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匹的词语

  • 1、国之存亡,匹夫有责:匹夫:平民男子。指国家兴亡大事,每个平民都有责任。
  • 2、国际伤残人奥林匹克运动会: 简称“伤残人奥运会”。1960年首届世界伤残人运动会在罗马举行。后与英国伤残人康复中心举办的斯托克曼德维尔运动会合并成“国际伤残人奥运会”。1989年国际伤残人奥委会成立,决定国际伤残人奥运会每四年举办一次,会期十五天。一般在夏季奥运会举办国举行。比赛项目有田径、羽毛球、国际象棋、击剑、草地滚木球、足球、乒乓球、排球、举重、轮椅篮球、射箭、轮椅马拉松、门球、落地台球、摔跤、柔道、自行车、游泳等。
  • 3、匹夫不可夺志也:匹夫:古指平民中的男子,后泛指一般人。比喻即使对一个普通的人,也不能随意改变他的志向。形容意志坚定,不可动摇。
  • 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词语解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tiān xià xīng wáng,pǐ fū yǒu zé ]⒈  谓国家兴盛或衰亡,每个普通的人都有责任。语本清顾炎武《日知录·正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引证解释⒈  谓国家兴盛或衰亡,每个普通的人都有责任。引语本 清 顾炎武 《日知录·正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孙中山 《孙文学说--行易知难》第七章:“吾国人果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则人人当自奋矣。”国语辞典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tiān xià xīng wáng pǐ fū yǒu zé ]⒈  语本清·顾炎武指国家的盛衰是全国人民的责任。引《日知录·卷一七·正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 5、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词语解释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sān jun1 kě duó shuài ,pǐ fū bú kě duó zhì ]⒈  语出《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何晏集解:“三军虽众,人心不一,则其将帅可夺而取之;匹夫虽微,苟守其志,不可得而夺也。”国语辞典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sān jūn kě duó shuài pǐ fū bù kě duó zhì ]⒈  (谚语)​比喻人若坚守意念,任何人都不能改变他的志气。引《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三国魏·何晏·集解:「匹夫虽微,苟守其志,不可得而夺也。」
  • 6、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词语解释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pǐ fū wú zuì,huái bì qí zuì ]⒈  百姓本没有罪,因身藏璧玉而获罪。原指财宝能致祸。后亦比喻有才能、有理想而受害。引证解释⒈  百姓本没有罪,因身藏璧玉而获罪。原指财宝能致祸。后亦比喻有才能、有理想而受害。引《左传·桓公十年》:“初, 虞叔 有玉, 虞公 求旃。弗献。既而悔之,曰:‘ 周 谚有之:“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吾焉用此,其以贾害也。’乃献之。”《三国志·魏志·文昭甄皇后传》:“今世乱而多买宝物,匹夫无罪,怀璧为罪。又左右皆飢乏,不如以穀振给亲族邻里,广为恩惠也。”中英杰 《罗浮山血泪祭》:“天之苍苍,正色何色?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万能的真理你为什么无动于衷?”亦省作“匹夫怀璧”。 清 叶廷琯 《鸥波渔话·藏书画沽祸》:“书画之癖,往往沽祸,古今皆然,亦匹夫怀璧之义。”国语辞典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pǐ fū wú zuì huái bì qí zuì ]⒈  拥有珍宝容易招来祸害。吾焉用此,其贾害也。』」也作「匹夫无罪,怀璧为罪」。引《左传·桓公十年》:「初,虞叔有玉,虞公求旃,弗献。既而悔之,曰:『周谚有之:「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 7、匹羣: 词语解释⒈  犹伴侣,伙伴。
  • 8、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词语解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 dōng jì ào lín pǐ kè yùn dòng huì ]⒈  国际奥委会主办的世界性冬季项目运动会。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组成部分。始于1924年,每四年举行一次。原与夏季奥运会同年举行,1994年始与夏季奥运会相间举行。比赛项目有:冰球、滑冰、滑雪、现代冬季两项、有舵雪橇和无舵雪橇等。
  • 9、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词语解释⒈  简称“国际奥委会”。国际综合性体育组织。奥林匹克运动的最高权力机构。1894年6月由顾拜旦发起成立。每年至少举行一次全体委员会议。与各国奥委会和各国际单项体育组织之间有相互承认关系。只有获国际奥委会承认的国家奥委会才有权派队参加奥运会,只有获国际奥委会承认的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其管辖的运动项目才能列入奥运会比赛。总部设在瑞士洛桑。
