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吐的词语
- 26、言吐: 1.言谈。
- 27、宣吐:宣读,当众朗读。
- 28、涎吐:唾液。借指话语。
- 29、雾吐: 1.雾气蒸腾貌。 2.飘拂翻动貌。
- 30、唾吐:唾液。
- 31、吞吐: 吞吐tūntǔ (1) 吞入吐出,比喻大量进出 例 这个港口一年可吞吐三千万吨货物 英 swallow and spit;take in and send out in large quantities (2) 形容言语文章条理不清,意思含糊 例 吞吐其词 英 mince the word
- 32、推吐:犹倾吐。
- 33、屠牛吐: 1.亦作"屠牛吐"。 2.古齐国之善屠牛者。
- 34、论吐: 1.谈论。
- 35、露吐:犹吐露。
- 36、哕吐: 1.呕吐。
- 37、咳吐:谓谈吐﹑言论。咳而吐出。
- 38、发吐: 1.发言吐字。喻指口头表达。
- 39、张口吐舌:张着嘴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或因紧张害怕而发愣。
- 40、谈吐如流:剖决:分析、解决;如流:如同流水一般。形容分析、解决问题明快、敏捷。
- 41、直吐胸怀:直:直爽;抒:抒发。坦率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 42、欲吐辄止:稍微尝试一下就停止,不往深处钻研:对文化知识浅尝辄止的人,决不可能成为一名学者。
- 43、塞依吐尔:赛依吐尔是塔吉克族富有特色的弹拨乐器,外形和南疆弹布尔相似,可以独奏、合奏或为歌舞伴奏。 赛依吐尔:塔吉克族富有特色的弹拨乐器。其名来自波斯语,“赛依”是“三”,“吐尔”为“琴弦”,即三弦琴的意思。
- 44、迎风吐艳:面对著风开出花朵。
- 45、兴云吐雾:兴起云雾。比喻神道鬼怪法力高强。
- 46、伤胃吐血: 病证名。
- 47、倾吐心声: 把自已想说的话完全地表达出来。
- 48、摇首吐舌: 《喻世明言》卷十 【词目】摇首吐舌【读音】yáo shǒu tǔ shé【释义】吐舌:说不出话。形容惊讶、害怕得说不出话来。【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十:“良久,乃摇首吐舌道:‘长公子太不良了。’”
- 49、不吐气: 见〖不送气〗。
- 50、虚劳吐血: 病证名,由五脏虚损导致的吐血。
- 拼音tǔ,tù
- 注音ㄊㄨˇ,ㄊㄨˋ
- 笔划6
- 繁体吐
- 五笔KFG
- 五行土
基本释义
tǔ动词(1) (形声。从口,土声。本义:东西从口腔中涌出)(2) 同本义吐,写也。——《说文》柔则茹之,刚则吐之。——《诗·大雅·烝民》然我一沫三捉发,一饭三吐哺。——《史记·鲁周公世家》血入乎牙,不肯吐口。——韩愈《元和圣德》机发吐丸。——《后汉书·张衡传》与风水相吞吐。——宋· 苏轼《石钟山记》(3) 又如:吐气纳元(道家的一种练功修身之法。吐、纳是我国古人的一种养生之术);吐信(吐舌头);吞吐(吞进和吐出);吐沫(吐出沫子);吐茹,吐哺(吐出嘴里食物)(4) 口说,陈说 。如:吐属;吐决(发表言论,断定事理);吐款(说出款曲。吐露真情);吐诚(说出真心话);吐肝露胆(赤诚相待,说出心里话);吐供(招供);吐言(说话);吐沥(倾诉)(5) 显露,呈现 。如:吐口(露口风);吐白(显露白色);吐絮(露出棉絮);吐端(呈现端应);吐绿(呈现翠绿色)(6) 发出;散发 。如:吐火(发出火光);吐曜;吐辉(发出光辉);吐焰(发出光焰);吐咬(吐音咬字);吐字;吐辞;吐音(发音);吐泄(发泄);吐绚(焕发光彩);吐发(焕发)(7) 长出 。如:吐穗;吐芽(8) 抒发;抒写 。如:吐文(写作。吐属);吐论(发议论);吐谈(谈吐)(9) 由里向外伸 。指舌头。如:吐舌头(10) 使能够迅速硬化的粘液从口中出来形成丝、网、茧 ——用于蜘蛛或蚕。如:蚕吐丝(11) 摆出,亮出 。武术用语 把布衫脱将下来,吐个架子。——《水浒传》(12) 开放 。如:吐葩(开花);吐花(13) 出 。如:吐奇(出奇谋);吐决(出谋决策);吐故纳新;吐懑(发泄内心的愤懑)名词(1) 姓(2) 另见tùtù动词(1) 呕吐。呕出胃内容物 。如:吐下(呕吐下泻);吐逆(呕吐而气逆);吐红(吐血);吐眩(呕吐眩晕);吐骂(唾骂);吐药(促使呕吐的药物);吐壶(唾壶);恶心要吐(2) 不自主地从嘴里涌出 。如:如果把它们完整地吞下去的话,它们又会被吐出来(3) 退还非法的或不义的收益 。如:吐赃(4) 另见tǔ [查看更多]
T开头的拼音