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名的词语

  • 51、识缘名色:有名的美色。指著名的美女。 名目;名称。 名义。 佛教语。五蕴 受﹑想﹑行﹑识四蕴为名,色蕴为色之总称。
  • 52、浪得虚名: làng dé xū míng;解释:虽然名气很好,很响亮,但实际不具备这些的名声与能力,所以只得个虚名气而没有实力。
  • 53、空有虚名:谓徒有虚名。
  • 54、虚有其名:虚:空;名:名气。空有好的名声,实际上不行。指有名无实。
  • 55、不名数: 不带有单位名称的数。
  • 56、争夺名利:争要名誉,侵夺贪求财利。
  • 57、留名:留下名字。
  • 58、名作之壁:销量高但没有卖点不突出作品的称呼和吐槽。
  • 59、莫名奇妙:形容表达的技巧很高明。
  • 60、世界闻名:事物具有广泛的知名度(闻名天下)。
  • 61、威名日重: 力量、势力和名声日益增强显赫。
  • 62、次异名: 根据优先律,次异名应予废除。
  • 63、花名在外:人漂亮,惹眼,同时不怎么本分。
  • 64、声名在外: 指人出名后,名声在外流传,为众人所知。
  • 65、正名师: 亦作“正明师”。
  • 66、正名: 辨正名称、名分,使名实相符。 即楔子。 元·明杂剧最后有两句或四句对子,总括全剧内容。一般称前一句或前两句为“题目”,后一句或后两句为“正名”。 指正式的名称。
  • 67、名实相称: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72回:“妹子这个名字,叫做有名无实,那里及得尧蓂姐姐弹得幽雅,他才名实相称哩。”
  • 68、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名望很大的人,实际的才德常是很难跟名声相符。指名声常常可能大于实际。用来表示谦虚或自我警戒。
  • 69、名不正言不顺: 指说话要与自己的地位相称。
  • 70、风景名胜:《风景名胜》杂志是一本以风光地理、人文地理为主要内容的大型旅游类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 71、重命名: 给文件或文件夹等重新起一个名称。
  • 72、名负其实:名望很大的人,实际的才德常是很难跟名声相符。指名声常常可能大于实际。用来表示谦虚或自我警戒。
  • 73、名人名言:名人名言,指为人类发展做出贡献的,富有知识的名人所说的能够让人懂得道理的一句较为出名的话。广泛上来说就是有意义,向人们揭示一定的道理的话。
  • 74、名主:万名之主
  • 75、主名: 1.确定名称﹑名分。 2.当事者或为首者的姓名。 3.适当的名称﹑名义。
  • 拼音míng
  • 注音ㄇㄧㄥ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QKF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口夕。本义:自己报出姓名;起名字)(2) 同本义名,自命也。——《说文》黄帝正名百物。——《礼记·祭法》名之曰幽厉。——《孟子》名公器也。——《庄子·天运》秦氏有好女,自名为 罗敷。——《乐府诗集》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名之者谁。——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自名“蟹壳青”。——《聊斋志异·促织》(3) 又如:名品(辨明品级)(4) 称说;说出不能名其一处。——《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5) 又如:不可名状;莫名其妙;名状(形容描述)(6) 出名,有名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刘禹锡《陋室铭》(7) 以私人名义占有不名一钱。——王充《论衡》(8) 通“明”。明白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老子·四十七章》名词(1) 名字;名称请问名。——《仪礼·士昏礼》记百名以上书于策。——《仪礼·聘礼》慎器与名。——《左传·昭公三十二年》。注:“爵号也。”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周书·谥法》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诗》(2) 又如:名榜(名帖);名物(物品的名称及形状);名纸(名片);名象(泛指称谓、法制、器物等。名,指称;象,法象)(3) 名门,名家 。如:名胤(名门的后裔);名迹(名家的手迹);名画(名家的图画);名书(名家的墨迹)(4) 名人, 杰出的人 。如: 名彦(名人才士);名俊(俊杰,杰出的人);名场(名人聚会之所);名贤(名人贤士);名辈(名流)(5) 名声,名誉,名望故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史记·滑稽列传》名达于缙绅间。——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6) 又如:名宿(有名誉、负众望的读书人);名实(声誉与真才。或指名称与实质);名体(声名与实才)。如:名父(指人父有名望);名分(名望和身分)(7) 功业,功名 。如:名心(求功名之心);名品(名位品级);名级(名位品级);名烈(功业);名业(功名业绩)(8) 名义名曰馆伴。(名义上是招待使者的官员。)——宋· 文天祥《后序》(9) 又如:名分(名义);名田(以私名占有田地);名色(名义)(10) 对人在数列中位置的规定 。如:第三名猗嗟名兮,美目清兮。——《诗·齐风·猗嗟》形容词(1) 有名的,著名的;名贵的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有仙则名。——唐· 刘禹锡《陋室铭》(2) 又如:名姝(著名的美女);名宿(有名的老前辈);名素(一向有名望的人);名族(著名的家族;名字姓氏);名花(名贵的花。俗称美女、名妓为名花);名贵(著名而显贵的人;贵重难得的器物);名都(著名的都市)(3) 大的因名山升中于天。——《礼记·礼器》。注:“犹大也。”环如因而赂一名都。——《战国策·秦策》。注:“大也。”(4) 又如:名山(大山);名川(大河);名藩(重要的大藩镇);名器(大器)量词用于人的数量 。如:二十名工人;三十名学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