  • 10、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 词语解释⒈  中学生的一种国际化学竞赛。第一届竞赛于1968年在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举行。以后每年(除1971年外)举行一次。中国于1987年起正式参加该竞赛。竞赛题包括理论题和实验题(交实验报告),分别于两天内举行。竞赛题的特点是难度较大、灵活性强,参赛者除应具备中学化学基础知识外,还应具备较扎实的数学、物理等知识,更应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和敏捷的应变能力。
  • 11、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 词语解释⒈  中学生的一种国际物理竞赛。创始于1967年。第一届竞赛在波兰华沙举行,以后每年举行一次,第二十五届在中国北京举行。竞赛内容除中学物理外,还有大学普通物理,所用数学工具也超出中学范围,如可用到微积分。竞赛除理论题外,还有实验题。
  • 12、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 词语解释⒈  中学生的一种国际数学竞赛。1956年由罗马尼亚的罗曼教授发起。第一届竞赛于1959年在罗马尼亚布拉索举行,以后每年举行一次(仅1980年中断)。该赛分两场笔试,每场四个半小时,分别安排在两天举行。中国自1986年第二十七届起正式组队参赛,曾多次获得团体冠军。
  • 13、国际伤残人奥林匹克运动: 词语解释⒈  简称“伤残人奥运会”。1960年首届世界伤残人运动会在罗马举行。后与英国伤残人康复中心举办的斯托克·曼德维尔运动会合并成“国际伤残人奥运会”。1989年国际伤残人奥委会成立,决定国际伤残人奥运会每四年举办一次,会期十五天。一般在夏季奥运会举办国举行。比赛项目有田径、羽毛球、国际象棋、击剑、草地滚木球、足球、乒乓球、排球、举重、轮椅篮球、射箭、轮椅马拉松、门球、落地台球、摔跤、柔道、自行车、游泳等。
  • 14、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词语解释⒈  匹夫:平民男子。指国家兴亡大事,每个平民都有责任。
  • 15、奥林匹克运动会: 奥林匹克运动会(英语:Olympic Games 希腊语:Ολυμπιακο? Αγ?νε?),简称“奥运会”。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的世界性综合运动会。因起源于古希腊奥林匹亚而得名。每四年举行一次。古代奥运会从公元前776年到公元393年,共历经二百九十三届,后被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以异教活动罪名而废止。1894年在巴黎召开的国际体育会议,根据顾拜旦倡议成立国际奥委会,并决定恢复奥运会。现代第一届奥运会于1896年在希腊雅典举行,此后在世界各地轮流举行,每届会期十六天。比赛项目共有三十多个大项。1924年开始举办冬季项目的奥运会。习惯上将非冬季项目的奥运会称为“夏季奥运会”或“奥运会”。
  • 16、一匹: 表数量。用于布帛,古代以四丈为一匹。亦指整卷的布帛,长度不一。 表数量。用于牲畜或禽鸟。 表数量。犹一片。用于连接成片的物体。
  • 17、羣匹:1. 群臣。2. 同类匹俦。更多解释 3. 群臣。《诗·大雅·假乐》:“威仪抑抑,德音秩秩,无怨无恶,率由羣匹。” 郑玄 笺:“循用羣臣之贤者,其行能匹耦己之心。” 陈奂 传疏谓 毛 虽无传,然探下文“朋友,羣臣也”之训,“则此羣匹为羣臣,传意亦然也”。 4. 同类,匹俦。《荀子·礼论》:“今夫大鸟兽,则失亡其羣匹,越月踰时,则必反船。” 南朝梁何逊 《临行与故游夜别》诗:“歷稔共追随,一旦辞羣匹。”
  • 18、鲜有其匹:指很少有能跟他相比的。
  • 19、马匹: 马匹mǎpǐ (1) 马的总称 英 horses
  • 20、众匹:诸对手。
  • 21、鸳匹:指配偶。
  • 22、亚匹:同一流人物
  • 23、相匹: 1.相当;相敌。 2.谓男女相配。
  • 24、贤匹:贤惠的配偶。
  • 25、吾匹: 1.犹我类。指与己地位对等者。 2.犹我类。指与己志同道合者。
  • 拼音
  • 注音ㄆㄧ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AQV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会意。据金文,象以山崖的凹凸不平来比喻布的摺皱。本义:中国古代计算布帛的单位,四丈为匹)(2) 量词。用于纺织品或缧马等匹,四丈也。——《说文》遂成丈匹。——《后汉书·列女传》半匹红绡一丈绫。——唐· 白居易《卖炭翁》(3) 又如:匹练(一匹白绢);匹帛(泛指纺织品);匹段(泛指丝织品)(4) 志同道合的人;伴侣;配偶常以鳏旷多感,或谋新匹。——李朝威《柳毅传》(5) 又如:匹夫匹妇(指平民男女。泛指常人);匹夫小谅(指老百姓所抱守的小节小信);匹夫沟渎(拘守普通人的小信小节);匹群(犹伴侣,伙伴);匹双(匹偶,配偶)(6) 同类;友辈无怨无恶,率由群匹。——《诗·大雅·假乐》(7) 又如:匹畴,匹俦(同类);匹侪(同类;同伴)(8) 匹敌,对手似此良医,世罕其匹,未可废也。——《三国演义》(9) 又如:世无其匹(10) 二人畴匹,二人为匹,四人为畴。——玄应《一切经音义》(11) 雌雄 。如:匹居(雌雄同居);匹处(雌雄同处);匹耦(雌雄配对)(12) 成对 。如:匹鸟(成对的鸟);匹植(成对成行地种植);匹禽(成对的鸟)(13) 通“譬”。比喻匹诸俘伪。——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匹如元不到京来。——元稹《酬乐天醉别》动词(1) 匹敌;比得上,相当作丰伊匹。——《诗·大雅·文王有声》。传:“匹,配也。”秦晋匹也,何以卑我?——《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怀质抱情,独无匹兮。——《楚辞·九章·怀沙》(2) 又如:天下谁能匹;匹休(比配;媲美);匹比(比);匹耦(投合);匹遇(遇合);匹亚(不相上下,势均力敌);匹驰(并驰)(3) 匹配;相配 。如:匹偶(婚配)(4) 正对着;冲着 。如:匹头匹脑(对准头脸);匹头(迎面,劈头)形容词(1) 单独 。如:匹马(一匹马。亦指单身独骑) “疋”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