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印的词语
- 126、两面印:即穿带印。印章的一种。印的上下面都刻有印文,大多是一面刻姓名,一面刻字号的私印,盛行于汉代。
- 127、烙印: 烙印làoyìn (1) 烫在人、动物或器物上的火印。多比喻不易磨灭的痕迹 英 brand (2) 用火烧铁在牲畜或器物上烫成痕迹;比喻深刻地留下印象 例 历史又一次将这教训烙印在那些愿意正视事实的人们的心上 英 brand
- 128、空印: 1.佛教语。地﹑水﹑火﹑风﹑空五大印相之一。以拇指作形﹐象征虚空﹐故称。
- 129、开印: 开印kāiyìn (1) 开机印制 例 这书刚开印 英 begin to put…into print
- 130、景印:影印。用照相或化学的方法制版印刷,多用于翻印书籍或图表等。
- 131、金印:旧时帝王或高级官员金质的印玺。借指官职。 宋代称犯人脸上刺的字。 指公文﹑证件上的金泥印章。
- 132、节印:符节和印信。
- 133、解印: 1.解下印绶。谓辞免官职。
- 134、脚印: 脚印,脚印儿jiǎoyìn,jiǎoyìnr (1) 脚踏过的痕迹。多喻走过的路,留下的事迹 英 step
- 135、交印:交出官印,谓卸职。
- 136、火印: 火印huǒ yìn 1. 把烧热的铁器或铁质的图章烙在物体上而留下的标记。 英 a mark burned on bamboo or wooden articles; 2. 用烙铁烧出简单易识的图样以标明产品或质量或所有权的印记、烙印。 英 brand; 3. 在犯人身上用火烙的印记。
- 137、火烙印:即烙印。比喻不易磨灭的标记。
- 138、黄封印: 黄纸或黄绢所制的皇家封条。用于酒坛。
- 139、龟印: 雕成龟形印纽的印章。语本汉·卫宏《汉官旧仪补遗》卷上:“列侯印黄金龟纽,文曰印;丞相、大将军黄金印龟纽,文曰章。”后遂用作官印的通称。 雕成龟形印纽的印章。后遂用作官印的通称。
- 140、调印: 1.调换印信。借指换文。
- 141、石印: 石印shíyìn (1) 用石版印刷 英 lithography
- 142、大印: 大印dàyìn (1) 图章(多指公章) 英 seal;stamp
- 143、重印: 重印chóngyìn (1) 再次印刷 例 再版重印 英 reprint
- 144、佛印:佛教禅宗认为人之自有的心性即是佛心,因其永久不变,犹如印契,故名之为'佛心印',省称为'佛印'。宋僧,名了元。字觉老,与苏轼﹑黄庭坚相友善,能诗。哲宗元符元年圆寂。
- 145、秘印:佛教语。谓与佛心秘密相印契。
- 146、相印法:古时观测印章篆文以占卜吉凶的方法。
- 147、五印字: 古印度文,即梵文。
- 148、五印度:即印度。古印度区划为东﹑西﹑南﹑北﹑中五部,故称。此种划分起源甚早,《往世书》中即已有之。
- 149、通印子鱼: 1.亦称"通应子鱼"。 2.即子鱼。宋王安石《送福建张比部》诗有"长鱼俎上通三印"之句,福州濒海多鱼,初不专指子鱼而言。至苏轼《送牛尾狸与徐使君》诗"通印子鱼犹带骨,披绵黄雀漫多脂",始以"通印子鱼"对"披绵黄雀"。亦有称"通应子鱼"者,或以为出于通应江水,或以为其地有通应侯庙。
- 150、印经院:印造佛经的机构。
- 拼音yìn
- 注音ㄧㄣˋ
- 笔划5
- 繁体印
- 五笔QGBH
- 五行水
基本释义
名词(1)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是手爪,右象跪着的人,合起来表示用手按人使之跪拜。本义:官印)(2) 同本义印,执政所持信也。——《说文》玺者,印也。印者,信也。——蔡邕《独断》印,验也。——《苍颉篇》玺谓之印。——《小尔雅》。按,古上下通曰玺。秦以来,天子诸侯王称玺,独以玉;列侯至二千石曰章,千石至四百石曰印。每字为一印。——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密布字印。每一字皆有数印。其印自落。(3) 又如:印务(有关印章管理和收发文书的工作;也指官印和职务);印券(盖有官印的凭证);印佩(官印);印牌(将印或令牌);印囊(古代装印信的口袋);印曹(掌刻印的官)(4) 泛指图章凡写诗文,名印当在上,字印当在下,道号又次之…试看宋元诸儒真迹中,用印皆然。—— 明· 徐官《古今印史》(5) 又如:打印(盖图章);印匣(印章盒);印篆(印章);印合(印盒,模子)(6) 痕迹,标记原来宋时,但是犯人,徒流迁徙的,都脸上刺字,怕人恨怪,只唤做“打金印”。——《水浒传》(7) 又如:手印;印痕;印识(犹印记)(8) 用尖头工具划的线 。如:活塞在汽缸壁上划的一道印(9) 姓动词(1) 盖章县啬夫若丞及仓、乡相杂以印之。——《睡虎地秦墓竹简》(2) 又如:印子债(一种高利贷,即印子钱);印结(清制外省人在京考试或捐官,皆须在京的同乡京官为具保结,上盖六部印,这文书叫“结”。盖印的“结”叫“印结”);印马(验收马匹时诸监按马之优劣,在不同部位加不同印记);印子铺(房)(放印子钱的处所);印封(盖印的封泥);印署(盖印签押)(3) 印刷板印书籍。——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若止印二三本。若印数十本。此印者才毕。(4) 又如:印板(指用木或金属雕成的印刷底板);印板儿(刻着字的板。喻印象深刻);印造(印刷制作)(5) 印证 。证明与事实相符虽时光倒流,儿时可再,而亦无与为证印者矣。(证印:印证)。——清· 袁枚《祭妹文》(6) 又如:印正(证明;验证)(7) 铭刻 。如:深深印在脑子里(8) 直接将 印在 上 。如:印有两分的邮票(9) 使物上留下痕迹脚上印着黄泥。——郭沫若《女神》(10) 又如:印合(模子) [查看更多]
Y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