注音ㄏㄨㄚˋ,ㄏㄨㄚ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WXN
  • 五行

基本释义

huà动词(1) 用掉、耗费。同“花” 。如:化钱;化工夫(2) 另见huàhuā动词(1) (古字为“匕”。会意。甲骨文,从二人,象二人相倒背之形,一正一反,以示变化。本义:变化,改变)(2) 同本义匕,变也。——《说文》。徐灏曰:“匕化古今字。”知变化之道。——《易·系辞传》。虞注:“在阳称变,在阴称化,四时变化。” 荀注:“春夏为变,秋冬为化,坤化为物。”和故百物化焉。——《礼记·乐记》若欲其化也。——《周礼·柞氏》。注:“犹生也。”状态而实无别而为异者谓之化。——《荀子·正名》。注:“化者改旧形之名。”胜败若化。——《国语·晋语》。注:“言转化无常也。”因时而化。——《吕氏春秋·察今》终不能化。——《史记·货殖列传》身化促织。——《聊斋志异·促织》而骨化石。——清· 林觉民《与妻书》(3) 又如:化现(变化);化心(改变其心性);化先(四时变化之始);化治(变化治理)(4) 教化化,教行也。——《说文》。段注:“上匕之而下从匕谓之化。”以礼乐合天地之化。——《周礼·大宗伯》渐也,顺也,靡也,久也,服也,羽也,谓之化。——《荀子·七法篇》神则能化矣。——《荀子·不苟篇》变则化。——《礼记·中庸》淳淳乎纯谨畏化。——《吕氏春秋·士容》。注:“教也。”明明求仁义,常恐不能化民者,卿大夫意也。——杨恽《报孙会宗书》(5) 又如:化声(因推行教化而有声誉);化行(教化播扬于某地);化诲(开导教诲);化雨(比喻善于施教,犹如雨水滋润植物一样);化作(化育生成);化物(化育外物);化胎(化育成胎);化气(化育之气);化光(德化光大);化向(受德化而归顺);化流(德化传布)(6) 感化;转变人心正月实来化我也。——《公羊传·桓公六年》。注:“行过无礼谓之化。”是以圣王制世御俗,独化于陶钧之上。——邹阳《狱中梁王书》(7) 又如:化俗(化民成俗,改善习俗);化物(感化外物);化服(感化顺服);化盗(感化盗贼使为良民)(8) 募化你去那里化些斋吃。——《西游记》(9) 又如:化饭(化斋);化布施(即化缘。佛教用语。募化钱粮);化钱(募化钱财);化斋(僧道向人募化斋饭)(10) 用火烧 。如:化人场(化人厂。即火葬场);火化(11) 消化;领会,融会贯通学而不化,非学也。——杨万里《庸言》(12) 又如:化食;食古不化(13) 死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晋· 陶渊明《读山海经》惟君平昔,聪明绝人,今虽化去,夫岂无物!——唐· 刘禹锡《祭柳员外文》(14) 消除,去掉以化腥臊。——《韩非子·五蠹》名词(1) 习俗,风气伤化败俗,大乱之道也。——《汉书》(2) 造化。自然的功能修短随化。——王羲之《兰亭集序》(3) 又如:化力(造化之力);化元(造化的本原);化功(造化之功);化儿(造化小儿)(4) 化学 。如:数理化后缀词(1) 使成为,使变成 ——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后面,以构成动词。如:绿化;电气化;现代化(2) 另见huā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