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可的词语
- 176、可传: 1.可以传后;可以传授。 2.可以流传。
- 177、可不道: 犹言岂不闻,岂不知。 岂不是。 却不想;却不料。
- 178、可变资本:可变资本指的是资本家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一部分资本。
- 179、可鼻: 可鼻kěbí (1) 适合人们用鼻子嗅闻 例 可鼻,则有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英 good smell
- 180、可爱的中国: 词语解释⒈ 散文。方志敏作。1935年发表。作者假托一位名叫祥松的人在长江轮船上的见闻,揭露帝国主义蹂躏中国人民的罪行,深切盼望可爱的母亲--祖国能早日摆脱帝国主义的统治。作品洋溢着浓厚的爱国热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 181、可见光: 肉眼可以看见的光,即从红到紫的光波。
- 182、可见度: 可见度kějiàndù (1) 物体能被看见的清晰程度。可见度的大小主要决定于光线的强弱和介质传播光线的能力 英 visibility
- 183、可目: 可目kěmù (1) 适合观赏,好看 例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英 good-looking
- 184、可逆与不可逆: 词语解释⒈ 标志自然运动过程方向性的范畴。可逆指系统由一状态变到另一状态后能使系统和环境完全复原的过程;不可逆指用任何方法都不能使系统和环境完全复原的过程。经典力学和量子力学的基本物理定律,对于时间来说都是可逆的。一切自然过程对于时间来说都是不可逆的。可逆只是相对的、近似的理想化情况。
- 185、可逆反应:一种化学反应。
- 186、可能性与现实性: 词语解释⒈ 可能性指客观事物内部潜在的种种发展趋势;现实性指已经实现了的可能性。可能性和现实性是事物或现象发展过程中的两个必然阶段。事物从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任何转化都是可能性向现实性的转化。可能性与现实性互相依存,互相转化。可能性作为现实的内部因素而存在于现实性之中,是潜在的还没有展开的现实,现实是可能性发展的结果,是实现了的可能性。可能性转化为现实后,在新的现实中又包含新的可能性。每个事物都存在多种可能性。
- 187、可同患,难处安:患:患难;处:相处,交往。只能共患难,不能同安乐。指忘恩负义的人
- 188、可听声: 词语解释⒈ 频率在20可听声20000赫范围内能引起听觉的声波。
- 189、可视电话:装有录音设备和相应控制电路的电话机。可记录通知内容,或当主人不在时自动播放主人留言或记录对方的留言。
- 190、可事:小事;寻常之事。
- 191、可以意会,不可言传: 词语解释⒈ 只能用心去揣摩体会,没法用话具体地表达出来。指道理奥妙,难以说明。有时也指情况微妙,不便说明。
- 192、可知论:可知论是认为世界可以认识的哲学学说,同不可知论相对立。可知不等于预知,可知论与决定论不同。可知不等于全知,可知论强调认识具有无限性。
- 193、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词语解释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jī bù kě shī,shí bù zài lái ]⒈ 谓良好的时机难得,不可错过。引证解释⒈ 谓良好的时机难得,不可错过。引《旧五代史·晋书·安重荣传》:“仰认睿智,深惟匿瑕,其如天道人心,难以违拒,须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杨宗镜 《话剧演员的怀念》:“现在农村正起着巨大的变化,你们应该去,应该马上去,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国语辞典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jī bù kě shī shí bù zài lái ]⒈ (谚语)良好的时机难以再得,不可错失。引《旧五代史·卷九八·晋书·安重荣传》:「仰认睿智,深惟匿瑕,其如天道人心,至务胜残去虐,须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 194、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词语解释⒈ 失:错过。指时机难得,必需抓紧。
- 195、见可而进,知难而退: 词语解释⒈ 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进攻和退却。国语辞典见可而进,知难而退[ jiàn kě ér jìn zhī nán ér tuì ]⒈ 看到适宜的时机就前进,碰到危难的情况就后退。引《晋书·卷七〇·钟雅传》:「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古之道也。」宋·邵伯温《闻见前录·卷六》:「臣又闻圣人不凝滞于物,见可而进,知难而退,理有变通,情无拘执。」
