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卑的词语

  • 1、怒而挠之,卑而骄之:诡道十二法之一,是指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 2、降尊临卑,屈高就下:降:降低;临:面临;卑:低微。指地位高的人放下架子与地位低的人交往。
  • 3、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自;从;迩:近;卑:低下。走远路必须要从近处开始,登高必须从低处开始。比喻做事情都得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 4、鸷鸟将击,卑飞敛翼:比喻欲擒故纵,伺机而后发。
  • 5、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 词语解释⒈  卑:低;迩:近。登高山须从低处开始,走远路要从近处开始。比喻做事要扎扎实实,循序渐进。
  • 6、卑笾: 词语解释卑笾[ bēi biān ]⒈  无足的浅底食器。
  • 7、卑冗: 词语解释卑冗[ bēi rǒng ]⒈  职位低微闲散。低下庸劣。
  • 8、恬卑:意思是对自己的粗俗不雅言行没有丝毫的羞愧之色
  • 9、不吭不卑:指不卑下也不高傲,形容态度言语有分寸。
  • 10、识昧高卑:识:见识;昧:昏暗。不懂得高下尊卑
  • 11、不识尊卑: 不知道贵贱、地位高低。
  • 12、礼别尊卑: 礼节要根据人们地位的高低而有所区别。
  • 13、不鄙位卑: 即“不瞧不起(鄙视)地位卑微(低下)(的人)”。“位”,是地位的意思。“卑”,是卑微、低下的意思。“位卑”,即地位卑微、地位低下。
  • 14、尊卑:贵贱;位分的高低。 指长辈和晩辈。
  • 15、自卑: 自卑zìbēi (1) 低估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各方面不如人 英 feel oneself inferior;be self-abased
  • 16、有卑: 1.见"有庳"。
  • 17、抑卑:贬低。
  • 18、喧卑:喧闹低下。 借指人世间。 指杂乱低下的地位。
  • 19、偞卑:谓身份低下卑微。
  • 20、鲜卑: 鲜卑Xiānbēi (1) 本指一种兽,古代鲜卑人崇拜它,因而把它用作部族(部落)的名称,居住在今东北、内蒙古一带 英 匈奴serbi
  • 21、污卑:卑污。谓品行卑劣,心地肮脏。
  • 22、天高听卑:天:上天。卑:低下,指人间。原指天高高在上,却能够听到人间私语,据其善恶而降祸福于人。指上天神明,能洞察人间万事。多用来称颂帝王圣明。
  • 23、叹老嗟卑:感叹年已老大而犹未显达。
  • 24、权重秩卑:权力大官品低。
  • 25、屈尊就卑:原指降低尊贵的身份以就低下的礼仪。现用来形容委屈自己去屈就比自己低下的职位或人。
  • 拼音bēi
  • 注音ㄅㄟ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RTFJ
  • 五行

基本释义

形容词(1) (椑之古字,本义是圆搕,一种酒器)(2) 地位低微卑,庳也。——《广雅》文王卑服。——《书·无逸》人皆赴高,己独赴下卑也。——《管子·水地》天尊地卑。——《易·系辞》位卑则足羞。——唐· 韩愈《师说》先帝不以臣卑鄙。——诸葛亮《出师表》(3) 又如:卑弁(下级武职对上级的自称);卑寒(谦词。谓位卑家贫);卑陋(低矮简陋);卑辱(卑微屈辱);卑人(地位低下的人)(4) 地势低下。与“高”相对谓山盖卑。——《诗·小雅·正月》卑高已陈。——《礼记·乐记》闻长沙卑湿。——《史记·屈原贾生列传》(5) 又如:卑小(矮小);卑隘(低矮狭窄);卑洼(低洼)(6) 衰微,衰弱王室其将卑乎?——《国语·周语》(7) 素质低下非天质之卑,则必不若余之专耳。——宋濂《送东阳马生序》(8) 谦恭卑礼厚币以招贤者。——《史记·魏世家》(9) 又如:卑谨(谦卑恭敬);卑顺(谦恭驯顺)动词(1) 轻视,小看何以卑我?——《国语·晋语四》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汉· 晁错《论贵粟疏》(2) 又如:卑侮王室(贱视并凌辱王室成员)(3) 低俯 。如:卑身贱体(弯腰俯首,屈从奉迎);卑躬(卑体,卑身。低身,屈身)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