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名的词语

  • 101、功成名立:  犹功成名遂。
  • 102、成名作: 成名作,拼音cheng ming zuo,就是一个作家功成名就的作品。
  • 103、功就名成:  犹功成名遂。
  • 104、功名成就:功绩取得了,名声也有了
  • 105、名不正: 【词目】:名不正,言不顺【拼音】:míng bù zhèng,yán bù shùn【解释】:指名分不正或名实不符。是儒家思想理论的一种。[1]【出自】:先秦·孔子《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示例】:十之八九皆守之以僧,~,莫此为甚。 ◎清·刘献廷《广阳杂记》第二卷【反义词】:名正言顺【语法】:复句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 106、一名不文:指一点钱都没有。
  • 107、无名白:明清时称不中宫廷之选的阉人。
  • 108、名至实归: 实:实际的成就;至:达到;名:名誉;归:到来。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功业,自然就有声誉。
  • 109、易其名: 指谥号。
  • 110、隐迹藏名:隐藏踪迹,隐瞒住真姓实名。
  • 111、微名薄利: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六回 【词目】微名薄利【释义】指十分细微的名与利。【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六回:“怎知客人为些微名薄利,又无枷锁拘缚,三伏内,只得在那途路中行。”
  • 112、无名钱: 1.未标名目的国库款。多指私人官俸归公者。 2.指来路不明的钱。
  • 113、功名盖世:功绩和名声都极大,当代没有能相比的。
  • 114、以爱为名:用爱的名义满足自己或者说是用爱的名义为自己找借口来掩饰自己的动机和需要达到的目的。
  • 115、贪名爱利: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汾州大达无业国师》:“贪名爱利,汩没世途。” 贪名爱利,是一个汉字词语,读音是tān míng ài lì,解释是贪图名位,喜好钱财。
  • 116、名花有主:指漂亮的女子已经许配给别人。
  • 117、有仙则名:山中有了仙人居住,山就成为名山。
  • 118、名草有主:名草有主是针对“名花有主”而言的,指他有女朋友了,或他已经喜欢别人。
  • 119、一物二名:这个故事很有意思,桓公的有意刁难,谢公的装疯卖傻,郝隆的机智妙答,人物不同的性格就跃然纸上。
  • 120、闻名天下:旧时认为有知识的人即使待在家里,也能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
  • 121、闻名于世: 全世界都知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形容非常著名。
  • 122、闻名世界:在世界上很出名的意思。
  • 123、闻名中外:中国及外国都知道听到,形容名声传播得极远。
  • 124、万世之名:永远不可磨灭的名声。
  • 125、千古留名:卓绝:程度达到极点,超过一切。超过以往的一切人。
  • 拼音míng
  • 注音ㄇㄧㄥ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QKF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口夕。本义:自己报出姓名;起名字)(2) 同本义名,自命也。——《说文》黄帝正名百物。——《礼记·祭法》名之曰幽厉。——《孟子》名公器也。——《庄子·天运》秦氏有好女,自名为 罗敷。——《乐府诗集》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名之者谁。——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自名“蟹壳青”。——《聊斋志异·促织》(3) 又如:名品(辨明品级)(4) 称说;说出不能名其一处。——《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5) 又如:不可名状;莫名其妙;名状(形容描述)(6) 出名,有名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刘禹锡《陋室铭》(7) 以私人名义占有不名一钱。——王充《论衡》(8) 通“明”。明白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老子·四十七章》名词(1) 名字;名称请问名。——《仪礼·士昏礼》记百名以上书于策。——《仪礼·聘礼》慎器与名。——《左传·昭公三十二年》。注:“爵号也。”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周书·谥法》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诗》(2) 又如:名榜(名帖);名物(物品的名称及形状);名纸(名片);名象(泛指称谓、法制、器物等。名,指称;象,法象)(3) 名门,名家 。如:名胤(名门的后裔);名迹(名家的手迹);名画(名家的图画);名书(名家的墨迹)(4) 名人, 杰出的人 。如: 名彦(名人才士);名俊(俊杰,杰出的人);名场(名人聚会之所);名贤(名人贤士);名辈(名流)(5) 名声,名誉,名望故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史记·滑稽列传》名达于缙绅间。——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6) 又如:名宿(有名誉、负众望的读书人);名实(声誉与真才。或指名称与实质);名体(声名与实才)。如:名父(指人父有名望);名分(名望和身分)(7) 功业,功名 。如:名心(求功名之心);名品(名位品级);名级(名位品级);名烈(功业);名业(功名业绩)(8) 名义名曰馆伴。(名义上是招待使者的官员。)——宋· 文天祥《后序》(9) 又如:名分(名义);名田(以私名占有田地);名色(名义)(10) 对人在数列中位置的规定 。如:第三名猗嗟名兮,美目清兮。——《诗·齐风·猗嗟》形容词(1) 有名的,著名的;名贵的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有仙则名。——唐· 刘禹锡《陋室铭》(2) 又如:名姝(著名的美女);名宿(有名的老前辈);名素(一向有名望的人);名族(著名的家族;名字姓氏);名花(名贵的花。俗称美女、名妓为名花);名贵(著名而显贵的人;贵重难得的器物);名都(著名的都市)(3) 大的因名山升中于天。——《礼记·礼器》。注:“犹大也。”环如因而赂一名都。——《战国策·秦策》。注:“大也。”(4) 又如:名山(大山);名川(大河);名藩(重要的大藩镇);名器(大器)量词用于人的数量 。如:二十名工人;三十名学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