- 196、举手可采:举:抬起;采:摘,拿。一抬手就可以拿到。比喻极容易取得
- 197、进出口许可证制: 词语解释⒈ 政府管制进出口贸易的常用措施之一。即商品的进出口须先取得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的证明文件,文件内容包括品名、规格、国别、总值、贸易方式及支付方式等。用以调节国际收支和保护本国的工农业生产,并配合贯彻国家对外经贸、外交政策。
- 198、大可师法:值得学习和效法
- 199、得一知己,死可无恨: 词语解释⒈ 知己:彼此相知的朋友;恨:遗憾。能得到一位知心朋友,就是死了也没有遗憾。形容知音难觅。
- 200、非通小可:非:不;通:同“同”;小可:寻常,一般。指情况严重或事情重要,不能忽视
- 拼音kě,kè
- 注音ㄎㄜˇ,ㄎㄜˋ
- 笔划5
- 繁体可
- 五笔SKD
- 五行木
基本释义
kě动词(1) (会意。从口,从丂(供神之架),表示在神前歌唱。“可”似为“歌”字的古文。①本义:唱 ②引申义:许可)(2) 许可;同意;准许可,许可也。——《广韵》去不我可。——《诗·小雅·何人斯》其殆不可乎?——《文选·司马相如·难蜀父老》。注:“不可,犹不堪也。”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史记·项羽本纪》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陈寿《隆中对》(3) 又如:不可;可许(准许);可传(可以传后;可以传授;可以流传);可则(可作准则);可风(可为风范)(4) 能够;可以可使以其技鸣。——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可与俱。——《史记·魏公子列传》可以一战。——《左传·庄公十年》可治。——汉· 贾谊《论积贮疏》可得闻与?——《孟子·梁惠王下》(与通“欤”。)(5) 又如:可刚可柔(可以强硬可以温和。指刚柔并用,恩威兼施);可否(能不能;可以不可以);可胜(岂能忍受)(6) 值得,堪可爱者甚藩。——宋· 周敦颐《爱莲说》(7) 又如:可歌可泣;可观(值得观览,有观览的价值);可矜(值得怜悯);可堪(那堪,怎堪);可怜相(值得怜悯的样子)(8) 相称;适合其味相反,百皆可于口。——《庄子·天运》(9) 又如:可体(合身);可手(合手,称手);可式(正合适);可愿(符合愿望的事;符合愿望);可意种(如意的人)(10) 适合于…(如人意、人心) 。如:可人意(使人满意、喜爱);可疑(令人怀疑);可儿(趁人心意的人儿);可伤(使人悲伤);可怜见(使人生爱怜之情;可怜);可噩(亦作“可愕”。使人惊讶)(11) 应当,应该及平长,可娶妻,富人莫可与者。——《史记·陈丞相世家》(12) 又如:可要(应该,须要。表示期望);可知道(须知)(13) 病痊愈只见宋江暴病才可,吃不得酒肉。——《水浒传》形容词(1) 善,好阻而鼓之,不亦可乎?——《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况君前途尚可。——《世说新语·自新》(2) 合意,认为正确,是;对然则古之无变,常之毋易,在常古之可与不可。——《韩非子》(3) 适当至则无可用。——柳宗元《黔之驴》(4) 又如:可式(安放得当);可可(恰巧);可恰(正好,正合适);可道(可真是,正是)(5) 满的他还是把一肚子话可桶儿的都倒出来。——《儿女英雄传》副词(1) 可是;却可怎生糊突了盗跖、 颜渊。(意思是,可是怎么竟混淆了坏人和好人?跖,传说是春秋末年奴隶起义的首领,过去被诬称为“盗跖”。颜渊,孔子弟子,被推崇为“贤人”。盗跖、颜渊,这里泛指坏人和好人。)—— 元· 关汉卿《窦娥冤》(2) 又如:劳动艰苦,可大家干劲十足(3) 大约、近似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可百许头,大约有一百来条。)——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可值千万余。——《乐府诗集·陌上桑》(4) 又如:重可千斤;年可十八;可四千余人(5) 就,便 。如:可便(便,就)(6) 用在问句里,加强语气 。如:你可听过他杀过人?(7) 岂,难道 。如:可不(岂不;岂不是);可不道(岂不知,岂不闻);可不的(岂不是)(8) 表示程度可哀痛。(使人感到哀痛。)——汉· 贾谊《论积贮疏》(9) 又如:可动人了;人可多了(10) 表示久望而获 。如:我们等了你好久,你可回来了(11) 无义。语助词我孩儿安心,省可烦恼!——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12) 表被动的助动词可使报秦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13) 另见kèkè暂无详细释义 [查看更多]
K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