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厌的词语

  • 176、厌祭: 古代祭祀常用活人为“尸”,代死者受祭,不用“尸”的祭称厌祭。
  • 177、厌忌: 1.憎恶妒忌。
  • 178、忌厌:犹厌恶。
  • 179、厌讥: 厌恶讥讽。
  • 180、厌恶剂: 向有毒的家庭应用品中添加。
  • 181、厌祸: 谓停止降灾祸。
  • 182、厌慁: 厌烦。
  • 183、五荤三厌: 为中国古代的“斋戒”饮食的禁忌,最早为道家、儒家所推崇,后被外来宗教引用。五荤:西方以大蒜、小蒜、兴渠、慈蒜、茖葱为五荤,道家以韭、蒜、芸薹、胡荽、薤为五荤;三厌:道教忌食的三种肉:即雁、狗、乌龟。
  • 184、三荤五厌:泛指荤腥食物。
  • 185、厌秽: 厌恶。
  • 186、厌患: 厌恶。
  • 187、模糊厌恶:人们在熟悉的事情和不熟悉的事情之间更喜欢熟悉的那个,而回避选择不熟悉的事情去做。
  • 188、厌恨: 厌恨yànhèn (1) 讨厌、憎恨 例 他厌恨那种势利小人 英 detest and hate bitterly
  • 189、溪壑无厌:溪壑:两山之间的河流、深谷,比喻难以填满的欲望。厌:满足。比喻人的贪欲太大,难以满足。
  • 190、厌劾: 谓用迷信的方法消灾除邪。
  • 191、厌捍: 压伏。
  • 192、厌厌害害: 精神不振,情思绵绵貌。
  • 193、厌蛊: 谓以巫术致灾祸于人。
  • 194、蛊厌:用邪术制人。
  • 195、隔厌: 1.厌恶。
  • 196、龟厌不告: 谓屡加龟卜,致使龟灵厌恶,不再以吉凶告人。比喻很有效的东西,过度使用也会失灵。语出《诗•小雅•小旻》:“我龟既厌,不我告犹。” 谓屡加龟卜,致使龟灵厌恶,不再以吉凶告人。比喻很有效的东西,过度使用也会失灵。
  • 197、符厌:指道士巫师符咒厌胜的法术。
  • 198、厌副: 满足。
  • 199、厌愤: 1.厌恶愤恨。
  • 200、不厌其烦: 不厌其烦bùyàn-qífán (1) 不嫌麻烦 例 有抑扬顿挫、低回往复的韵文,多读也不厌其烦。——郭沫若《洪波曲》 英 do not mind to take all the trouble;be very patient
  • 拼音yàn
  • 注音ㄧㄢ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DDI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厂(hǎn),猒(yàn)声。厂,象山崖石穴形。《说文》:“厌,笮也。”意思是“压”。由“犬、肉、甘”三部分合起来,会意,表示“吃饱”、“满足”。本义:吃饱)(2) 饱,满足。后作“餍”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不厌。——《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秦之欲无厌。—— 宋· 苏洵《六国论》求之者无厌。——宋· 苏轼《教战守》(3) 又如:厌极(满足穷尽);厌饫(吃饱;吃腻;满足);厌塞(满足);厌伪(对奸邪巧伪感到满意);厌恋(以此为满足而眷恋);厌副(满足);厌足(满足)(4) 憎恶;嫌弃人常厌事。——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惟厌事也。犹厌言兵。——宋· 姜夔《扬州慢》无厌其为迂。——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这儿我住厌了。——曹禺《雷雨》(5) 又如:厌世(现世;出丑露乖);厌厌地(无精打采地;微弱的样子);厌物(骂人话,指讨人厌的东西);厌钝(讨厌,扫兴);厌色(厌烦、不满的脸色);厌苦(厌烦以为苦事)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