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叔的词语
- 1、血叔:嫡亲的叔父。
- 2、只叔:其起源为一通俗的说法“啊,这里有一只怪蜀黍”,略写为“啊,这里有一只叔”。
- 3、太叔: 复姓。传为春秋时卫文公子太叔仪之后。汉有尚书太叔雄。见《通志·氏族一》。
- 4、王任叔:王任叔(1901—1972),乳名朝伦,谱名运镗,字任叔,号愚庵,笔名巴人等,浙江省奉化区大堰村(今大堰镇)人。
- 5、从祖叔: 祖父亲兄弟(即从祖祖父)的比父亲年幼的儿子,即父亲的堂弟(即从父弟)。
- 6、族叔:族父中年少于父者。亦称同族中与父同辈而年少于父者。
- 7、子叔:复姓。春秋时鲁国有子叔声伯。见《国语.鲁语上》。
- 8、仲叔:指兄弟中排行第二者。 泛指兄弟﹑弟弟。 犹伯仲。评论人的才能时,比喻不相上下。 复姓。春秋卫有仲叔于奚。见《左传.成公二年》。
- 9、中叔: 复姓。
- 10、夷叔: 1.伯夷﹑叔齐的并称。
- 11、幺叔:排行最小的叔父。
- 12、养叔:指春秋楚臣养由基。
- 13、小叔: 小豆。 称夫之弟。
- 14、小爷叔:方言。对表现较差而又难以管束的青年人的贬称。
- 15、贤叔:对他人叔叔的敬称。
- 16、五叔: 指周公的五个弟弟。
- 17、同叔:宋晏殊的字。
- 18、孙叔: 1.即孙叔敖。春秋楚人,蔿氏,名敖,字孙叔,一字:艾猎。楚庄王时任令尹,注意发展生产,使楚日渐富强。邲之战,协助庄王指挥楚军,大败晋兵。事见《史记.楚世家》。
- 19、四叔:指少皞氏后世的四个子孙,曾分别受任为木正(句芒)﹑金正(蓐收)﹑水正(玄冥)之官。
- 20、庶叔:庶出之叔父。
- 21、世叔:对父辈朋友中年龄小于己父者的称呼。 明清翰林称太老师的儿子为世叔。太老师,科举时座师的老师。见明张位《词林典故》。 世父和叔夫的合称。
- 22、三叔:周武王兄弟管叔﹑蔡叔﹑霍叔三人的合称。武王灭殷,立纣子禄父武庚 守商祀;命三叔监管殷遗民,防止他们反叛。见《逸周书.作雒》﹑《史记.周本纪》。
- 23、女叔:夫之妹或父之妹。
- 24、老叔:叔叔对侄子辈的自称。称叔父。亦用为对年纪比较小的父辈的尊称。
- 25、家叔: 对人称自己的叔父为家叔。
- 拼音shū
- 注音ㄕㄨ
- 笔划8
- 繁体叔
- 五笔HICY
- 五行金
基本释义
动词会意兼形声。同本义叔,拾也。——《说文》。汝南名收芋为叔。九月叔苴,采荼薪樗。——《诗·豳风·七月》形容词(1) 假借为“少”。年幼的叔者,少也。——《白虎通·姓名》父之兄弟后生为叔父,父之弟妻为叔母。又夫之弟为叔。——《尔雅》伯某甫,仲叔季,唯其所当。——《仪礼·士冠礼》(2) 古时兄弟长幼顺序常用“伯、仲、叔、季”或“孟、仲、叔、季”表示,叔表示排第三的仲叔继幽沦。——唐· 柳宗元《哭连州凌员外司马》(3) 末;衰同姓小邦,则曰叔父,异姓小邦,则曰叔舅。——《仪礼·觐礼》皆叔世也。——《汉书·刑法志》。注:“晚世也。”然所遇之时,实是叔世。——《晋书·刘颂传》(4) 又如:叔世(末世,衰乱的年代);叔末(叔世、末世的合称);叔季(末也,国家衰乱将亡的时代,又指少年时代);叔代(衰乱的时代)名词(1) 称父亲的弟弟数吕师孟叔侄为逆。—— 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2) 又如:叔伯姆(妯娌);叔翁(父亲的叔父,即“叔祖”)。或常用于对男性年长者(如对家庭的密友)的客气的亲切的称呼。如:叔侄;大叔;对中年男子的尊称。犹言“阿叔”(3) 女性对其丈夫的弟弟的称呼我们山里人,小户人家,这算得什么?她有小叔子,也得娶老婆。——鲁迅《祝福》(4) 又如:叔舅(母亲的弟弟;周天子对异姓小邦诸侯的称呼);叔丈人(妻子的叔父);叔丈母(妻子的婶母);叔郎(丈夫的弟弟,即小叔);叔妹(丈夫的妹妹;即“小姑”);叔姑(丈夫的叔母,即“婶婆”)(5) 通“菽”。豆类的总称子见夫牺牛乎?衣以文绣,食以刍叔。——《庄子·列御冠》以叔粟当赋。——《汉书·昭帝纪》(6) 姓 [查看更多]
S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