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叔的词语
- 101、害叔簋: 害叔簋是汉语词汇,拼音为hài shū guǐ,意思是害叔簋,西周晚期。
- 102、管叔: 管叔Guǎnshū (1) 姬姓,名鲜。周武王之弟,周武王灭商后,曾封纣王之子武庚为诸侯。同时,封鲜于管(即河南郑州),让管叔和蔡叔、霍叔共同监督武庚,史称“三监”。武王死后,成王年少,由周公摄政,他与蔡叔不满,遂伙同武庚纠合东方夷族作乱。结果,为周公东征所平定,管叔兵败被杀 英 Guanshu
- 103、叔姑:丈夫的叔母,即婶婆。
- 104、叔父: 叔父shūfù (1) 古代称父亲的长弟为仲父,二弟为叔父,三弟为季父。今统称父亲的弟弟为叔叔 英 uncle
- 105、方叔:周宣王时贤臣。
- 106、范叔:战国魏人范雎,字叔。尝从魏中大夫须贾使齐。既归,须贾以雎有通齐之嫌告魏相。魏相魏齐大怒,使舍人笞击雎,折胁折齿,雎佯死得免。乃伏匿,更姓名曰张禄。后随秦使王稽赴秦,以远交近攻﹑加强王权之策说秦昭王,昭王大悦,用以为相,封应侯。范雎相秦,秦号曰张禄,而魏不知。魏闻秦将伐韩魏,使须贾赴秦。范雎布衣微行,至客馆见须贾。须贾大惊,曰:'范叔固无恙乎?'又曰:'范叔一寒如此哉!'乃取一绨袍赐之。须贾旋如秦相张禄即范雎,乃肉袒膝行趋前请罪。范雎数其罪有三,然以绨袍之赠,尚有故人之意,赦而释之。
- 107、叔旦:即周公旦。
- 108、戴叔伦: (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官至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有《女耕田行》、《屯田词》等名篇。后人辑有《戴叔伦集》。
- 109、叔待:对中年男子的尊称。犹言阿叔。"待"是语助词。
- 110、叔代:衰乱的时代。
- 111、从祖叔母:祖父兄弟之妻。
- 112、从叔:堂房叔父。
- 113、刍叔: 1.亦作"刍叔"。 2.即刍豆。
- 114、痴叔:晋王湛兄弟﹐宗族皆以为痴。武帝(司马炎)每见湛兄子王济﹐常调之曰﹕"卿家痴叔死未?"后济渐得湛实﹐因答曰﹕"臣叔不痴。"并推其才在山涛以下﹐魏舒以上。湛于是显名。见《晋书.王湛传》。后用以为典。
- 115、陈叔宝:即“陈后主”。
- 116、步叔: 复姓。
- 117、表叔: 表叔biǎoshū (1) 姑奶奶的儿子或姨奶奶或姨祖父的儿子叫表叔 英 son of one's grandfather's sister,or son of one's grandmother's sister or brother
- 118、鲍叔义: 管仲和鲍叔牙之义。
- 119、鲍叔:鲍叔牙的别称。春秋时齐国大夫。以知人并笃于友谊称于世。后常以"鲍叔"代称知己好友。
- 120、叔豹:古代相传高辛氏八个有才德的人之一。参见"叔献"。
- 121、班叔:虎的异名。
- 122、叔爸:叔父,父亲的兄弟都叫叔父。
- 123、叔敖:复姓。周有叔敖段。楚蔿艾猎字叔敖,后以字为姓。见《通志.氏族三》。
- 拼音shū
- 注音ㄕㄨ
- 笔划8
- 繁体叔
- 五笔HICY
- 五行金
基本释义
动词会意兼形声。同本义叔,拾也。——《说文》。汝南名收芋为叔。九月叔苴,采荼薪樗。——《诗·豳风·七月》形容词(1) 假借为“少”。年幼的叔者,少也。——《白虎通·姓名》父之兄弟后生为叔父,父之弟妻为叔母。又夫之弟为叔。——《尔雅》伯某甫,仲叔季,唯其所当。——《仪礼·士冠礼》(2) 古时兄弟长幼顺序常用“伯、仲、叔、季”或“孟、仲、叔、季”表示,叔表示排第三的仲叔继幽沦。——唐· 柳宗元《哭连州凌员外司马》(3) 末;衰同姓小邦,则曰叔父,异姓小邦,则曰叔舅。——《仪礼·觐礼》皆叔世也。——《汉书·刑法志》。注:“晚世也。”然所遇之时,实是叔世。——《晋书·刘颂传》(4) 又如:叔世(末世,衰乱的年代);叔末(叔世、末世的合称);叔季(末也,国家衰乱将亡的时代,又指少年时代);叔代(衰乱的时代)名词(1) 称父亲的弟弟数吕师孟叔侄为逆。—— 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2) 又如:叔伯姆(妯娌);叔翁(父亲的叔父,即“叔祖”)。或常用于对男性年长者(如对家庭的密友)的客气的亲切的称呼。如:叔侄;大叔;对中年男子的尊称。犹言“阿叔”(3) 女性对其丈夫的弟弟的称呼我们山里人,小户人家,这算得什么?她有小叔子,也得娶老婆。——鲁迅《祝福》(4) 又如:叔舅(母亲的弟弟;周天子对异姓小邦诸侯的称呼);叔丈人(妻子的叔父);叔丈母(妻子的婶母);叔郎(丈夫的弟弟,即小叔);叔妹(丈夫的妹妹;即“小姑”);叔姑(丈夫的叔母,即“婶婆”)(5) 通“菽”。豆类的总称子见夫牺牛乎?衣以文绣,食以刍叔。——《庄子·列御冠》以叔粟当赋。——《汉书·昭帝纪》(6) 姓 [查看更多]
S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